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式胶印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362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间歇式胶印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间歇式胶印机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用于在与待印刷片接触时,驱动所述待印刷片沿第一方向移动或者驱动所述待印刷片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该方法包括: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同步转动,以驱动所述待印刷片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辊的转速大于第一驱动辊的转速;以及,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同步转动,以驱动所述待印刷片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的转速大于第二驱动辊的转速。二驱动辊的转速。二驱动辊的转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间歇式胶印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间歇式胶印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间歇式胶印机(又称间歇式胶印印刷机)不同于传统的全轮转印刷机,其只能用于印刷固定版长图案。间歇式胶印机在印纸上印刷时,通过将印纸往复运动,可以在不更换印刷辊的条件下面,印刷不同版长的图案,并保证图案间隙可控,能够有效提高印纸纸张的利用率。但是,由于间歇式胶印机的这种特性,在印刷过程中,印纸需要不断的正反向运动,而这样的往复运动必然会引起印纸纸张的张力的剧烈波动。
[0003]目前,间歇式胶印机很少安装张力传感器,其中一种实现张力控制的方式是通过在电气配置中将出纸拉纸辊(即在出纸方向的驱动辊,用于将印纸往出纸方向拉动)的直径设置成低于实际直径,造成出纸拉纸辊小幅过速,从而实现张力维持。然而,这种方式容易造成回拉时张力下降,也容易影响印刷质量,而且修改时一般需要对间歇式胶印机进行停机修改,十分影响设备调试效率。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至少部分地改善这样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间歇式胶印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间歇式胶印机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间歇式胶印机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用于在与待印刷片接触时,驱动所述待印刷片沿第一方向移动或者驱动所述待印刷片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该方法包括:
[0006]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同步转动,以驱动所述待印刷片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辊的转速大于第一驱动辊的转速;以及,
[0007]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同步转动,以驱动所述待印刷片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的转速大于第二驱动辊的转速。
[000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同步转动,包括: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以变速的方式实现同步转动。
[000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以变速的方式实现同步转动,包括:设置电子凸轮虚轴和所述间歇式胶印机的主虚轴,并设置所述电子凸轮虚轴与所述主虚轴保持凸轮同步关系,其中,所述主虚轴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驱动所述待印刷片沿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移动时的线速度;以第一同步比使所述第一驱动辊与所述电子凸轮虚轴保持齿轮同步关系,并以第二同步比使所述第二驱动辊与所述电子凸轮虚轴保持齿轮同步关系;通过控制所述电子凸轮虚轴的变速转动,
使所述第一驱动辊基于所述第一同步比与所述电子凸轮虚轴同步转动,并使所述第二驱动辊基于所述第二同步比与所述电子凸轮虚轴同步转动,以使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以变速的方式实现同步转动。
[00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同步比大于所述第一同步比时,所述第二驱动辊的转速大于第一驱动辊的转速;以及,当所述第一同步比大于所述第二同步比时,所述第一驱动辊的转速大于第二驱动辊的转速。
[001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待印刷片被驱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辊的转速大于第一驱动辊的转速,包括:以公式:R1=i1*R0,确定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的转速,其中,R1用于表征所述第一驱动辊的转速,R0表征所述电子凸轮虚轴的转速,i1用于表征所述第一同步比,且i1=1;并且,以公式:R2=i2*R0,确定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辊的转速,其中,R2用于表征所述第二驱动辊的转速,R0表征所述电子凸轮虚轴的转速,i2用于表征所述第二同步比,且i2=1+a1,其中,a1用于表征第一预设调整系数,0<a1<1;或者,所述待印刷片被驱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辊的转速大于第一驱动辊的转速,包括:以公式:R1=i1*R0,确定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的转速,其中,R1用于表征所述第一驱动辊的转速,R0表征所述电子凸轮虚轴的转速,i1用于表征所述第一同步比,且i1=1

a2,其中,a2用于表征第二预设调整系数,0<a2<1;并且,以公式:R2=i2*R0,确定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辊的转速,其中,R2用于表征所述第二驱动辊的转速,R0表征所述电子凸轮虚轴的转速,i2用于表征所述第二同步比,且i2=1。
[001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待印刷片被驱动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的转速大于第二驱动辊的转速,包括:以公式:R1=i1*R0,确定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的转速,其中,R1用于表征所述第一驱动辊的转速,R0表征所述电子凸轮虚轴的转速,i1用于表征所述第一同步比,且i1=1;并且,以公式:R2=i2*R0,确定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辊的转速,其中,R2用于表征所述第二驱动辊的转速,R0表征所述电子凸轮虚轴的转速,i2用于表征所述第二同步比,且i2=1

a3,其中,a3用于表征第三预设调整系数,0<a3<1;或者,所述待印刷片被驱动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的转速大于第二驱动辊的转速,包括:以公式:R1=i1*R0,确定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的转速,其中,R1用于表征所述第一驱动辊的转速,R0表征所述电子凸轮虚轴的转速,i1用于表征所述第一同步比,且i1=1+a4,其中,a4用于表征第四预设调整系数,0<a4<1;并且,以公式:R2=i2*R0,确定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辊的转速,其中,R2用于表征所述第二驱动辊的转速,R0表征所述电子凸轮虚轴的转速,i2用于表征所述第二同步比,且i2=1。
[00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间歇式胶印机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间歇式胶印机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用于在与待印刷片接触时,驱动所述待印刷片沿第一方向移动或者驱动所述待印刷片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所述装置包括:
[0014]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同步转动,以驱动所述待印刷片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辊的转速大于第一驱动辊的转速;以及,
[0015]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同步转动,以驱动所述待印刷片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的转速大于第二驱动辊的转
速。
[001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项的间歇式胶印机的控制方法对应的操作。
[001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歇式胶印机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间歇式胶印机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用于在与待印刷片接触时,驱动所述待印刷片沿第一方向移动或者驱动所述待印刷片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同步转动,以驱动所述待印刷片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辊的转速大于第一驱动辊的转速;以及,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同步转动,以驱动所述待印刷片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的转速大于第二驱动辊的转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同步转动,包括: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以变速的方式实现同步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以变速的方式实现同步转动,包括:设置电子凸轮虚轴和所述间歇式胶印机的主虚轴,并设置所述电子凸轮虚轴与所述主虚轴保持凸轮同步关系,其中,所述主虚轴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驱动所述待印刷片沿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移动时的线速度;以第一同步比使所述第一驱动辊与所述电子凸轮虚轴保持齿轮同步关系,并以第二同步比使所述第二驱动辊与所述电子凸轮虚轴保持齿轮同步关系;通过控制所述电子凸轮虚轴的变速转动,使所述第一驱动辊基于所述第一同步比与所述电子凸轮虚轴同步转动,并使所述第二驱动辊基于所述第二同步比与所述电子凸轮虚轴同步转动,以使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辊以变速的方式实现同步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同步比大于所述第一同步比时,所述第二驱动辊的转速大于第一驱动辊的转速;以及,当所述第一同步比大于所述第二同步比时,所述第一驱动辊的转速大于第二驱动辊的转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印刷片被驱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辊的转速大于第一驱动辊的转速,包括:以公式:R1=i1*R0,确定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的转速,其中,R1用于表征所述第一驱动辊的转速,R0表征所述电子凸轮虚轴的转速,i1用于表征所述第一同步比,且i1=1;并且,以公式:R2=i2*R0,确定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辊的转速,其中,R2用于表征所述第二驱动辊的转速,R0表征所述电子凸轮虚轴的转速,i2用于表征所述第二同步比,且i2=1+a1,其中,a1用于表征第一预设调整系数,0<a1<1;或者,所述待印刷片被驱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辊的转速大于第一驱动辊的转速,包括:以公式:R1=i1*R0,确定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辊的转速,其中,R1用于表征所述第一驱动辊的转速,R0表征所述电子凸轮虚轴的转速,i1用于表征所述第一同步比,且i1=1

a2,其
中,a2用于表征第二预设调整系数,0<a2<1;并且,以公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逸舟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