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物联网场景的微服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490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物联网场景的微服务方法,所述将原系统中后端的资源管理能力扩展到前端,抽离出专门用于资源管理的集群,对前端、后端的更新、版本匹配资源协调都统一化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物联网场景的微服务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统一前端、后端部署方法,通过配置统一的资源管理集群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客户端开发部署阶段各自为政,各自客户端独立一套版本管理方法,难于统一管理,容易因版本混乱导致更新困难、调试困难的问题,通过统一的更新入口和管理方法,对不同版本、不同机器的运行逻辑进行统一调配与管理。理。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物联网场景的微服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物联网场景的微服务方法,属于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


技术介绍

[0002]工大规模工业物联网场景中,经常涉及到生产线、AGV、工业相机、客户端计算机、后端计算机、计算服务器,交换机等多种设备的配合使用。由于实时的负载的不同,任务规则的增加、删除和更新需求存在,每类设备的数量、型号都是动态变化的。为了应对此处弹性场景,目前主流的解决方案主要考虑对后端计算机与计算服务器的容器化部署,可以应对动态的负载变化,对于处理与前端计算机的交互,后端计算机与计算服务器等常整体作为后端,将客户端计算机作为前端进行交互通信。
[0003]其中,后端网关集群负责身份校验与控制负载均衡,后端计算服务集群负责处理复杂系统状态逻辑,完成决策过程。后端数据服务集群则提供数据的存储、读取、更新与修改。与后端的动态弹性运作的特征不同,前端则是由一个个相互独立的系统组成,不管有多少个前端系统,它们都独立运行,互相独立。如工厂中存在几十台AGV,其型号、厂家、功能各不相同,传统方式是由不同厂家或不同负责人单独更新控制功能,单独管理软件版本,在联合调试与运行中会因互相之间管理完全分离而无法整体匹配最优功能状态。
[0004]种方法的弊端在于前端与后端的管理是分离的,前端又存在多种形式,不方便管理:第一 前端更新系统功能或模块时需要停机、更新程序再启动。
[0005]第二 前端所占用的资源是固定的,其扩展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物联网场景的微服务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物联网场景的微服务方法,所述将原系统中后端的资源管理能力扩展到前端,抽离出专门用于资源管理的集群,对前端、后端的更新、版本匹配资源协调都统一化管理,所述大规模应用场景中的微服务化管理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资源管理集群更新整体系统中的前端节点与后端功能;步骤二:资源管理集群将资源镜像导入,资源镜像通过离线开发或模拟环境得到;步骤三:资源管理集群对资源的版本进行归档,标记每个资源镜像的版本;步骤四:资源管理集群将对应版本的资源镜像分发到前端与后端集群中;步骤五:前端集群与后端集群判断自身负载情况,负载允许情况下并行热加载或热更新本地虚拟环境或数据容器,无需停机,若不容许,需要设置停机再更新,否则维持原状;
步骤六:前端集群与后端集群加载成功后向节点管理器注册,加入系统中,开始运行容器内设定的功能。
[0008]步骤七:资源管理集群动态控制资源的更新、回收,启动与停止。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可以采用高可用方案来保证资源管理集群本身的可用性。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资源镜像是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独立开发完成的,具有基本功能单元,封装在容器中的任务模块,每个模块可以单独开发,完成测试后导入到资源管理集群中。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包括但不限于按照匹配节点类型、按照版本、按照任务功能、更新日期等维度进行整理,资源在集群中为分布式存储。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四中,资源管理集群还可以配备针对具体任务的镜像管理器,针对某一具体任务自动查找出所对应的节点与镜像版本号,来进行统一分发;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图形化界面手动维护具体任务所需要的节点与镜像版本号,在分发过程、容器启动至运行的正常与结果均可被资源管理集群记录,并反映在图形化界面端,以供使用人员维护。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五中,根据系统时间、当前执行容器的任务队列情况动态停用当前容器,所有请求由新的容器接管,原容器删除。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物联网场景的微服务方法,(1)本专利技术统一前端、后端部署方法,通过配置统一的资源管理集群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客户端开发部署阶段各自为政,各自客户端独立一套版本管理方法,难于统一管理,容易因版本混乱导致更新困难、调试困难的问题,通过统一的更新入口和管理方法,对不同版本、不同机器的运行逻辑进行统一调配与管理。
[0015](2)本专利技术将原本服务端采用的热更新方法,不论是服务端更新功能模块,还是客户端更新逻辑,都无需停机再启动等,提升了更新速度,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物联网场景的微服务方法,所述将原系统中后端的资源管理能力扩展到前端,抽离出专门用于资源管理的集群,对前端、后端的更新、版本匹配资源协调都统一化管理,所述大规模应用场景中的微服务化管理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资源管理集群更新整体系统中的前端节点与后端功能;步骤二:资源管理集群将资源镜像导入,资源镜像通过离线开发或模拟环境得到;
步骤三:资源管理集群对资源的版本进行归档,标记每个资源镜像的版本;步骤四:资源管理集群将对应版本的资源镜像分发到前端与后端集群中;步骤五:前端集群与后端集群判断自身负载情况,负载允许情况下并行热加载或热更新本地虚拟环境或数据容器,无需停机,若不容许,需要设置停机再更新,否则维持原状;步骤六:前端集群与后端集群加载成功后向节点管理器注册,加入系统中,开始运行容器内设定的功能。
[0019]步骤七:资源管理集群动态控制资源的更新、回收,启动与停止。
[0020]其中,所述步骤一中,可以采用高可用方案来保证资源管理集群本身的可用性。
[00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资源镜像是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独立开发完成的,具有基本功能单元,封装在容器中的任务模块,每个模块可以单独开发,完成测试后导入到资源管理集群中。
[0022]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包括但不限于按照匹配节点类型、按照版本、按照任务功能、更新日期等维度进行整理,资源在集群中为分布式存储。
[0023]其中,所述步骤四中,资源管理集群还可以配备针对具体任务的镜像管理器,针对某一具体任务自动查找出所对应的节点与镜像版本号,来进行统一分发;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图形化界面手动维护具体任务所需要的节点与镜像版本号,在分发过程、容器启动至运行的正常与结果均可被资源管理集群记录,并反映在图形化界面端,以供使用人员维护。
[0024]优选地,所述步骤五中,根据系统时间、当前执行容器的任务队列情况动态停用当前容器,所有请求由新的容器接管,原容器删除。...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物联网场景的微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原系统中后端的资源管理能力扩展到前端,抽离出专门用于资源管理的集群,对前端、后端的更新、版本匹配资源协调都统一化管理,所述大规模应用场景中的微服务化管理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资源管理集群更新整体系统中的前端节点与后端功能;步骤二:资源管理集群将资源镜像导入,资源镜像通过离线开发或模拟环境得到;步骤三:资源管理集群对资源的版本进行归档,标记每个资源镜像的版本;步骤四:资源管理集群将对应版本的资源镜像分发到前端与后端集群中;步骤五:前端集群与后端集群判断自身负载情况,负载允许情况下并行热加载或热更新本地虚拟环境或数据容器,无需停机,若不容许,需要设置停机再更新,否则维持原状;步骤六:前端集群与后端集群加载成功后向节点管理器注册,加入系统中,开始运行容器内设定的功能;步骤七:资源管理集群动态控制资源的更新、回收,启动与停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物联网场景的微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可以采用高可用方案来保证资源管理集群本身的可用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旭楼佩煌宋允辉马春光宋凯张颖孙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