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贝壳结构W-Al装甲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381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仿贝壳结构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仿贝壳结构W

Al装甲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制备
,涉及仿贝壳结构W

Al装甲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甲防护是战场生存的基本要求,缺乏防护,坦克、装甲车辆、武装直升机等武器装备就难以生存,有效防护是夺取陆、海、空全域战场胜利的重要保障。随着现代战争对抗程度空前激烈,穿甲弹、破甲弹等反装甲武器毁伤能力不断提高,军用装备防护装甲面临的威胁更加突出。面对弹丸高速短时冲击、中弹时高应力应变、与弹丸作用时高温高压等严酷的服役环境,防护装甲需要破碎弹丸、吸收或重新分配产生的能量,以延缓或防止弹丸的侵彻,这就对作为防护的装甲材料提出更高的耐冲击及抗侵彻性能需求,要求其兼具高熔点、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等特征。同时,未来战争追求快速反应、快速部署,为提高武器装备的作战机动性和灵活性,在保证防护能力不降低的情况下,装甲材料需要向轻量化方向发展。因此,迫切需要研制高强、高韧、轻质装甲防护材料。
[0003]贫铀合金因密度大、硬度高,作为装甲材料使用防护效果好,但其存在辐射污染等致命缺陷。与其他装甲材料相比,钨合金装甲虽然比较重,但其高硬度、高强度等优势具有更好的防护效果,高速冲击下的强度比钢装甲高50%、比铝合金装甲高85%,能够防御一定能量物理攻击、减轻保护目标受伤害的程度,成为装甲防护理想候选材料之一。但是,由于多晶金属W室温脆性大、韧脆转变温度高,在高能冲击载荷作用下容易发生破碎、断裂,难以满足装甲材料高韧性的需求。添加与W形成固溶体的合金元素或FCC结构的塑性金属,可通过增加滑移面提高位错可动性、提高断裂所需能量实现韧化的效果。然而,韧性得到改善的W

Re、W

Cu、W

Ni

Fe等材料由于密度均较高,迫使装甲防护层的重量越来越大,严重影响武器装备的作战机动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仿贝壳结构W

Al装甲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装甲材料密度较高、韧性较差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仿贝壳结构W

Al装甲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0006]步骤1,将W粉和Al粉分别进行球磨,得到W片层、Al片层;
[0007]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W片层、Al片层混合均匀,压制生坯,将生坯进行加热保温,得到W/Al复合材料生坯;
[0008]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W/Al复合材料生坯进行热轧处理,得到仿贝壳结构W/Al装甲材料。
[0009]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
[0010]步骤1中,W粉的粒度为6~8μm,Al粉平均粒度为50μm。
[0011]步骤1中,球磨的过程为:将二氧化锆磨球分别与W粉、Al粉装入聚四氟乙烯球磨罐
中,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上以400~800r/min转速球磨4~8h;
[0012]球磨前对球磨罐进行抽真空,充氩气,重复进行三次。
[0013]磨球采用不同直径混合使用,磨球的直径分别为8mm、5mm、3mm且配比为3:4:5。
[0014]步骤2中,W片层的质量占W片层与Al片层总质量的50%~90%,Al片层的质量占W片层与Al片层总质量的50%~10%。
[0015]步骤2中,混粉的过程为:将二氧化锆磨球、W片层、Al片层装入聚四氟乙烯球磨罐中,在混料机上以100~300r/min转速混合1~4h;
[0016]混粉前对球磨罐进行抽真空,充氩气,重复进行三次。
[0017]磨球采用不同直径混合使用,磨球的直径分别为8mm、5mm、3mm且配比为3:4:5。
[0018]步骤2中,压制压力为340MPa,保压时间60s。
[0019]步骤2中,加热速率为50℃/min~80℃/min,加热温度为600℃~650℃,保温时间为20min~60min,保温过程压制压力为30Mpa,热压过程中真空度不大于10
‑1MPa。
[0020]步骤3中,热轧处理温度为500~600℃,轧制变形量为1%~10%。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仿贝壳结构W

Al装甲材料的制备方法,基于W高强度、高硬度和Al高韧性、耐冲击的特点,在W基装甲材料中引入轻质、延性金属Al,在保证其高硬度、高强度的同时,达到增韧、减重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仿贝壳结构W

Al装甲材料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仿贝壳结构W/Al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仿贝壳结构W

Al装甲材料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0026]步骤1,将W粉和Al粉分别与二氧化锆磨球装入聚四氟乙烯球磨罐中,球料比为20:1,球磨前对球磨罐进行抽真空,充氩气,重复进行三次,再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上以400~800r/min,转速球磨4h~8h,得到W片层、Al片层,通过调控高能球磨工艺,实现W片层、Al片层直径、片层厚度的可控制备;
[0027]W粉的粒度为6~8μm,Al粉平均粒度为50μm;
[0028]磨球采用不同直径混合使用,磨球的直径分别为8mm、5mm、3mm且配比为3:4:5;
[0029]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W片层、Al片层、二氧化锆磨球装入聚四氟乙烯球磨罐中,球料比为3:1,混粉前对球磨罐进行抽真空,充氩气,重复进行三次,再在混料机上以100r/min~300r/min,转速混合1h~4h;在340MPa下压制60s,得到生坯,生坯为将生坯以50℃/min~80℃/min加热速率加热到600℃~650℃,保温20min~60min,保温过程压制压力为30MPa,热压过程中真空度不大于10
‑1Mpa,得到W/Al复合材料生坯,构建W/Al微叠层结构;
[0030]其中,W片层的质量占W片层与Al片层总质量的50%~90%,Al片层的质量占W片层与Al片层总质量的50%~10%;
[0031]磨球采用不同直径混合使用,磨球的直径分别为8mm、5mm、3mm且配比为3:4:5;
[0032]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W/Al复合材料生坯在500℃~600℃温度下轧制变形1%~10%,通过变形处理和热处理工艺合理匹配(热轧处理),实现片层厚度、层厚比、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物相及含量的精确控制,得到仿贝壳结构W/Al装甲材料。
[0033]本专利技术仿贝壳结构W

Al装甲材料的制备方法,基于仿贝壳珍珠母层“软

硬”相交替叠合的材料结构设计思想,制备仿生微叠层结构W/Al装甲材料,可利用叠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仿贝壳结构W

Al装甲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将W粉和Al粉分别进行球磨,得到W片层、Al片层;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W片层、Al片层混合均匀,压制生坯,将生坯进行加热保温,得到W/Al复合材料生坯;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W/Al复合材料生坯进行热轧处理,得到仿贝壳结构W/Al装甲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贝壳结构W

Al装甲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W粉的粒度为6~8μm,Al粉平均粒度为5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贝壳结构W

Al装甲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球磨的过程为:将二氧化锆磨球分别与W粉、Al粉装入聚四氟乙烯球磨罐中,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上以400~800r/min,转速球磨4~8h;球磨前对球磨罐进行抽真空,充氩气,重复进行三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贝壳结构W

Al装甲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磨球采用不同直径混合使用,磨球的直径分别为8mm、5mm、3mm且配比为3:4: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贝壳结构W

Al装甲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W片层的质量占W片层与Al片层总质量的50%~90%,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乔郑伟梁淑华邓楠陈铮李茜高艺蕾邹军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