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声的肌间沟水平臂丛神经引导麻醉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441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的肌间沟水平臂丛神经引导麻醉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悬架以及显示操作端,悬架的下端设置有底座,底座上通过穿刺角度调节组件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进针组件,进针组件包括推进杆,推进杆的上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夹持座,夹持座的内部万向转动连接有球头件,球头件的内部连接有针筒,针筒的前端活动连接有针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球头件在夹持座的内部万向转动,配合限位孔的设置能够将摆动幅度进行控制,在依照超声图像进行引导注射时可有效降低摆动幅度带来的注射风险,同时本系统在麻醉剂的注射过程中能够时刻监控注射推力,为超声图像分析提供额外的辅助判断手段,降低麻醉注射风险。降低麻醉注射风险。降低麻醉注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超声的肌间沟水平臂丛神经引导麻醉系统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声影像辅助
,具体为基于超声的肌间沟水平臂丛神经引导麻醉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臂丛神经是从颈椎分布到手指的,超声引导下肌间沟水平臂丛神经神经阻滞是在脖子那一段进行麻醉药物注射,为的是在臂丛神经的周围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可以阻断臂丛神经的疼痛信号的传导,从而在上肢或者手部进行外科手术时,疼痛信号无法再通过臂丛神经传导到大脑;
[0003]如图18中显示的内容,A区域为胸锁乳突肌,B区域为前斜角肌,C区域是中斜角肌,D区域是颈椎的锥体的骨膜。BC两区域块肌肉之间的黄色部分就是臂丛神经的位置,因为神经趴在两个肌肉之间的沟里,所以叫肌间沟水平层面臂丛神经,实际术中的照片如图19所示,能够看出不管是作为超声图像获取的超声探头还是麻醉的注射针都是完全依赖于人工的方式进行操作,在进行肌间沟水平臂丛神经的麻醉注药过程中,如果没某丰富经验的新手,辨不清臂丛神经,进针过急过深容易扎到神经上,损伤神经,还有损伤颈部动脉血管,颈椎动脉血管,损伤胸膜,以及颈部肌肉内误注射,另外现有的麻醉注射过程完全依赖于超声图像的判断,缺少其他的附加安全判断机制。
[0004]因此我们提出了基于超声的肌间沟水平臂丛神经引导麻醉系统及使用方法来提高现有的麻醉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超声的肌间沟水平臂丛神经引导麻醉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超声的肌间沟水平臂丛神经引导麻醉系统,包括能够万向移动的悬架以及显示操作端,所述悬架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悬架的下端还通过支架连接有用于拍摄超声图像的超声探头,所述底座上通过穿刺角度调节组件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进针组件,所述进针组件包括推进杆,所述推进杆通过第二电机滑动连接在支撑板的侧壁上,所述推进杆的上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夹持座,所述夹持座的内部万向转动连接有球头件,所述球头件的内部可拆卸式连接有用于盛装麻醉药剂的针筒,所述针筒的前端贯穿球头件的侧壁并活动连接有针头。
[0007]优选的,所述穿刺角度调节组件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侧面上,所述滑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摆动臂,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在摆动臂上,且所述摆动臂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板的下侧壁上,所述摆动臂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柄。
[0008]优选的,所述推进杆的前端通过螺杆滑动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侧壁上开有
用于限制针头摆动幅度的限位孔,所述L型板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指示块,所述指示块滑动连接在刻度槽的内部,所述刻度槽开在推进杆的侧壁上。
[0009]优选的,所述球头件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远离球头件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柄,所述针筒的后端活动套接在第二手柄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手柄的侧壁上啮合连接有空心螺帽,所述空心螺帽套接在针筒上,所述空心螺帽的内部设有用于将针筒固定在第二手柄上的挤压垫,所述针筒的材质采用无色透明玻璃材质,所述针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与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与第二活塞杆上分别设有第一感应线与第二感应线,且所述第一活塞杆与第二活塞杆之间留有气腔,所述第一活塞杆与第二活塞杆之间连接有拉绳,所述横梁的内部通过第三电机驱动滑动连接有抽拉杆,所述抽拉杆的外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第二活塞杆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横梁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下方设有用于采集第一感应线与第二感应线位置画面的采集探头。
[0010]优选的,所述升降杆的下端通过可弯折的柔性杆连接有话筒,所述话筒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夹持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轴活动顶压在球头件的侧壁上用于实现将球头件进行锁死固定,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悬架包括固定臂,所述固定臂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手术室的上墙壁上,所述固定臂的下端横向转动连接有第一悬臂,所述第一悬臂远离固定臂的一端横向转动连接有第二悬臂,所述第二悬臂远离第一悬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吊臂,所述吊臂的内部通过第一电机滑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侧壁上。
[0012]一种基于超声的肌间沟水平臂丛神经引导麻醉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3]M1、将底座移动至患者的脖颈处固定;
[0014]M2、通过支架的摆动将超声探头的探测面贴合在患者的颈部;
[0015]M3、超声探头将采集到的图像传递至显示器终端上,并且通过显示器终端将超声探头采集的图像显示出来;
[0016]M4、医护人员通过超声图像进行穿刺角度和深度的设计;
[0017]M5、医护人员对螺杆进行转动,驱动L型板在推进杆内滑动,控制针头能够调整的摆动幅度;
[0018]M6、医护人员通过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对针头角度进行控制;
[0019]M7、医护人员通过第二手柄上设置的按钮控制第二电机与第三电机运行。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专利技术通过球头件在夹持座的内部万向转动,针筒便会带着针头随着球头件万向摆动,从而针头在刺入人体皮肤内部后,针头能够在人体皮肤内部进行轻微摆动,从而能够使针头的头部穿刺至臂丛神经的周围后,在臂丛神经的周围摆动注射局部麻醉药物,阻断痛觉通过臂丛神经的传导;
[0022]2、本专利技术通过限位孔的限制作用,以此限定针头在患者体内的摆动幅度,避免针头幅度摆动过大后对患者造成额外损伤;
[0023]3、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活塞杆滑动注射麻醉药剂时,此时气腔的气体被压缩,采集探
头对第一感应线、第二感应线之间位置画面进行采集,根据接收的位置画面测算出第一感应线、第二感应线之间的距离,根据第一感应线与第二感应线之间的距离能够获知注射麻醉药剂的推力,继而能够获知针筒的穿刺端是否位于臂丛神经周围。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臂、第一悬臂、第二悬臂与吊臂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臂、第一悬臂、第二悬臂与吊臂处的剖视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滑轨、针筒、针头与超声探头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杆、支架、超声探头、柔性杆与话筒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进针组件、针筒、针头与横梁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摆动臂、支撑板、针筒、针头与横梁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滑轨、滑动座与摆动臂处的爆炸图;
[0032]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摆动臂、滑块、连接杆与支撑板处的爆炸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超声的肌间沟水平臂丛神经引导麻醉系统,包括能够万向移动的悬架(1)以及显示操作端(2),所述悬架(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3),所述悬架(1)的下端还通过支架(31)连接有用于拍摄超声图像的超声探头(3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上通过穿刺角度调节组件(4)设置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上设置有进针组件(7),所述进针组件(7)包括推进杆(701),所述推进杆(701)通过第二电机(702)滑动连接在支撑板(6)的侧壁上,所述推进杆(701)的上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夹持座(703),所述夹持座(703)的内部万向转动连接有球头件(704),所述球头件(704)的内部可拆卸式连接有用于盛装麻醉药剂的针筒(8),所述针筒(8)的前端贯穿球头件(704)的侧壁并活动连接有针头(8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声的肌间沟水平臂丛神经引导麻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角度调节组件(4)包括滑轨(401),所述滑轨(401)固定连接在底座(3)的上侧面上,所述滑轨(4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座(402),所述滑动座(40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摆动臂(403),所述支撑板(6)转动连接在摆动臂(403)上,且所述摆动臂(40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404),所述滑块(404)的上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405),所述连接杆(405)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板(6)的下侧壁上,所述摆动臂(403)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柄(40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声的肌间沟水平臂丛神经引导麻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杆(701)的前端通过螺杆(9)滑动连接有L型板(10),所述L型板(10)的侧壁上开有用于限制针头(801)摆动幅度的限位孔(11),所述L型板(10)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指示块(12),所述指示块(12)滑动连接在刻度槽(13)的内部,所述刻度槽(13)开在推进杆(701)的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声的肌间沟水平臂丛神经引导麻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件(70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横梁(14),所述横梁(14)远离球头件(704)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柄(15),所述针筒(8)的后端活动套接在第二手柄(15)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手柄(15)的侧壁上啮合连接有空心螺帽(16),所述空心螺帽(16)套接在针筒(8)上,所述空心螺帽(16)的内部设有用于将针筒(8)固定在第二手柄(15)上的挤压垫(1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声的肌间沟水平臂丛神经引导麻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宦乡陈正兴王立伟周美艳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