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钢31CrMoV9退火材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3581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氮化钢31CrMoV9退火材及其生产方法,钢中化学成分包括C:0.27%~0.33%,Si:0.28%~0.36%,Mn:0.63%~0.70%,P≤0.025%,S≤0.025%,Cr:2.43%~2.53%,Ni≤0.10%,Mo:0.17%~0.23%,V:0.10%~0.16%,Cu≤0.10%,Alt:0.015%~0.045%,其余为Fe及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生产的31CrMoV9钢能够满足钢材交货硬度不超过248HBW的要求;调质处理后抗拉强度1000~1200MPa,屈服强度≥800MPa;钢材每边总脱碳层深度不超过公称直径的1.0%,保证了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良好的加工性能。良好的加工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化钢31CrMoV9退火材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氮化钢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氮化钢31CrMoV9退火材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31CrMoV9是氮化钢典型牌号,也是欧盟标准EN10085中的代表牌号。31CrMoV9经调质渗氮处理后,产品表面硬度可达1000维氏硬度以上,具有高淬透性和优异的强韧性、耐磨性、抗“咬卡”性及抗腐蚀性,用于制造精密的液压活塞、液压活塞杆、连接轴、重载大型零件、联轴节、风电变速箱齿圈、发动机传动轴及其它重要的深层渗氮零件。但是,由于31CrMoV9钢的特殊成分组成导致其热轧组织复杂,实际生产条件下,31CrMoV9钢的热轧状态为“B+P+M+少量F”组织,硬度偏高(达到300HBW以上),不利于随后的加工制造。
[0003]目前,针对提供31CrMoV9氮化钢加工性能的相关技术,国内外可查的资料较少。
[0004]申请公布号为CN109402350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钢材的热处理工艺”,所述钢材选自42CrMo4、42CrMo、34CrNiMo6和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化钢31CrMoV9退火材,其特征在于,钢中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27%~0.33%,Si:0.28%~0.36%,Mn:0.63%~0.70%,P≤0.025%,S≤0.025%,Cr:2.43%~2.53%,Ni≤0.10%,Mo:0.17%~0.23%,V:0.10%~0.16%,Cu≤0.10%,Alt:0.015%~0.04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钢31CrMoV9退火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依次通过EBT电炉冶炼、LF炉精炼、VD炉精炼、连铸、保温、加热、轧制、缓冷、退火后,得到产品钢材,具体步骤如下:1)EBT电炉冶炼:冶炼温度1640~1680℃,冶炼终点C:0.05%~0.10%、P≤0.013%,残余元素含量符合设计要求;出钢前先加入2.0~3.0kg/t铝粉进行预脱氧,出钢过程中加入预脱氧剂、造渣材料、合金及增碳剂,并留钢、留渣,出钢时间控制在3~6min;2)LF炉精炼:全程进行底吹氩搅拌,并控制氩气压力为0.2~0.3MPa;在LF炉中进行白渣精炼,控制炉渣碱度R≥3.5,并控制渣中A12O3含量25%~30%,FeO+MnO含量<1.0%;白渣操作保持时间≥20min;3)VD炉精炼:真空泵启动前氩气压力控制在0.1~0.3MPa;真空度达到100Pa后保持10min以上,并将氩气压力调整至0.3~0.5MPa;破真空后终脱氧,喂Al线调节钢中Al含量在0.025%~0.035%;喂Ca

Si线100~120m调整氮化铝夹杂物;破真空后静吹氩10~35min,调整氩气压力为0.1~0.3MPa;静吹氩结束后加入保温剂30~80kg/炉;4)连铸:采用三机三流弧形连铸机,连铸头炉吊包温度1589~1594℃,第2炉吊包温度1577~1587℃,第3炉至尾炉吊包温度1567~1577℃,氩气保护浇注;5)加热:预热段炉温500~750℃,加热时间45~50min;加热段按照钢坯升温速度的不同分为加热一段和加热二段,加热一段升温速度140~170℃/h,炉温1220~1230℃,加热时间55~60min;加热二段升温速度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群赵千水卢秉军张秀香曹羽
申请(专利权)人: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