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376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平面显示装置具有开关元件(QA3)、(QA4),其在进行图像显示的发光时,分别连接施加在面板电容(Cp)上的电压(Vs)、地线,用于箝位面板电容的电压;线圈(LA1、LA2),其一端连接面板电容;路径分离电路(DLA1、DLA2),其连接在这些线圈的另一端,将充放电电流流过的路径分离;开关元件(QA1),其连接在电压(Vs)与路径分离电路之间;开关元件(QA2),其连接在地线与路径分离电路之间;二极管,其并联在各开关元件上,使电力回收动作的共振基准电压为施加在面板电容上的最大电压和最小电压,而且将充电/放电电流的流动路径分离,在平面显示装置中可以改善电力回收电路中的回收效率,而且可以实现稳定的图像显示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显示机构,使用电容性负载的平面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和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的显示装置中,设置有电力回收电路,其回收作为显示机构的电容性负载的充放电电力。通过使用电力回收电路,回收在图像显示中的电容性负载的充放电电力,实现降低电力消耗(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图7A是表示现有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的示意图,表示驱动电路内的维持(Sustain)电路。维持电路是生成图7B所示的维持放电脉冲的电路,维持放电脉冲施加在作为显示机构的电容性负载上。每次施加该维持放电脉冲,在根据显示的图像选择的电容性负载的电极之间进行维持放电并发光,从而显示图像。图7A表示面板电容Cp的两个电极中,一个电极(第一电极)的维持电路的构成,另一个电极(第二电极)也相同。面板电容Cp是作为显示机构的电容性负载。此外,晶体管QC1、QC2、QC3和QC4是N沟道MOS场效应晶体管(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电容CC1连接在晶体管QC1的漏极和晶体管QC2的源极的相互连接点与地线(GND)之间。晶体管QC1的源极连接二极管DC1的阳极,晶体管QC2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C2的阴极。线圈LC1连接在面板电容Cp的第一电极与二极管DC1的阴极之间。线圈LC2连接在面板电容Cp的第一电极与二极管DC2的阳极之间。二极管DC5、DC6串联在电压Vs与地线之间,二极管DC5和DC6的相互连接点连接在线圈LC1和二极管DC1的阴极的相互连接点上。二极管DC7、DC8串联在电压Vs与地线之间,二极管DC7和DC8的相互连接点连接在线圈LC2和二极管DC2的阳极的相互连接点上。由线圈LC1、LC2、晶体管QC1、QC2、二极管DC1、DC2、DC5~DC8和电容CC1构成电力回收电路。晶体管QC3的漏极连接电压Vs,源极连接面板电容Cp的第一电极。二极管DC3连接在晶体管QC3的漏极与源极之间。晶体管QC4的漏极连接面板电容Cp的第一电极,源极连接地线。二极管DC4连接在晶体管QC4的漏极与源极之间。图7B是表示图7A所示的由维持电路生成的维持放电脉冲的示意图。在图7B中,维持电压是施加在面板电容Cp的第一电极上的电压,线圈电流是流经维持电路内的线圈LC1、LC2的电流。关于维持电压,假设完全没有电路的损失(损耗)的情况用虚线表示。在时刻T11,晶体管QC1导通,在电容CC1中充电后电荷通过LC共振,提供到面板电容Cp。也就是,放出回收的电力,面板电容Cp的第一电极的电压从接地电位上升。在时刻T12,晶体管QC1断开,晶体管QC3导通,面板电容Cp的第一电极箝位(Clamp)在电压Vs。在时刻T13,晶体管QC3断开。在时刻T14,晶体管QC2导通,在面板电容Cp充电后的电荷因LC共振,提供到电容CC1。也就是,面板电容Cp的电力被回收到电容CC1中,面板电容Cp的第一电极的电压从Vs下降。在时刻T15,晶体管QC2断开,晶体管Q4导通,面板电容Cp的第一电极被箝位在接地电位。在时刻T16,晶体管QC4断开。此后,重复时刻T11~T16的动作。日本专利特开平11-35292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昭61-13299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5-26539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图7A、图7B所示的现有的驱动电路的电力回收动作中,使电力回收电路的共振基准电压成为用于进行发光而施加在电容性负载上的电压的(1/2)的电压,由于使回收动作期间不到电力回收电路的共振周期的(1/2),所以存在有以下问题。在图7A所示的电力回收电路中,由于在LC共振的可达电位附近,电位上升坡度变缓,有时在电压上升中途产生维持放电。其结果,有时因放电单元(面板电容Cp作为显示机构的电容性负载)造成放电离散,或放电变得不稳定。由于因电力回收电路内的电阻成分等原因,造成LC共振的可达电位降低,如图7B所示,要在面板电容Cp上,通过箝位用晶体管将电压急剧施加到维持放电电压Vs。因这样急剧施加电压脉冲,造成发射的噪声变大。一旦在面板电容Cp上通过箝位用晶体管将电压急剧提高到维持放电电压Vs,在将箝位用晶体管导通后,由于立即有放电电流流动,所以导通电阻变大,因此电压降(电压下降)变大。其结果导致亮度降低和因电压限界降低造成的放电不稳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改善电力回收电路中的回收效率,而且稳定的图像显示动作的平面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自发光型显示面板,其在作为显示机构的电容性负载上施加电压,进行图像显示;和驱动电路,其在电容性负载上施加电压,其中,驱动电路具有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其连接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用于将电容性负载的电极箝位为第一和第二电压;第一和第二线圈,其一端连接在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与电容性负载的电极的相互连接点上;路径分离电路,其连接在第一和第二线圈的另一端,分离充放电电流流经的路径;第三开关元件,其连接在第一电压与路径分离电路之间;第四开关元件,其连接在第二电压与路径分离电路之间;和第一~第四二极管,分别对应于第一~第四开关元件,与开关元件并联连接,第一和第二电压分别是进行图像显示的发光时施加在电容性负载上的最大电压和最小电压。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电力回收动作的共振基准电压成为施加在电容性负载上的最大电压和最小电压,在通过LC共振造成电压变化倾斜度最大时,可以达到用电容性负载进行发光的电压,可以实现稳定的图像显示动作。此外,即使将电力回收动作的共振基准电压作为施加在电容性负载上的最大电压和最小电压,也可以使流动的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的路径分离,可以独立地选择电压上升/下降中的电力回收电路的电路特性,改善回收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构成例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波形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的构成例的电路图。图4是用于说明通过图3所示的驱动电路施加维持放电脉冲的驱动方法的示意图。图5A、图5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的其他构成例的电路图。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的构成例的电路图。图7A、图7B是用于说明现有的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的构成例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的构成例的示意图。图10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的构成例的示意图。图11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的构成例的示意图。图12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的构成例的示意图。图13是表示第八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的构成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适用于将配置成矩阵状的电容性负载作为显示机构使用的自发光型平面显示装置,例如可以适用于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和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下面作为一个例子,对在图1中表示整体构成的交流驱动型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中使用的情况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平面显示装置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的构成例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具有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自发光型显示面板,其在作为显示机构的电容性负载上施加电压,进行图像显示;和驱动电路,其在所述电容性负载上施加电压,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具有:第一开关元件,其用于在进行图像显示 的发光时连接施加在所述电容性负载上的最大电压的第一电压,将所述电容性负载的电极箝位为所述第一电压;第二开关元件,其用于在进行图像显示的发光时连接施加在所述电容性负载上的最小电压的第二电压,将所述电容性负载的电极箝位为所述第二电压;   第一线圈,其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电容性负载的电极的相互连接点上;第二线圈,其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和所述电容性负载的电极的相互连接点上;路径分离电路,其连接在第一和第二线圈的另一端,分离充放电电流流经的 路径;第三开关元件,其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压与所述路径分离电路之间;第四开关元件,其连接在所述第二电压与所述路径分离电路之间;和第一~第四二极管,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第四开关元件,与所述开关元件并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2-24 2006-0490521.一种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自发光型显示面板,其在作为显示机构的电容性负载上施加电压,进行图像显示;和驱动电路,其在所述电容性负载上施加电压,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具有第一开关元件,其用于在进行图像显示的发光时连接施加在所述电容性负载上的最大电压的第一电压,将所述电容性负载的电极箝位为所述第一电压;第二开关元件,其用于在进行图像显示的发光时连接施加在所述电容性负载上的最小电压的第二电压,将所述电容性负载的电极箝位为所述第二电压;第一线圈,其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电容性负载的电极的相互连接点上;第二线圈,其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和所述电容性负载的电极的相互连接点上;路径分离电路,其连接在第一和第二线圈的另一端,分离充放电电流流经的路径;第三开关元件,其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压与所述路径分离电路之间;第四开关元件,其连接在所述第二电压与所述路径分离电路之间;和第一~第四二极管,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第四开关元件,与所述开关元件并联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分离电路具有第五二极管,其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的所述另一端;和第六二极管,其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的所述另一端,所述第三和第四开关元件连接在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的相互连接点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电容器或电容器与电阻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五和第六二极管中的至少一个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分离电路具有第五二极管,其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的所述另一端,阳极连接在所述第二线圈的所述另一端,所述第三开关元件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四开关元件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容器或电容器与电阻的串联电路和所述第五二极管并联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的电感比所述第二线圈的电感小。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容性负载的电极上施加所述第一电压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导通,通过所述电容性负载和所述第一线圈的共振,开始向所述电容性负载供电后,经过该共振周期的1/4周期后,再仅延迟规定时间,使所述第三开关元件断开。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容器或电容器与电阻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三和第四开关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开关元件上。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四二极管是所述第一~第四开关元件的寄生二极管。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是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所述第一电压是用于进行图像显示的维持放电电压。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开关元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压与所述第二电压之间的第三电压和第四电压,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五开关元件连接所述第一电压,第六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五开关元件的连接点与所述第三电压之间,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七开关元件连接所述第二电压,第八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第四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七开关元件的连接点与所述第四电压之间。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开关元件是二极管,其阳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元件,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六开关元件是二极管,其阳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压,阴极连接在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五开关元件的连接点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木英明大塚晃萩原聪示郎椎﨑贵史小野泽诚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等离子显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