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国艳专利>正文

一种电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483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管,包括外管、内管和电热元件,外管和内管之间为密封的真空层,电热元件置于内管的内腔,电热元件和内管为活动连接,真空层中充满低沸点传热介质,外管的外表面设有螺旋形散热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传热效率高,且能迅速加热需受热媒体,既可单独作为加热器,也可作为加热设备中的加热管。(*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器,尤其涉及一种电热管。目前,电热管大多由管状壳体、固定在壳体外表面或壳体内腔的电热元件构成,这种电加热管虽可实现加热的作用,但由于其结构所致,存在传热效率低,传热速度慢,热能浪费大的缺陷;而且一旦电热元件损坏,也无法从管状壳体上拆下更换。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热效率高,且能迅速加热需受热媒体的电热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外管,内管和电热元件,外管和内管之间为密封的真空层,真空层中充满低沸点传热介质,电热元件置于内管的内腔,外管的外表面设有散热片。本技术所述的散热片为螺旋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电热元件和内管为活动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两管之间真空层中充有低沸点的传热介质,在介质的作用下热得到迅速的传递,同时通过外管的螺旋形散热片,热迅速的扩散到受热媒体中,大大的提高了传热的效率,充分利用了热能,节约能源;又由于内管和电热元件为活动连接,电热元件一旦损坏或需加大功率,即可拆卸更换电热元件,方便简单,拆卸电热元件后,还可采用其它的热源,如蒸汽等。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热管的放大横截剖视图。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外管1、内管2和电热元件3,外管1和内管2之间为密封的真空层4,电热元件3置于内管2的内腔,电热元件3和内管2为活动连接,真空层4中充满低沸点传热介质,外管1的外表面设有螺旋形散热片5。内管2经电热元件3加热后,由于外管1和内管2之间密封的真空层4中充满低沸点传热介质,这些低沸点传热介质经内管2传热蒸发成蒸汽,蒸汽遇冷冷凝还原成液体,受热,冷凝,往复循环,热能不断迅速传递给外管1,外管1又经螺旋形散热片5散热,迅速加热需受热媒体。当然,本技术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凡是那些显而易见的等效结构变换或替代均应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电热管,包括外管(1)、内管(2)和电热元件(3),外管(1)和内管(2)之间为密封的真空层(4),电热元件(3)置于内管(2)的内腔,其特征在于真空层(4)中充满低沸点传热介质,外管(1)的外表面设有散热片(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管,其特征在于电热元件(3)和内管(2)为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散热片(5)为螺旋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管,包括外管、内管和电热元件,外管和内管之间为密封的真空层,电热元件置于内管的内腔,电热元件和内管为活动连接,真空层中充满低沸点传热介质,外管的外表面设有螺旋形散热片。本技术传热效率高,且能迅速加热需受热媒体,既可单独作为加热器,也可作为加热设备中的加热管。文档编号H05B3/42GK2432748SQ0022835公开日2001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2日专利技术者蒋明华, 陆炯达 申请人:胡国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热管,包括外管(1)、内管(2)和电热元件(3),外管(1)和内管(2)之间为密封的真空层(4),电热元件(3)置于内管(2)的内腔,其特征在于:真空层(4)中充满低沸点传热介质,外管(1)的外表面设有散热片(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明华陆炯达
申请(专利权)人:胡国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