【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PC30
‑2‑
1),将鼠李糖乳杆菌PC30
‑2‑
1接种于培养基中,于37℃,150r/min,振荡培养12
‑
18h,获得种子培养液;
[0012]步骤二:将麦冬、半夏、人参、甘草、石膏和淡竹叶切片后,加水煎煮,合并滤液;
[0013]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药渣进行烘干,得到的干药渣加入蒸馏水,进行灭菌后冷却至室温,得到药渣培养液;
[0014]步骤四:将步骤二的种子培养液接种于步骤三的药渣培养液中,于37℃, 150r/min,振荡培养12
‑
18h,离心收集发酵上清,得到复方中药渣发酵液。
[0015]优选的是,所述的步骤一的培养基为MRS液体培养基。
[0016]优选的是,所述的步骤二中中药原料配比为:麦冬30
‑
50份、半夏15
‑
25份、人参10
‑
15份、甘草50
‑
100份、石膏20
‑
30份、淡竹叶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株鼠李糖乳杆菌,其特征在于,保藏名称为鼠李糖乳杆菌PC30
‑2‑
1(Lactobacillus rhamnosus PC30
‑2‑
1),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2022年1月17日,保藏中心编号为:CCTCC NO:M 2022083。2.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在制备复方中药渣发酵液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方中药渣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从市售泡菜中分离获得鼠李糖乳杆菌PC30
‑2‑
1,通过16S rDNA进行菌种鉴定,获得采用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2083的鼠李糖乳杆菌PC30
‑2‑
1(Lactobacillus rhamnosus PC30
‑2‑
1),将鼠李糖乳杆菌PC30
‑2‑
1接种于培养基中,于37℃,150r/min,振荡培养12
‑
18h,获得种子培养液;步骤二:将麦冬、半夏、人参、甘草、石膏和淡竹叶切片后,加水煎煮,合并滤液;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药渣进行烘干,得到的干药渣加入蒸馏水,进行灭菌后冷却至室温,得到药渣培养液;步骤四:将步骤二的种子培养液接种于步骤三的药渣培养液中,于37℃,150r/min,振荡培养12
‑
技术研发人员:马红霞,党乔,孔令聪,王一鸣,姜秀云,高云航,贺承光,陈淋淋,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