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填料堆积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260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填料堆积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厌氧池,且厌氧池的左侧面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厌氧池的右侧面连通有缺氧池,所述缺氧池的右侧面连通有好氧池,所述好氧池的右侧面连通有沉淀池,且沉淀池的右侧面开设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各个部件之间的相互协作,使得该装置在对污水处理时,加入的填料在各个装置的配合下,使得填料不会在设备内部堆积,并能够让填料在设备内更好的流动,增强流化程度,加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并且该设备死角处不会有死泥,死泥会被间歇性的吹起,不会产生堆积,进而增强对污水的处理,使得污水经该设备处理后达到用户要求的排放标准,进而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进而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进而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填料堆积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防填料堆积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使之将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处理到可再生利用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0003]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可知,农村地区的污染源的产污量几乎是占全国排污量的一半及以上,超过工业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染。截至2020年底农村污水处理率为百分之二十五点五,尚有较大空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是指为用户提供一种成套污水处理设备,其主要目的是使污水经该设备处理后达到用户要求的排放标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可应用于农村分散地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搭配填料,填料在实际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如填料易在设备内部堆积,流化程度差,使得处理效果变差,另外一体化设备中存在死角,死泥易堆积在死角处影响出水水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填料易堆积和出水水质易受影响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填料堆积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防填料堆积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厌氧池,且厌氧池的左侧面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厌氧池的右侧面连通有缺氧池,所述缺氧池的右侧面连通有好氧池,所述好氧池的右侧面连通有沉淀池,且沉淀池的右侧面开设有出水口。
[0007]所述好氧池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匀固定安装有立式曝气管,且立式曝气管均间歇式运行,并且每面的立式曝气管均连通有同一组曝气支管。
[0008]所述好氧池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三组导流墙,且三组导流墙将好氧池分隔成两部分,所述导流墙为弧形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好氧池的底部对称安装有曝气盘,且两组曝气盘的安装方式为倾斜安装。
[0010]优选的,所述好氧池的内部设置有悬挂式填料编织网,且悬挂式填料编织网设置在两组曝气盘的上方,并且悬挂式填料编织网的上方设置有组合式球形填料。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导流墙,使得好氧池被分隔成两部分,使得每一部分内的填料不乱流,保证填料的均匀分布,不堆积于一处,同时每一部分内借助导流墙,增强水和填料的流化程度;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曝气盘,因设备中曝气盘倾斜放置,使得各处的曝气强度
均不相同,进而使得填料更无序,流化更好,并配合导流墙的作用使得填料的流化程度更强;
[0014]3、本技术通过设置组合式球形填料、悬挂式填料编制网和立式曝气管,使得悬挂式填料编制网将组合式球形填料搂住,不让填料到设备下方的死角,球形填料与曝气设备之间有悬挂式填料编织网,悬挂式填料编织网可减少曝气对球形填料冲击,同时通过立式曝气管的间歇运行,可对设备死角处的死泥进行吹起;
[0015]本技术通过各个部件之间的相互协作,使得该装置在对污水处理时,加入的填料在各个装置的配合下,使得填料不会在设备内部堆积,并能够让填料在设备内更好的流动,增强流化程度,加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并且该设备死角处死泥会被间歇性的吹起,不会产生堆积,进而增强对污水的处理,使得污水经该设备处理后达到用户要求的排放标准,进而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填料堆积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填料堆积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填料堆积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立式曝气管布置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填料堆积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曝气盘布置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填料堆积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悬挂式填料编织网示意图。
[0021]图中:1、厌氧池;11、进水口;2、缺氧池;3、好氧池;31、立式曝气管;311、曝气支管;32、导流墙;33、曝气盘;34、悬挂式填料编织网;35、组合式球形填料;4、沉淀池;41、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实施例一
[0025]参照图1

5,一种防填料堆积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厌氧池1,且厌氧池1的左侧面开设有进水口11,厌氧池1的右侧面连通有缺氧池2,缺氧池2的右侧面连通有好氧池3,好氧池3的右侧面连通有沉淀池4,且沉淀池4的右侧面开设有出水口41。
[0026]本实施例中,当对污水进行处理时,先将污水过进水口11处进入厌氧池1的内部,
然后经过厌氧池1的污水六通道缺氧池2的内部,经过缺氧池2的处理后再流入好氧池3的内部,在污水进入好氧池3内部时,加入组合式球形填料35,并通过安装在好氧池3底面的三组导流墙32,使得好氧池3内的每一部分内的填料都不会乱流,保证填料的均匀分布,不堆积于一处,并增强水和填料的流化程度,当水和填料之间均匀混合时,好氧池3内壁均匀安装的立式曝气管31 会间歇性的运作,使得该设备内死角处的死泥被吹起,避免产生堆积,同时配合倾斜安装的曝气盘33和悬挂式填料编织网34,进一步保证填料不会流入到设备下方的死角,并减轻曝气盘33对填料的冲击,同时悬挂式填料编织网34表面生成生物膜,增强对污水的处理,经过好氧池3内部处理的污水会进入到沉淀池4的内部进行沉淀,而后在将经过沉淀的水通过出水口41排出。
[0027]实施例二
[0028]参照图1

5,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更优化的在于,好氧池3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匀固定安装有立式曝气管31,且立式曝气管31均间歇式运行,并且每面的立式曝气管31均连通有同一组曝气支管311,通过设置立式曝气管31,从而可对该设备的死角处堆积的死泥进行吹起,好氧池3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三组导流墙32,且三组导流墙32将好氧池3分隔成两部分,并且导流墙32为弧形结构,通过设置导流墙32,使得每一部分内的填料不乱流,保证填料的均匀分布,不堆积于一处,同时每一部分借助导流墙32的作用,增强水和填料的流化程度,好氧池3的底部对称安装有曝气盘33,且两组曝气盘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填料堆积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厌氧池(1),且厌氧池(1)的左侧面开设有进水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1)的右侧面连通有缺氧池(2),所述缺氧池(2)的右侧面连通有好氧池(3),所述好氧池(3)的右侧面连通有沉淀池(4),且沉淀池(4)的右侧面开设有出水口(41);所述好氧池(3)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匀固定安装有立式曝气管(31),且立式曝气管(31)均间歇式运行,并且每面的立式曝气管(31)均连通有同一组曝气支管(311);所述好氧池(3)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三组导流墙(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友德黄鸿飞戴曹培张文祥何建军钱益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