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辊短应力线轧机双模式压下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343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二辊短应力线轧机双模式压下调节装置。包括,在上轴承座内对应所述的螺母的位置设置有一容置行程腔,在所述的容置行程腔内设置有液压缸;其中,所述的液压缸的缸体安装在容置行程腔内,所述的液压缸的活塞与所述的螺母固定连接;或,所述的液压缸的活塞安装在容置行程腔内,所述的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的螺母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传统的拉杆(螺杆)、螺母机构、辊缝调节机构为基础,在拉杆、螺母机构中串联叠加了用于上下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辊短应力线轧机双模式压下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棒型材轧制装备二辊短应力线轧机
,具体的说是一种二辊短应力线轧机双模式压下调节装置;用于解决高精度棒型材产品轧制工艺中,压下量在线动态调节问题。

技术介绍

[0002]小型棒材及型材轧钢车间普遍采用二辊短应力线轧机,它具有设备重量轻、操作简单、更换迅速、工作可靠等特点,已成为目前世界棒材、小型钢生产线上配置采用最多的一种轧机主导机型。
[0003]传统的二辊短应力线轧机机型,在轧钢线上应用,基于离线备机、轧辊间组装、整机更换的设备应用方案。由于自身结构复杂,装配时间长等原因,为提高轧线作业率,采用装配和调节工作在轧辊维修车间完成,多台轧机备份,线上轮换的方式;轧机在轧线上处于应用状态下时,轧辊相对位置参数的调节在轧机不过钢条件下进行。
[0004]近年来,为满足面向制造业采用高精度、高附加值捧型材产品的需求、轧制工艺智能化的需求,提升捧型材产品的断面精度、头尾公差精度,提出了二辊短应力线轧机带载压下条件下,在线带载压下量调节功能的需求。压下量即两只轧辊中心距的调节量。目前普遍使用的传统二辊短应力线轧机不具备在线带载压下量调节功能条件,严重制约轧制工艺条件的改善。提升短应力线轧机在线带载压下量调节功能成为行业内高精度捧型材产品轧制工艺中,关键、共性问题。
[0005]传统的二辊短应力线轧机,基于上下轧辊传动侧和操作侧两端轴承座之间采用带有正反螺纹的两根拉杆与固定在轴承座内的螺母进行联接,在缩短应力线的力学条件下承受轧制力;旋转拉杆改变上下轧辊之间中心距,即轧辊辊缝调节,以满足轧制工艺孔型要求。
[0006]压下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上下轧辊之间的中心距;其组成主要包括,用于轧机上下轧辊传动侧和操作侧两端轴承座之间联接的拉杆机构、辊缝调节驱动机构等。压下调节机构借助于联接上下轴承座之间的拉杆螺杆结构,通过布置在二辊短应力线轧机顶部的辊缝调节驱动机构,同时驱动上下轴承座两端的四根拉杆旋转,由于螺杆上设有正反螺纹,对应固定在上下轴承座中轴向位置固定、周向不可转动的螺母;当拉杆旋转时,拉杆上的正反螺纹与固定在轴承座内的螺母构成运动副的作用下,上下轴承座之间发生对称的相对位移,实现上下轴承座中心距的调节。
[0007]传统的二辊短应力线轧机压下机构的结构及辊缝调节机构的驱动能力设计为静态调节;即,上下轴承座之间的位置调节在轧机不过钢,非带载条件下进行。非带载条件下轧辊辊缝调节作业在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在轧机维修装配间对二辊短应力线轧机上下轴承座之间中心距进行预调节;

二辊短应力线轧机在线安置后,轧机内无轧件条件下对上下轧辊之间辊缝及轴向位置进行精确调节;

根据小样试轧后对上下轧辊之间辊缝及轴向位置进行微调。因此,虽然轧机在线,但辊缝调节依然为静态方式。
[0008]二辊短应力线轧机压下机构在线带载调节的含义是,即轧机过钢条件下对上下轧辊之间辊缝尺寸进行即时调节,以满足轧机中通过的轧件形状和尺寸精度控制要求。
[0009]在线带载条件下压下量调节具有微量、即时控制的特点。因此,实现短应力线轧机在线带载压下量调节功能要求轧机压下机构具有较强的微量、即时调节能力。从传统二辊短应力线轧机压下机构的工作特点看,直接承载轧制力的上下轴承座之间螺杆、螺母构成的轧件力封闭式传导链中各构件强度满足要求;静态调节驱动能力满足要求,动态节驱动能力值得研究。从二辊短应力线轧机的机构特点看,在线带载压下工艺所需要的调节量极小;螺杆与螺母作为压下机构传动链中的末端元件,意味着在线调节时,螺杆与螺母之间相对转角极小。因此,二辊短应力线轧机实现在线带载条件下压下量调节功能,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二辊短应力线轧机压下机构中,上下轴承座之间发生相对位移的辊缝调节驱动机构形式及工作方式。
[0010]为了实现二辊短应力线轧机具备在线带载压下调节功能,行业内有过加大辊缝调节驱动机构驱动能力,以实现在线带载压下功能的尝试。其方法是,在基本不改变拉杆机构中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条件下,即,拉杆仍然兼作螺杆,不改变拉杆、上下轴承座之间的受力体系,不改变螺杆、螺母运动副结构关系,仍采用上下轴承座中心距调节工作原理,加大传统的辊缝调节机构的旋转驱动能力,即增大对螺杆的旋转驱动扭矩;依靠强大的驱动扭矩使带载条件下的螺杆转动,以达到带载即时调节辊缝目的。
[0011]由于传统的短应力线轧机压下机构设计为工作在静态调节方式条件下;螺杆、螺母运动副及辊缝调节驱动机构构成的机械传动链较长,螺杆、螺母运动副处于压下机构传动链中的末端;同时,限于螺杆螺母传动机构的机械特性,具有较大的系统惯性,难以控制螺杆与螺母之间转动时相对位置精度。轧机过钢带载状态下实施压下量即时调节的过程中,拉杆、螺母摩擦副之间,存在静摩擦与动摩擦的瞬变动态过程;由于螺杆、螺母运动副的动、静摩擦系数相差较大,因此,需要配置足够大的动力源,以满足动力输入条件。而压下量即时调节,是一个动力源不断启停过程,能量大量消耗以适应传动链的动态反应,且调节反应严重滞后。因此,选择螺杆与螺母之间相对转动,加大螺杆的旋转驱动扭矩,实现在线带载调节方式,动态特性较差,不是带载压下即时调节机构优选。其次,从传统的二辊短应力线轧机顶部空间尺寸看,在不加大轧机轴承座拉杆中心距条件下,一味加大辊缝调节机构驱动装置能力亦难以满足辊缝调节驱动装置与轴承座两侧螺杆安装尺寸的匹配要求;而加大轧机轴承座拉杆中心距,协调整机尺寸后,整机重量迅速加大,同时造成与轧线其他设备配合困难并进行适应性改造的状况,因此,经济性不佳。
[0012]因此,二辊短应力线轧机中,由于压下调节机构上下轴承座之间单纯采用拉杆螺母联接的结构方式,不具备压下量带载压下在线调节的功能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1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二辊短应力线轧机双模式压下调节装置。
[001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二辊短应力线轧机双模式压下调节装置,所述的二辊短应力线轧机,至少包括机架,对应上辊两侧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上轴承座、对应下辊两侧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下轴承座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拉杆组成,所述的拉杆上段和下段带有正反向螺纹;所述的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内对应螺纹的位置设置有螺母,
[0015]在二辊短应力线轧机本体顶部布置有辊缝调节机构;所述的辊缝调节机构与所述的拉杆传动连接,所述的辊缝调节机构驱动所述的拉杆正向或反向旋转,以同步调整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之间的间距;
[0016]在上轴承座内对应所述的螺母的位置设置有一容置行程腔,在所述的容置行程腔内设置有液压缸;其中,所述的液压缸的活塞安装在容置行程腔内,所述的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的螺母固定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容置行程腔为对应螺母设置的环形腔体,所述的液压缸为环形液压缸;所述的环形液压缸套设在螺母上。
[0018]进一步的,所述的环形液压缸倒置设置;其中,所述的螺母上端向外一体制有环形边沿;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辊短应力线轧机双模式压下调节装置,所述的二辊短应力线轧机,至少包括机架,对应上辊两侧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上轴承座、对应下辊两侧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下轴承座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拉杆组成,所述的拉杆上段和下段带有正反向螺纹;所述的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内对应螺纹的位置设置有螺母,在二辊短应力线轧机本体顶部布置有辊缝调节机构;所述的辊缝调节机构与所述的拉杆传动连接,所述的辊缝调节机构驱动所述的拉杆正向或反向旋转,以同步调整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之间的间距;其特征在于,在上轴承座内对应所述的螺母的位置设置有一容置行程腔,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卫方实年石海军徐志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