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硝化反硝化生物滤池微絮凝除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3023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硝化反硝化生物滤池微絮凝除磷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处理端、位置杆、固定体、凹槽、导入端,底座上端与位置杆进行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硝化反硝化生物滤池微絮凝除磷装置,通过处理端设置了衔接环、除磷腔、粘黏层等部件,处理端可通过拼接体与装配腔来提升自身与实心体的连接固定性,进而内部除磷腔所新增的多组衔接环可将粘黏层逐一固定于除磷腔当中,使之达成与污水形成相互接触,进而污染磷与污水分离后则会直接被粘黏层所吸引,使污染磷会直接固定于粘黏层当中,防止污水与除磷腔分离后产生的携带些许污染磷的现象,进一步提高除磷腔的除磷完整性,防止因流通动力所导致的污染磷二次流出。防止因流通动力所导致的污染磷二次流出。防止因流通动力所导致的污染磷二次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硝化反硝化生物滤池微絮凝除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市政水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硝化反硝化生物滤池微絮凝除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硝化反硝化生物滤池拥有多年的先进技术,其在污水处理厂占据主要地位,从而能将污水进行脱氮等净化处理的特点,以至于内部携带的除磷装置则能将污水主要污染磷进行处理,消减污水内部的总含磷量,提高污水的处理完整性,从而能够提高污水的排放标准;
[0003]但现有的除磷装置存在以下缺陷:由于除磷装置在将污水引入自身的处理端进行除磷与污水脱离的反复作业过程中,基于除磷装置处于竖直放置,以至于装置对于污染磷处理拦截后,则污水利用离心力进行与装置相互分离,从而污水与装置分离过程所产生的动力则会影响些许污染磷的拦截固定效果,使之污水脱离时会反复携带些许污染磷进行流通,从而除磷装置自身在竖直作业过程中则无法将污染磷进行完全拦截与处理,并且会降低自身的除磷完整性,因此造成的除磷效果不理想与降低自身的整体实用性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硝化反硝化生物滤池微絮凝除磷装置,包括:底座(1)、位置杆(3)、固定体(4)、凹槽(5)、导入端(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端(2),所述处理端(2)贯穿于底座(1)的中心部位,所述处理端(2)设有拼接体(21)、引入槽(22)、装配腔(23)、贴合层(24)、实心体(25)、除磷腔(26)、衔接环(27)、粘黏层(28),所述拼接体(21)中心与引入槽(2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引入槽(22)与装配腔(23)相通,所述贴合层(24)通过装配腔(23)与拼接体(21)相连接,所述实心体(25)与贴合层(2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除磷腔(26)嵌入于实心体(25)当中,所述衔接环(27)与除磷腔(26)进行卡合连接,所述粘黏层(28)嵌入于衔接环(27)之中并与除磷腔(26)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硝化反硝化生物滤池微絮凝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与位置杆(3)进行焊接连接,所述固定体(4)通过位置杆(3)与底座(1)进行固定连接并处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凹槽(5)嵌入于固定体(4)之中,所述导入端(6)贯穿于凹槽(5)的中心部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硝化反硝化生物滤池微絮凝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环(27)设有卡扣(271)、插入环(272)、实心环(273)、拼装腔(274)、吸附体(275)、螺钉(276)、夹环(277)、通腔(278),所述卡扣(271)嵌入于插入环(272)之中,所述插入环(272)与实心环(273)为同一圆心,所述拼装腔(274)嵌入于实心环(273)之中,所述吸附体(275)与拼装腔(274)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螺钉(276)与吸附体(275)进行定位连接,所述夹环(277)与螺钉(276)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通腔(278)贯穿于夹环(277)的中心部位并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成许强刘振峰白文龙贾园园郝志瑞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东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