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光光学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0984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补光光学透镜,包括前后叠放的反光板及光学透镜,所述反光板及光学透镜的中心部均穿设有镜头孔,所述光学透镜穿设有透光孔,所述光学透镜上还穿设有均匀分布的反光孔;所述光学透镜的后侧设有若干个反光杯及直射透镜,所述反光杯设于所述反光孔后侧,所述直射透镜设于所述透光孔后侧,所述反光杯及直射透镜的底部均开设有进光孔;监控镜头从镜头孔穿出,在光学透镜上穿设不同的透光孔及反光孔,透光孔采用使得光线直线射出的直射透镜,而反光孔采用能够聚拢光线的反光杯,通过上述两个结构改善监控镜头中心及边缘的光线,更大化地利用补光光线,确保监控镜头在环境亮度较低的条件下获取到清晰的图像。度较低的条件下获取到清晰的图像。度较低的条件下获取到清晰的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补光光学透镜


[0001]本技术涉及监控安防镜头领域,尤其涉及补光光学透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用户对安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监控摄像头是安防系统非常重要的一环,监控摄像头能够采集图像信息,实时、形象及真实地反映被监控现场;
[0003]当遇到环境亮度较低时,需要给监控摄像头进行补光,以保证获取图像完整清晰,补光主要采用灯板及光学透镜,具体是灯板提供光源,光学透镜优化光线,其中现有的光学透镜结构较为单一,无法满足结构复杂的监控摄像头,因此提出一种能够优化补光光线的补光光学透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技术提供的补光光学透镜,能够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补光光学透镜,包括前后叠放的反光板及光学透镜,所述反光板及光学透镜的中心部均穿设有镜头孔,所述光学透镜穿设有透光孔,所述光学透镜上还穿设有均匀分布的反光孔;
[0007]所述光学透镜的后侧设有若干个反光杯及直射透镜,所述反光杯与反光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反光杯设于所述反光孔后侧,所述直射透镜设于所述透光孔后侧,所述反光杯及直射透镜的底部均开设有进光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透光孔对称分布于所述镜头孔的两侧,所述反光孔围绕所述镜头孔及透光孔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光学透镜后侧设有垂直放置的灯板定位脚;
[0010]进一步的,所述反光板的前端面设有若干个紧密连接的反光片;
[0011]进一步的,所述反光板及光学透镜的外侧套设有框架;
[0012]进一步的,所述镜头孔、透光孔及反光孔均为圆形孔,所述镜头孔半径大于所述透光孔半径,所述透光孔半径大于所述反光孔半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的补光光学透镜,监控镜头从镜头孔穿出,在光学透镜上穿设不同的透光孔及反光孔,透光孔采用使得光线直线射出的直射透镜,而反光孔采用能够聚拢光线的反光杯,通过上述两个结构改善监控镜头中心及边缘的光线,更大化地利用补光光线,确保监控镜头在环境亮度较低的条件下获取到清晰的图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第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第二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第三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1

反光板;2

光学透镜;3

镜头孔;4

透光孔;5

反光孔;6

反光杯;7

直射透镜;8

进光孔;9

灯板定位脚;10

反光片;11

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下面结合图1

3对本技术的补光光学透镜作详细的描述:
[0021]补光光学透镜,包括前后叠放的反光板1及光学透镜2,所述反光板1及光学透镜2的中心部均穿设有镜头孔3,所述光学透镜2穿设有透光孔4,所述光学透镜2上还穿设有均匀分布的反光孔5;
[0022]所述光学透镜2的后侧设有若干个反光杯6及直射透镜7,所述反光杯6与反光孔5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反光杯6设于所述反光孔5后侧,所述直射透镜7设于所述透光孔4后侧,所述反光杯6及直射透镜7的底部均开设有进光孔8;
[0023]在光学透镜2后侧设置灯板,灯板提供补光光线,而监控摄像头的镜头从镜头孔3穿出;
[0024]反光杯6采用杯状的结构,一方面后侧穿过反光杯6的光线会发生一定角度的折射进而达到聚拢光线增强亮度的效果,另一方面前端被反射回来的光线会被反光杯6二次利用;而直射透镜7采用圆台状的结构,后侧光线能够呈直线穿过直射透镜7射出;
[0025]由于中心部的亮度会较大,因此直射透镜7靠近中心设置,无需增强亮度,而边缘的亮度会较小,因此反光杯6及反光孔5设置在镜头孔3及透光孔4的周围,增强边缘位置的亮度,确保监控图像有足够亮度。
[0026]所述透光孔4对称分布于所述镜头孔3的两侧,所述反光孔5围绕所述镜头孔3及透光孔4设置;所述光学透镜2后侧设有垂直放置的灯板定位脚9,通过该灯板定位脚9将光学透镜2与灯板实现相互定位;所述反光板1的前端面设有若干个紧密连接的反光片10;其中反光片10采用朝外凸起的结构,进一步优化反光效果,同时反光片10设置在镜头孔3、透光孔4及反光孔5以外的位置,避免反光片10影响使用效果;
[0027]所述反光板1及光学透镜2的外侧套设有框架11;所述镜头孔3、透光孔4及反光孔5均为圆形孔,所述镜头孔3半径大于所述透光孔4半径,所述透光孔4半径大于所述反光孔5半径。
[0028]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补光光学透镜,监控镜头从镜头孔穿出,在光学透镜上穿设不同的透光孔及反光孔,透光孔采用使得光线直线射出的直射透镜,而反光孔采用能够聚拢光线的反光杯,通过上述两个结构改善监控镜头中心及边缘的光线,更大化地利用补光光线,确保监控镜头在环境亮度较低的条件下获取到清晰的图像。
[002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补光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叠放的反光板及光学透镜,所述反光板及光学透镜的中心部均穿设有镜头孔,所述光学透镜穿设有透光孔,所述光学透镜上还穿设有均匀分布的反光孔;所述光学透镜的后侧设有若干个反光杯及直射透镜,所述反光杯与反光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反光杯设于所述反光孔后侧,所述直射透镜设于所述透光孔后侧,所述反光杯及直射透镜的底部均开设有进光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光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对称分布于所述镜头孔的两侧,所述反光孔围绕所述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雄刘常旭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灯瞳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