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纳米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纳米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36364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纳米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粒复合材料,包括载药纳米粒和连接在所述载药纳米粒表面的转铁蛋白;所述载药纳米粒包括载体和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药物;所述载体包括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转铁蛋白修饰制备得到的纳米粒复合材料,转铁蛋白作为体内最主要的铁转运载体,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强膜渗透性,使得被修饰的纳米粒复合材料更容易透过血脑屏障,有效提高了纳米粒的脑靶向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药物,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传统药物治疗中枢神经炎症主要采用脑保护剂、神经营养剂和非甾体抗炎药物干预等治疗手段,这些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症状和减轻损伤,但也容易引起副作用,如免疫系统损伤以及药物过量使用的问题。

2、药理活性研究表明,黄藤中提取得到的生物碱,其主要成分为黄藤素,具有抗炎、抑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等药理作用。因此对黄藤中生物碱的开发利用刻不容缓。依托黄藤素原料药平台先后开发了黄藤素普通片、缓释片、分散片、硬胶囊、软胶囊、注射水针、粉针等系列制剂。

3、但是,目前市面上黄藤素制剂直接应用的话,其存在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却效率较低的问题。目前主要有物理封装以及化学偶联两种方式将黄藤素引入递送载体,分别构成包载递送系统以及共价结合前药递送系统。

4、常用的物理封装材料存在易水解、包封率较低等问题,为了使药物更快更多的递送到目的靶点,因此迫切地需要一种精准高效的靶向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粒复合材料靶向效果好,能够促进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和作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粒复合材料,包括载药纳米粒和连接在所述载药纳米粒表面的转铁蛋白;

4、所述载药纳米粒包括载体和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药物;

5、所述载体包括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6、优选的,所述药物包括黄藤素。

7、优选的,所述纳米粒复合材料中药物的负载量为8~12%。

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纳米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将含有载体的溶液和含有药物的溶液进行超声混合,得到乳液;

10、将所述乳液和催化剂混合,进行活化,得到载药纳米粒混悬液;

11、将所述载药纳米粒混悬液和转铁蛋白混合,进行偶联反应,得到所述纳米粒复合材料。

12、优选的,所述含有药物的溶液中药物的浓度为5~20mg/ml;

13、所述含有载体的溶液中载体的浓度为25~40mg/ml;

14、所述含有载体的溶液和含有药物的溶液的体积比为1:1。

15、优选的,所述催化剂包括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

16、所述载体、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质量比为50~60:18~25:5~8。

17、优选的,所述超声混合的超声功率为100~300w,时间为1~3min。

18、优选的,所述活化的温度为20~26℃,时间为1~4h。

19、优选的,所述偶联反应的温度为20~26℃,时间为8~16h。

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纳米粒复合材料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所述纳米粒复合材料作为靶向制剂的应用。

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粒复合材料,包括载药纳米粒和连接在所述载药纳米粒表面的转铁蛋白;所述载药纳米粒包括载体和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药物;所述载体包括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23、(1)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载体为可生物降解且被fda批准可用于人体的聚合物,生物相容性好,毒副作用小,且能提高药物的水溶性、稳定性和体内循环时间,所得纳米粒复合材料具有粒径大小可控性强、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可控性释放的特点。

24、(2)本专利技术利用转铁蛋白修饰制备得到的纳米粒复合材料,转铁蛋白作为体内最主要的铁转运载体,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强膜渗透性,使得被修饰的纳米粒复合材料更容易透过血脑屏障,有效提高了纳米粒的脑靶向性。

25、(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纳米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将药物包裹在载体中,之后通过羧基活化,直接将转铁蛋白连接在纳米粒表面,从而实现靶向修饰,最终形成本专利技术的纳米粒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直接将药物包裹进纳米粒中再进行靶向修饰,提高了药物的包载效果和包封率,避免了药物在到达靶位前的快速降解的问题,并且具有优异的缓释效果。

26、(4)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运用响应面法,对明显影响纳米粒复合材料包封率的因素进行优化,使最终制备得到的纳米粒的粒径较小,更易于细胞摄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粒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药纳米粒和连接在所述载药纳米粒表面的转铁蛋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粒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黄藤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粒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复合材料中药物的负载量为8~12%。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纳米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药物的溶液中药物的浓度为5~20mg/mL;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混合的超声功率为100~300W,时间为1~3min。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的温度为20~26℃,时间为1~4h。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反应的温度为20~26℃,时间为8~16h。

10.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纳米粒复合材料或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所述纳米粒复合材料作为靶向制剂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粒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药纳米粒和连接在所述载药纳米粒表面的转铁蛋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粒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黄藤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粒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复合材料中药物的负载量为8~12%。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纳米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药物的溶液中药物的浓度为5~20mg/ml;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忠梅杜锐曾建宁宗颖耿嘉男陈维佳赵岩李健明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