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补光的图像采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像
,具体为一种可自动补光的图像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图像采集装置,是用于对物体进行图像样张拍摄的装置,如今对于产品的宣传海报、视频,均是采用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拍摄获取,现有的图像采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为了拍摄样张的美观性,通常需要对物体进行补光。
[0003]但现有的图像采集装置在补光过程中,补光装置极易与摄像设备之间造成干涉或错位,造成拍摄时补光装置容易打出其他物体的影子而影响拍摄,此外若拍摄样张的补光角度不够满意,则需要频繁挪动补光装置才能实现较为良好的补光效果,但补光装置调节灵活性较差,这导致样张拍摄时间通常较长。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可自动补光的图像采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补光的图像采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补光的图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补光的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补光组件(5)和内框体(8),所述支撑座(1)内部两侧设置有固定盘(2),且固定盘(2)靠近支撑座(1)竖直中心线一侧连接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的外端设置有固定座(4),所述补光组件(5)安置于固定座(4)的外侧,所述补光组件(5)包括外框体(501)、补光灯(502)、入气口(503)、排气口(504)和通气口(505),所述外框体(501)的内侧中端安置有补光灯(502),且外框体(501)的左部外侧开设有入气口(503),且外框体(501)的右部外侧开设有排气口(504),所述补光灯(502)的外部两侧开设有通气口(505),所述外框体(501)的外圈两侧连接有第一转轴(6),且外框体(501)的内圈两侧连接有第二转轴(7),所述内框体(8)连接于第二转轴(7)远离外框体(501)一侧,所述内框体(8)的顶部内侧设置有第一电机(9),且内框体(8)的内侧底端设置有安置板(10),所述安置板(10)的底部外侧安置有第二电机(11),且安置板(10)的顶部外侧安置有转动盘(12),所述内框体(8)内侧开设有位移槽(13),所述位移槽(13)的内侧左端设置有齿条槽(14),所述位移槽(13)的内侧安置有拍摄组件(15),所述外框体(501)的外部两侧安置有密闭组件(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补光的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2)与转动杆(3)呈垂直状分布,且转动杆(3)通过固定座(4)与外框体(50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补光的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与转动杆(3)套接连接,且外框体(501)通过第一转轴(6)与支撑座(1)转动连接,并且外框体(501)通过第二转轴(7)与内框体(8)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