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性成形领域,特指一种非磁性且不可通过热传递加热的微拉伸成形过程中 的电磁加热方法及其控制装置,主要应用于超薄板的微塑性成形领域,也适用于宏观塑性成 形领域。使用本方法及控制装置,不仅可以安全、快速的对微小工件进行加热,而且可以根 据成形性能的需要,及时改变加热温度,提高塑性成形性能。技术背景随着MEMS的飞速发展,市场对微器件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微器件的加工工艺和加 工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微器件尺寸的縮小,晶粒尺寸的大小、体表面积比等因 素对微器件成形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尺寸效应成为微成形研究的主要对象。在微成形过程 中,不仅要考虑尺寸效应,而且其他宏观的工艺参数和工艺也需要调整。在各影响因素中, 温度对成形性能的影响比较大。 一般来讲,工件加热后其塑性性能要比常温条件下的塑性性 能优越;由于加热会增加工件的内应力,所以当加热温度过高时,工件在成形后恢复到常温 时,会因内应力过大导致成形工件的扭曲变形,严重影响工件的成形质量。在微拉深成形过 程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加热以改善材料的流动,避免破裂,提高工件的成形性能。因此,如 何对微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加热微成形方法,适用于不可通过物体间直接接触进行热传递的非磁性工件的微塑性成形,其特征在于:将上、下通孔的磁性金属置于由交变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中时,磁场中的磁力线通过磁性金属产生回路,并在磁性金属内形成许多涡旋感应电流,该涡流通过克服磁性金属的电阻流动时完成电能向热能的转换,使磁性金属的温度迅速升高,磁性金属热量传递给通孔内的空气,再由空气将热量传递给置于通孔内的非磁性工件,由设置在磁性金属上的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加热温度,并将信号输入电磁加热温度控制装置,对电磁加热温度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广华,王匀,刘赤荣,朱永书,董培龙,袁国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