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运送用轨道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432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管道运送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管道运送用轨道行车,包括车体和两个相互平行的预设于地面的低压供电轨道,所述车体包括下车架和上车架,所述下车架和上车架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上车架升降的液压升降机构。该管道运送用轨道行车,通过在地面设置低压供电轨道,车体在地面轨道上行走,由轨道和导电刷为车体的电气设备供电,由液压升降机构控制上车架升降调整高度,替换了常用悬吊式行车,车体高度较低,不需要登高作业,检修方便,使用液压升降机构实现升降,升降、行走过程中不会产生晃动,管道更加稳定,避免了皮带、绳索带动形成升降存在的车体晃动导致管道晃动的问题,降低了安全隐患。了安全隐患。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运送用轨道行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运送
,尤其涉及一种管道运送用轨道行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油气田的持续开发,油田开发大都已到中后期开采,开发难度加大,油井的深度在不断加深,油井环境介质不断恶化。因此,油田用金属管材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腐蚀环境的改变提高了管材的腐蚀速率,缩短了管材的使用期限,尤其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硫化氢对金属管材的腐蚀速率大大增加,导致管材失效时间快,作业周期短。管材的腐蚀导致需要频繁的更换管材,不仅影响了工作进行,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需要对管材进行防腐处理,满足管材在硫化氢作用下、高温高压的腐蚀环境中长期使用的要求。
[0003]传统的油田管道电镀生产线使用的管道运送装置为悬吊式行车升降装置为电机卷动皮带,在升降移动过程中行车会产生晃动,带动管道摇晃剧烈,存在安全隐患;皮带经常断裂导致设备故障,维修频率高,行车高度在5

7米,维修需要登高,极不方便,维修成本高;且供电方式为滑线送电,故障率高,安全隐患大,使用中存在一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道运送用轨道行车,旨在解决传统的管道运送行车在升降移动过程中行车会产生晃动,存在安全隐患;皮带经常断裂导致设备故障,维修频率高,行车高度在5

7米,维修需要登高,极不方便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管道运送用轨道行车,包括车体和两个相互平行的预设于地面的低压供电轨道,所述车体包括下车架和上车架,所述下车架和上车架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上车架升降的液压升降机构;
[0006]所述上车架顶部的前端设置有夹紧机构,所述上车架顶部的后端设置有可升降的倾斜控水装置,管道一端被夹紧至夹紧机构内,另一端放置在倾斜控水装置上;
[0007]所述下车架底部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下车架底部沿所述低压供电轨道滚动的行走轮,所述下车架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所述行走轮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低压供电轨道内部开设有导电槽,所述导电槽内固定安装有导电轨,所述下车架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导电轨接触的导电刷,所述导电刷从导电轨上取电为所述伺服电机供电。
[0008]优选的,所述下车架上固定安装有为所述液压升降机构提供动力的液压工作站。
[0009]优选的,所述液压升降机构设置有两组,在所述下车架和上车架之间对称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两个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上车架顶部前端的两侧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沿上车架的宽度方向分布,所述安装板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可滑动地设置有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顶部间隔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夹板,所述第二活动板的顶部间隔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相
向运动时,相对的一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互靠近夹紧管道一端。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夹持面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垫。
[0012]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驱动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沿所述安装板长度方向运动的第一液压推杆和第二液压推杆。
[0013]优选的,所述倾斜控水装置包括位于所述上车架顶部后端的移动板和驱动所述移动板升降的丝杆升降组件,所述移动板沿所述上车架的宽度方向分布,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组V形托架,所述移动板处于最低点时,高度低于所述夹紧机构的高度。
[0014]优选的,所述丝杆升降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蜗轮蜗杆传动箱和丝杆,所述驱动电机和蜗轮蜗杆传动箱固定连接于上车架的底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蜗轮蜗杆传动箱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竖向贯穿所述蜗轮蜗杆传动箱且顶端活动贯穿至上车架的顶部与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工作通过所述蜗轮蜗杆传动箱传动带动所述丝杆沿竖直方向运动带动所述移动板升降。
[0015]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管道运送用轨道行车,通过在地面设置低压供电轨道,车体在地面轨道上行走,由轨道和导电刷为车体的电气设备供电,由液压升降机构控制上车架升降调整高度,在管道电镀防腐生产线中,替换了常用悬吊式行车运送管道,车体高度较低,不需要登高作业,检修方便,使用液压升降机构实现升降,升降、行走过程中不会产生晃动,管道更加稳定,避免了皮带、绳索带动形成升降存在的车体晃动导致管道晃动的问题,降低了安全隐患,通过夹紧架构夹紧管道,对管道进行固定,防止管道侧滑,使用倾斜控水装置控制管道高度,可以对管道进行控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降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夹紧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夹紧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倾斜控水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倾斜控水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

下车架、2

上车架、3

液压升降机构、4

液压工作站、5

夹紧机构、51

安装板、52

第一活动板、53

第二活动板、54

第一夹板、55

第二夹板、56

第一液压推杆、57

第二液压推杆、58

弹性垫、59

支撑板、6

倾斜控水装置、61

蜗轮蜗杆传动箱、62

丝杆、63

驱动电机、64

移动板、65

V形托架、7

低压供电轨道、8

导电刷、9

行走轮、10

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6]请参阅图1

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管道运送用轨道行车,包括车体和
两个相互平行的预设于地面的低压供电轨道7,车体包括下车架1和上车架2,下车架1和上车架2之间设置有驱动上车架2升降的液压升降机构3。
[0027]上车架2、下车架1和液压升降机构3组成一车架,液压升降机构为现有的剪叉式液压升降机构,靠剪刀式支承架的展开与折叠来完成上车架2的升降,动力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运送用轨道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两个相互平行的预设于地面的低压供电轨道(7),所述车体包括下车架(1)和上车架(2),所述下车架(1)和上车架(2)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上车架(2)升降的液压升降机构(3);所述上车架(2)顶部的前端设置有夹紧机构(5),所述上车架(2)顶部的后端设置有可升降的倾斜控水装置(6),管道一端被夹紧至夹紧机构(5)内,另一端放置在倾斜控水装置上(6);所述下车架(1)底部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下车架(1)底部沿所述低压供电轨道(7)滚动的行走轮(9),所述下车架(1)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所述行走轮(9)转动的伺服电机(10),所述低压供电轨道(7)内部开设有导电槽,所述导电槽内固定安装有导电轨,所述下车架(1)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导电轨接触的导电刷(8),所述导电刷(8)与导电轨接触从导电轨上取电为所述伺服电机(10)供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运送用轨道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架(1)上固定安装有为所述液压升降机构(3)提供动力的液压工作站(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运送用轨道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升降机构(3)设置有两组,在所述下车架(1)和上车架(2)之间对称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运送用轨道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5)包括两个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上车架(2)顶部前端的两侧的支撑板(59),两个所述支撑板(59)之间转动连接有一安装板(51),所述安装板(51)沿上车架(2)的宽度方向分布,所述安装板(51)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可滑动地设置有第一活动板(52)和第二活动板(53),所述第一活动板(52)的顶部间隔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夹板(54),所述第二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斌姜越洋王磊蒲宝林蒲朋磊孙大鹏刘心宁康寿惠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音速石油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