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产养殖尾水内循环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尤其是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内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产工厂化养殖过程中,投入的饲料经养殖动物摄食、吸收、利用后,会产生残饵、粪便、代谢物等,这些物质降解过程中,造成养殖水体中有机物浓度升高,氮磷总量相应增加,不管是用于循环水养殖亦或是外排,都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养殖过程中,由于持续曝气充氧,出水中污染物主要以COD、硝态氮为主,传统的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艺中对于TN的去除主要以生态处理为主,但针对占地面积不大且养殖密度较高的工厂化养殖而言,循环用水周期短,生态处理效率难以满足处理需求。
[0003]申请号为201710927596.3的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方法及水产养殖污水综合处理系统,采用集污池、生物反应器、曝气调节池、混凝沉淀池等池体,也存在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0004]申请号为201711405023.0的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水产加工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收集池以及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好氧池及沉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产养殖尾水内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处理机构、曝气机构和出水管(2);所述处理机构包括外壳体(3),所述外壳体(3)内部设置有内筒体(4),所述内筒体(4)内部设置有好氧腔(6),所述外壳体(3)与内筒体(4)之间的腔体由隔离筒(5)分隔为缺氧腔(7)和厌氧腔(8),所述好氧腔(6)的上端与缺氧腔(7)的上端连通,所述缺氧腔(7)的下端与厌氧腔(8)的下端连通;所述曝气机构包括出水盘(11),所述出水盘(11)的下方设置有蓄水池(12),所述出水盘(11)与蓄水池(12)之间设置有跌水曝气间距;所述进水管(1)上设置有进水泵(14)并与好氧腔(6)的下端相连,所述厌氧腔(8)的上端与出水盘(11)相连;所述出水管(2)与蓄水池(12)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东东,高悠娴,李金星,肖杰,张珅,王春,杨长军,苏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