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炉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9097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炉控制装置,包括交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电源电路、电压检测和电流检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电路、浪涌采样、直流分压电路、IGBT  C极电压分压电路和微控制器,所述浪涌采样、直流分压电路及IGBT  C极电压分压电路的输出端均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IGBT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通过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的输出和AD转换器的输出控制可编程脉冲发生器的输出,所述可编程脉冲发生器的输出所述控制IGBT驱动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设计合理、电路结构简洁新颖、成本低廉的电磁炉控制装置。(*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炉,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磁炉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电磁炉的控制装置,其加热控制电路通常由比较器和/或分立元器件组成,控制电路的特点是元器件数量多、电路结构复杂,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交流虑波电路、整流虑波电路、加热电路、IGBT驱动电路、电源电路、电压检测、浪涌采样、电流检测、直流分压电路、IGBT C极分压电路、比较输出电路、过压保护电路、同步比较电路、振荡电路、PWM调整电路、浪涌保护电路和微控制器。上述控制装置存在的缺点是由于需要的元器件数量相对较多,而导致其成本高、体积大且可靠性低,另外由于电路结构复杂,抗干扰性能不易控制、设计调试及维修难度大,因而要求开发调试及维修人员必须具有较高技术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控制装置中元器件数量多、电路结构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电磁炉控制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炉控制装置,包括交流虑波电路、整流虑波电路、电源电路、电压检测和电流检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电路、浪涌采样、直流分压电路、IGBT C极电压分压电路和微控制器,所述浪涌采样、直流分压电路及IGBT C极电压分压电路的输出端均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IGBT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通过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的输出和AD转换器的输出控制可编程脉冲发生器的输出,所述可编程脉冲发生器的输出所述控制IGBT驱动电路。本技术所述浪涌采样电路包括浪涌取样电路和浪涌参考电压电路,其中所述浪涌取样电路包括电阻R7、R8、R9和电容C1,电阻R8与R9连接处的电压信号输出到所述微制器的第一比较器的正输入端,所述浪涌参考电压电路包括电阻R5和R6,电阻R5和R6连接处的参考电压输出到微控制器的第一比较器的负输入端,通过微控制器的内部第一比较器来检测是否有浪涌干扰。本技术所述直流电压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10、R11、R12及电容C2,其中电阻R10的一端接在所述加热电路直流电源的输入端,另一端与电阻R11串联;电阻R11与R12连接处的电压信号输出到微控制器的第二比较器的负输入端,为跟踪加热波形提供基准信号。本技术所述IGBT C极电压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13、R14、R15、R16、R17、二极管D1及电容C3、C4,其中电阻R13的一端接在所述加热电路与所述IGBT驱动电路的连接处,电阻R14与R15连接处的电压信号输出到微控制器的第二比较器的正输入端连接,为跟踪加热波形提供波形特征信号,电阻R15与电阻R16的中间节点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负极的电压信号输出到微控制内部AD转换器的输入端,用于监测IGBT1的C极工作电压是否出现异常。本技术所述IGBT驱动电路包括IGBT1、电阻R1、R2、R3、R4及三极管Q1、Q2,其中IGBT1的C极与所述加热电路连接,三极管Q1和Q2的B极与所述微控制器内部可编程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微控制器向IGBT驱动电路输出IGBT1的控制信号。本技术所述加热电路3包括谐振电容C3和加热线盘L。本技术所述微控制器包括单片机U1、电阻R18、R19、R20、二极管D2、晶体振荡体XL1及电容C5,其中晶体振荡体XL1及电阻R18组成时钟电路,为单片机U1提供时钟信号,电阻R19、R20、二极管D2和电容C5组成单片机U1复位电路,单片机U1用于控制电磁炉的加热过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加热控制电路部分由微控制器处理,所以不仅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可大大减少其体积,从而也相应的减少电磁炉的体积,另外,由于元器件数量的减少及微控制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了控制装置的可靠性,从而也大大提高了电磁炉的性能,是一种设计合理、电路结构简洁新颖、成本低廉的电磁炉控制装置。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电磁炉控制装置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3是本技术的微控制器原理框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3所示,一种电磁炉控制装置,包括交流虑波电路1、整流虑波电路2、电源电路5、电压检测6和电流检测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电路3、浪涌采样7、直流分压电路9、IGBT C极电压分压电路10和微控制器11,所述浪涌采样7、直流分压电路9及IGBT C极电压分压电路10的输出端均与微控制器11连接,所述微控制器11与所述IGBT驱动电路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11通过第一比较器12、第二比较器13的输出和AD转换器15的输出控制可编程脉冲发生器14的输出,所述可编程脉冲发生器14的输出所述控制IGBT驱动电路4。如图4所示,所述浪涌采样电路7包括浪涌取样电路和浪涌参考电压电路,其中浪涌取样电路包括由电阻R7、R8、R9和电容C1所组成的电路,浪涌源取自电流检测电路8并与电阻R7、R8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8的另一端经过电阻R9与电容C1中间节点接在微控制器11的第一比较器的正输入端(即C0VIN+引脚),电阻R9的另一端接电源+5V,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浪涌参考电压电路包括由电阻R5和R6所组成的电路,电阻R5和R6串联,其中间节点接在微控制器11的第一比较器的负输入端(即C0VIN-引脚),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源+5V,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通过微控制器11的第一比较器12可以检测是否有浪涌干扰。所述加热电路3包括由谐振电容C3和加热线盘L1所组成的电路。所述谐振电容C3和所述加热线盘L1并联,一端接在所述整流滤波电路2的直流电源的输出端,另一端接在所述IGBT驱动电路4的IGBT1的C极引脚。所述IGBT驱动电路4包括由功率管IGBT1、电阻R1、R2、R3、R4及三极管Q1、Q2所组成的电路。其中功率管IGBT1的C极与所述加热电路3连接,三极管Q1的C极接电源+18V,三极管Q1的E极与电阻R3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阻R2及三极管Q2的E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1及功率管IGBT1的G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4、三极管Q2的C极及功率管IGBT1的E极一起连接到地,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及Q2的B极一起接在微控制器11的PPG引脚。微控制器11的PPG引脚为其内部可编程脉冲发生器14的输出引脚,用于微控制器11向IGBT驱动电路4输出IGBT1的控制信号。所述直流电压分压电路9包括由电阻R10、R11、R12及电容C2所组成的电路。其中电阻R10的一端接在所述加热电路3直流电源的输入端,另一端与电阻R11串联;电阻R11与电阻R12的中间节点通过与电容C2的交接点接在微控制器11的第二比较器13的负输入端(即C1VIN-引脚),用于为跟踪加热波形提供基准信号,电阻R12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到地。所述IGBT C极电压分压电路10包括由电阻R13、R14、R15、R16、R17、二极管D1及电容C3、C4所组成的电路。其中电阻R13的一端接在所述加热电路3与所述IGBT驱动电路4的连接处,另一端与电阻R14串联;电阻R14与电阻R15的中间结点的一端与电容C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炉控制装置,包括交流虑波电路(1)、整流虑波电路(2)、电源电路(5)、电压检测(6)和电流检测(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电路(3)、浪涌采样(7)、直流分压电路(9)、IGBT  C极电压分压电路(10)和微控制器(11),所述浪涌采样(7)、直流分压电路(9)及IGBT  C极电压分压电路(10)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微控制器(11)连接,所述微控制器(11)与所述IGBT驱动电路(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11)通过第一比较器(12)、第二比较器(13)的输出和AD转换器(15)的输出控制可编程脉冲发生器(14)的输出,所述可编程脉冲发生器(14)的输出控制IGBT驱动电路(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青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拓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