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改善带材喷淋滴痕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424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改善带材喷淋滴痕的方法,包括由一个以上喷杆梁平行排列形成的喷杆梁阵列,由处于喷淋工况的喷杆梁形成药液喷淋段来向带材表面输出药液;药液喷淋段的始端位于喷杆梁阵列距喷淋出口最近的喷杆梁N1处,末端位于距喷淋入口最近的处于喷淋工况的喷杆梁Nn处;药液喷淋段的长度与带材通过喷淋工序的最大速度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改善带材喷淋滴痕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喷淋工艺
,尤其是一种用于改善带材喷淋滴痕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连续生产线正常带有喷淋清洗功能均有多组喷杆梁,开启喷杆梁的排数和工艺段的速度相关联,如工艺段以正常开机速度运行,系统根据设定的流量和速度的关系,按照设定带材接触药液后的反应时间,依次从该工艺段出口的控制喷杆梁的开启,而在带材出现前后卷工艺段速度不一致时,特别是前卷工艺段速度高于后卷时,由于靠近入口区域未喷淋的喷杆梁区域(如盖板处、喷杆梁的喷嘴处)因酸雾冷凝或者因为泄露等原因导致有残余药液无规律的滴落到带材表面,带材再进入正常喷淋区域,相当于带材的部分区域出现了过度清洗,该种现象称为喷淋滴痕,造成产品质量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改善带材喷淋滴痕的方法,能有效改善带材喷淋滴痕问题,可以大幅度改善产品质量。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改善带材喷淋滴痕的方法,用于喷淋工序对带材的药液喷淋处理,所述喷淋工序包括由一个以上喷杆梁平行排列形成的喷杆梁阵列,由喷杆梁阵列中处于喷淋工况的喷杆梁形成该工序中的药液喷淋段来向带材表面输出药液;药液喷淋段的始端位于喷杆梁阵列距喷淋出口最近的喷杆梁N1处,末端位于距喷淋入口最近的处于喷淋工况的喷杆梁Nn处;药液喷淋段的长度与带材通过喷淋工序的实际速度V
act
相匹配;使带材在通过喷淋工序段过程中,需被喷淋的带材部位接受药液喷淋时长达到规定的药液反应时间,且喷淋工序的药液喷淋段距离喷淋工序的入口最近,使后续送入喷淋工序的带材尽快接受喷淋,以减少在未接受喷淋前受到滴落药液污染的概率。
[0006]所述喷杆梁阵列中,喷杆梁的数量为n;处于喷淋工况的喷杆梁数量为m,
[0007]即喷淋工序开启喷杆梁的排数;
[0008]设喷杆梁阵列的长度为L,单位为米;
[0009]带材通过喷淋工序的实际速度为V
act
,单位为米/min;
[0010]规定的药液反应时间为Tref,单位为s;
[0011]需被喷淋的带材部位的长度为Lref,单位为毫米;
[0012]则上述参数的关系以公式一表述如下
[0013][0014]根据L
ref
的值和喷淋工序出口开始到单根喷杆梁的累积距离进行比较,然后使用公式二推断出开启喷杆梁的排数:
[0015][0016]各喷杆梁均由与之相连的气动阀门控制喷杆梁是否处于喷淋工况;喷杆梁阵列工作于正常喷淋模式或间隔喷淋模式;喷淋工序中,位于药液喷淋段以外的带材输送路径为上方无工作喷杆梁存在药液滴落风险,带材易因药液滴落污染产生滴痕缺陷的风险区域;
[0017]当所述喷杆梁阵列工作于正常喷淋模式时,按N1、N2、N3...Nn

1、Nn的顺序,从喷淋工序的出口至入口方向,依次控制气动阀门来使所需数量m的喷杆梁处于喷淋工况下;
[0018]当所述喷杆梁阵列工作于间隔喷淋模式,且n为偶数时,按N1、N3、N5...Nn

1奇数序号的喷杆梁先开启,再开启N2、N4、L6...Nn

2、Nn偶数序号的喷杆梁的顺序,从喷淋工序的出口至入口方向,依次控制气动阀门来使不少于所需数量m的喷杆梁处于喷淋工况下。
[0019]所述间隔喷淋模式为正常喷淋模式的优化方式,间隔喷淋模式对降低喷淋滴痕风险概率的优化效果计算方法如下:
[0020]方法A1、当m≤n/2且≠1时,若喷杆梁阵列工作于正常喷淋模式,则喷淋工序中药液喷淋段的长度为
[0021][0022]正常喷淋模式下喷淋工序的风险区域长度为L
act2
=L

L
act1
ꢀꢀꢀ
公式四,
[0023]正常喷淋模式下风险长度比例
[0024][0025]若喷杆梁阵列工作于间隔喷淋模式,则喷淋工序中药液喷淋段的长度为
[0026][0027]间隔喷淋模式下喷淋工序的风险区域长度为L
act4
=L

L
act3
公式七;
[0028]间隔喷淋模式下风险长度比例
[0029][0030]可得间隔喷淋模式对喷淋滴痕风险概率的降低量为
[0031][0032]由公式四可知ΔP1>0;
[0033]方法A2、当n/2<m<n时,若喷杆梁阵列工作于正常喷淋模式,则喷淋工序中药液喷淋段的长度为
[0034][0035]正常喷淋模式下喷淋工序的风险区域长度为Lact6=L

L
act5
公式十一,
[0036]正常喷淋模式下风险长度比例
[0037][0038]若喷杆梁阵列工作于间隔喷淋模式,则喷淋工序中药液喷淋段的长度为
[0039][0040]间隔喷淋模式下喷淋工序的风险区域长度为
[0041]Lact8=L

L
act7
ꢀꢀꢀ
公式十四;
[0042]间隔喷淋模式下风险长度比例
[0043][0044]可得间隔喷淋模式对喷淋滴痕风险概率的降低量为
[0045][0046]由公式十六可知ΔP2>0;
[0047]方法A3、当m=n时;正常喷淋模式和间隔喷淋模式药液喷淋段的长度均为
[0048]L
act9
=∑Li=L1+L2+L3+....+Ln=L
ꢀꢀꢀꢀ
公式十七;
[0049]当m=1时:正常喷淋模式和间隔喷淋模式药液喷淋段的长度均为
[0050]L
act10
=L1
ꢀꢀꢀ
公式十八;
[0051]因此当m=n或m=1时,间隔喷淋模式与正常喷淋模式的效果是一样的,即风险区域长度相同。
[0052]在方法A2中,喷杆梁N
n
‑1的位置与喷淋工序入口紧邻,采用间隔喷淋模式的风险长度比例
[0053]公式十九的计算结果趋近零,因此可视同为无风险,即带材表面可以达到近似于没有喷淋滴痕的效果。
[0054]在喷淋工序中,通过公式一推导得出
[0055][0056]通过公式二十求出带材接触药液后的实际反应时间T
act
,并且将该值作为匹配后续工序工艺参数的设定值。
[0057]所述喷淋工序为酸洗工序;喷淋工序的出口和入口处均设有挤干辊;喷淋工序的设备包括喷杆梁、张力辊、夹送辊、气动阀门、管道、压力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离心泵、原液箱、PLC控制设备、传动装置;
[0058]喷杆梁带有多个喷嘴,用于喷射药液介质到带材表面。
[0059]张力辊用于控制喷淋工序中带材的输送速度。
[0060]夹送辊用于夹送带材,以及用于将带材表面的残留液体挤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改善带材喷淋滴痕的方法,用于喷淋工序对带材的药液喷淋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工序包括由一个以上喷杆梁平行排列形成的喷杆梁阵列,由喷杆梁阵列中处于喷淋工况的喷杆梁形成该工序中的药液喷淋段来向带材表面输出药液;药液喷淋段的始端位于喷杆梁阵列距喷淋出口最近的喷杆梁N1处,末端位于距喷淋入口最近的处于喷淋工况的喷杆梁Nn处;药液喷淋段的长度与带材通过喷淋工序的实际速度V
act
相匹配;使带材在通过喷淋工序段过程中,需被喷淋的带材部位接受药液喷淋时长达到规定的药液反应时间,且喷淋工序的药液喷淋段距离喷淋工序的入口最近,使后续送入喷淋工序的带材尽快接受喷淋,以减少在未接受喷淋前受到滴落药液污染的概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带材喷淋滴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杆梁阵列中,喷杆梁的数量为n;处于喷淋工况的喷杆梁数量为m,即喷淋工序开启喷杆梁的排数;设喷杆梁阵列的长度为L,单位为米;带材通过喷淋工序的实际速度为V
act
,单位为米/min;规定的药液反应时间为Tref,单位为s;需被喷淋的带材部位的长度为Lref,单位为毫米;则上述参数的关系以公式一表述如下根据L
ref
的值和喷淋工序出口开始到单根喷杆梁的累积距离进行比较,然后使用公式二推断出开启喷杆梁的排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带材喷淋滴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喷杆梁均由与之相连的气动阀门控制喷杆梁是否处于喷淋工况;喷杆梁阵列工作于正常喷淋模式或间隔喷淋模式;喷淋工序中,位于药液喷淋段以外的带材输送路径为上方无工作喷杆梁存在药液滴落风险,带材易因药液滴落污染产生滴痕缺陷的风险区域;当所述喷杆梁阵列工作于正常喷淋模式时,按N1、N2、N3...Nn

1、Nn的顺序,从喷淋工序的出口至入口方向,依次控制气动阀门来使所需数量m的喷杆梁处于喷淋工况下;当所述喷杆梁阵列工作于间隔喷淋模式,且n为偶数时,按N1、N3、N5...Nn

1奇数序号的喷杆梁先开启,再开启N2、N4、L6...Nn

2、Nn偶数序号的喷杆梁的顺序,从喷淋工序的出口至入口方向,依次控制气动阀门来使不少于所需数量m的喷杆梁处于喷淋工况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带材喷淋滴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喷淋模式为正常喷淋模式的优化方式,间隔喷淋模式对降低喷淋滴痕风险概率的优化效果计算方法如下:方法A1、当m≤n/2且≠1时,若喷杆梁阵列工作于正常喷淋模式,则喷淋工序中药液喷淋段的长度为正常喷淋模式下喷淋工序的风险区域长度为L
act2
=L

L
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九松黄昆峰王积友俞强文徐鲁平陈华梁江卫华阮江艇尤财贵
申请(专利权)人: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