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的组装框架、电池模组及其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3970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的组装框架、电池模组及其组装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锂电池的组装框架包括顶部的盖板,以及卡接在盖板下面的若干隔片,盖板的卡口位置与隔片的卡扣位置相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锂电池的电池模组,包括采集线束、单体电池、汇流排、端子底座、端板和侧板。成本低廉、通用性强、易于生产:大部分零部件采用不开模方式进行制作,节省开模费用;电池之间的隔片既能起到绝缘作用,还可以固定线束和盖板,同时省去了常用的顶部约束电池的复杂塑料件,节省开模费用;在使用相同规格的单体电池进行不同型号的模组生产时,零部件通用性强;具有开发周期短、设计成本低、制造成本低、易于生产等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的组装框架、电池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的组装框架、电池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大、充电速率快、使用寿命长、自放电低等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数码产品、电动自行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随着锂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制造成本逐年降低,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宽,比如电动叉车、机车以及储能系统等领域。低廉的成本是保证锂离子电池在新领域拓展的根本,然而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是所有锂电企业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为了平滑过度新的发展时期,锂电企业必须进一步降低锂电产品的制造成本。锂离子电池模组作为锂电系统制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非常有必要开发一款成本低廉、通用性强以及易于生产的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锂电池的组装框架、电池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具有开发周期短、设计成本低、制造成本低、易于生产等优点。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锂电池的组装框架,包括顶部的盖板,以及卡接在盖板下面的若干隔片,其中:
[0006]盖板,其两侧设有两排卡口,盖板表面设置有线束出线口和插头固定口;
[0007]隔片,用于固定采集线束和盖板,中部镂空设计,隔片顶部设置有卡扣;
[0008]盖板的卡口位置与隔片的卡扣位置相配合,共同构成包裹单体电池的组装框架。
[0009]优选地,所述盖板为阻燃性的PC

ABS塑料,厚度为0.5mm~3mm。
[0010]优选地,所述在盖板上粘贴正负极不干胶标识:正极采用红色标识,负极采用蓝色标识。
[0011]优选地,所述隔片为具有阻燃性的PC

ABS塑料,厚度为0.5mm~3mm。
[0012]本专利技术另外的技术方案为:
[0013]一种锂电池的电池模组,包括采集线束、单体电池、汇流排、端子底座、端板和侧板,其中:
[0014]采集线束,其插头一端固定到盖板上,另一端自盖板的线束出线口伸出,延伸至盖板两侧卡口插入卡扣下方,按照顺序与各个汇流排连接,
[0015]单体电池,根据具体的模组型号,依次并向摆放相应数量的单体电池,单体电池之间插入隔片,两端摆放端板,端板和单体电池之间同样插入隔片,然后两侧安装侧板,并与端板进行固定;
[0016]汇流排,包括中间汇流排和端汇流排,均安装于单体电池顶部;汇流排四角做圆弧
处理,表面做哑光处理,焊接区域中间打孔用于焊机定位,孔直径为1mm~3mm,汇流排中间部位设有卡口,用于限位;
[0017]端子底座,端子底座内嵌滚花铜螺母,用于电池模组连接;
[0018]端板,上方安装端子底座,按照一定顺序摆放中间汇流排和端汇流排,并将汇流排焊接在电池极柱上,端板侧边设有吊装空,端板上方设有安装孔,用于固定端子底座;
[0019]侧板,其下折边用于支撑单体电池和隔片,其上折边用于防止单体电池上窜,侧板内侧贴有阻燃PC

ABS绝缘条。
[0020]优选地,所述汇流排为6063铝,厚度为1mm~3mm;
[0021]端板为6063材质的中空铝板或者冷轧镀锌钢板,中空铝板的厚度为0.5mm~3mm,冷轧镀锌钢板厚度为0.5mm~3mm;
[0022]侧板为冷轧镀锌钢板,冷轧镀锌钢板厚度为0.5mm~3mm。
[0023]优选地,所述端子底座为具有阻燃性的PC

ABS塑料,正极为红色或橙色,负极为蓝色,用于区分正负极。
[0024]本专利技术另外的技术方案为:
[0025]一种锂电池的电池模组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S1:将正负极的端子底座插入到端板指定位置,按照顺序依次摆放中间汇流排和端汇流排,使用激光焊接机将汇流排焊接到电池极柱上;
[0027]S2:按照顺序依次连接采集线束和汇流排上的螺柱,使用防松螺母进行紧固,使用扎带将线束固定在隔片上;
[0028]S3:将采集线束的插头从盖板的线束出线口伸出,然后将盖板两侧卡口插入卡扣下方,最后将插头固定到盖板上。
[0029]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的中间汇流排和端汇流排,在生产一并系列与二并系列不同串数的模组中规格有所不同。
[0030]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的盖板,在生产一并系列与二并系列不同串数的模组中长度有所不同,盖板无需开模,只需裁切不同长度的原材料即可。
[0031]本专利技术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2](1)成本低廉、通用性强、易于生产:大部分零部件采用不开模方式进行制作,节省开模费用;
[0033](2)电池之间的隔片既能起到绝缘作用,还可以固定线束和盖板,同时省去了常用的顶部约束电池的复杂塑料件,节省开模费用、设计费用和生产成本。
[0034](3)当端板和侧板之间的固定方式选用铆接方式,以及采集线束和汇流排之间的固定方式选用防松螺母紧固时,生产成本更低且易于生产和后期维修。
[0035](4)在使用相同规格的单体电池进行不同型号的模组生产时,零部件通用性强:例如一并五串模组和一并八串模组,只需设计不同长度的侧板和盖板即可,侧板和盖板均无需开模,只需裁切不同长度的原材料即可,不会增加过多的设计费用,设计周期短。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
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图1是组装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3是隔片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4是电池模组的爆炸图。
[0041]图5是电池模组的立体图。
[0042]图6是电池模组的俯视图。
[0043]图7是组装方法的流程框图。
[0044]图中:1、盖板;101、卡口;102、线束出线口;103、插头固定口;2、隔片;201、卡扣;202、束线口;203、线束固定孔;204、边框;3、采集线束;4、中间汇流排;5、单体电池;6、端汇流排;7、端子底座;8、端板;9、侧板绝缘条;10、侧板;11、抽芯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6]实施例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的组装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的盖板(1),以及卡接在盖板(1)下面的若干隔片(2),其中:盖板(1),其两侧设有两排卡口(101),盖板(1)表面设置有线束出线口(102)和插头固定口(103);隔片(2),用于固定采集线束(3)和盖板(1),中部镂空设计,隔片(2)顶部设置有卡扣(201);盖板(1)的卡口(101)位置与隔片(2)的卡扣(201)位置相配合,共同构成包裹单体电池(5)的组装框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组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为阻燃性的PC

ABS塑料,厚度为0.5mm~3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组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盖板(1)上粘贴正负极不干胶标识:正极采用红色标识,负极采用蓝色标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组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片(2)为具有阻燃性的PC

ABS塑料,厚度为0.5mm~3mm。5.一种锂电池的电池模组,采用如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锂电池的组装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线束(3)、单体电池(5)、汇流排、端子底座(7)、端板(8)和侧板(10),其中:采集线束(3),其插头一端固定到盖板(1)上,另一端自盖板(1)的线束出线口(102)伸出,延伸至盖板(1)两侧卡口(101)插入卡扣(201)下方,按照顺序与各个汇流排连接,单体电池(5),根据具体的模组型号,依次并向摆放相应数量的单体电池(5),单体电池(5)之间插入隔片(2),两端摆放端板(8),端板(8)和单体电池(5)之间同样插入隔片(2),然后两侧安装侧板(10),并与端板(8)进行固定;汇流排,包括中间汇流排(4)和端汇流排(6),均安装于单体电池(5)顶部;汇流排四角做圆弧处理,表面做哑光处理,焊接区域中间打孔用于焊机定位,孔直径为1mm~3mm,汇流排中间部位设有卡口(101),用于限位;端子底座(7),端子底座(7)内嵌滚花铜螺母,用于电池模组连接;端板(8),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鹏林双孙世军吴涛战祥连赵艳红张兵李振铎徐艳单颖会张传乐刘洋王超董智鑫吕浩宁帅王英健宋国涛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