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层叠体以及蓄电池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265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电池单体膨胀也抑制单体层叠体在电池单体的层叠方向上的尺寸变化的单体层叠体以及蓄电池模块。在通过层叠多个电池单体(11)而构成的单体层叠体(10)中,多个电池单体(11)在X方向上层叠,并且在与X方向正交的Y方向上向一侧偏移地层叠。另外,在多个电池单体(11)的相邻的电池单体(11)之间配置有弹性体(12)。弹性体(12)构成为,在电池单体(11)膨胀时,使电池单体(11)在X方向上位移,并且在Y方向上向另一侧位移。且在Y方向上向另一侧位移。且在Y方向上向另一侧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体层叠体以及蓄电池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体层叠体及具备该单体层叠体的蓄电池模块。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具体对策,致力于实现低碳社会或脱碳社会的举措十分活跃。在车辆等具备驱动源的移动体中也被强烈要求削减CO2排放量,驱动源的电动化急速发展。例如,作为车辆,电动汽车(Electrical Vehicle)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这样的具备作为车辆的驱动源的电动机和能够向该电动机供给电力的作为二次电池的蓄电池的车辆的开发正在推进。这样的蓄电池一般具备通过层叠多个电池单体而构成的单体层叠体。
[0003]然而,电池单体会根据使用状况(例如充电状态)而膨胀或收缩。特别是在将所谓的全固体电池用于电池单体的情况下,会更显著地膨胀收缩。因此,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收容由全固体电池单体构成的层叠体的壳体中,设置与层叠体的层叠方向两端分别接触的两个接触部和连接该两个接触部的两个弹簧结构,由此,当层叠体膨胀时,弹簧结构被扩张,使得壳体的长径伸长至膨胀后的层叠体的厚度,从而不会对层叠体施加过高的压力。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

1553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若考虑将单体层叠体搭载于车辆等任意的机器,则期望即使电池单体膨胀也能够抑制单体层叠体在电池单体的层叠方向上的尺寸变化,但在现有技术中,在这一点上尚存在改善的余地。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电池单体膨胀也能够抑制单体层叠体在电池单体的层叠方向上的尺寸变化的技术。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1]第一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体层叠体,其通过层叠多个电池单体而构成,其中,
[0012]所述多个电池单体在第一方向上层叠,并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向一侧偏移地层叠,
[0013]在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的相邻的电池单体之间配置有弹性体,
[0014]所述弹性体构成为,在所述电池单体膨胀时,使所述电池单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移,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向另一侧位移。
[0015]第二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模块,其中,
[0016]所述蓄电池模块具备:
[0017]如上所述的单体层叠体;以及
[0018]收容所述单体层叠体的壳体,
[0019]所述壳体构成为,从所述第三方向观察,具有平行四边形形状,在所述电池单体膨胀时,使所述电池单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移,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向另一侧位移。
[0020]专利技术效果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电池单体膨胀,也能够抑制单体层叠体在电池单体的层叠方向上的尺寸变化。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从Z方向观察单体层叠体10的图。
[0023]图2是从Y方向观察单体层叠体10的图。
[0024]图3是从Z方向观察单体层叠体10的弹性体12的放大图。
[0025]图4是表示伴随单体层叠体10中的电池单体11的膨胀、收缩的电池单体11的位移例的图。
[0026]图5是从Z方向观察具备单体层叠体10的蓄电池模块100的图。
[0027]图6是从Y方向观察具备单体层叠体10的蓄电池模块100的图。
[0028]图7是表示伴随电池单体11的膨胀、收缩的蓄电池模块100的变形例的图。
[0029]图8是表示伴随电池单体11的膨胀、收缩的蓄电池模块100的其他变形例的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0 单体层叠体
[0032]11 电池单体
[0033]12 弹性体
[0034]12a 底边
[0035]12b 斜边
[0036]13 弹性体块
[0037]100 蓄电池模块
[0038]110 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单体层叠体及具备该单体层叠体的蓄电池模块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是从附图标记的朝向进行观察的图。
[0040][单体层叠体][004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单体层叠体10具备以相互不接触的方式配置的多个电池单体11以及配置在这些多个电池单体11的相邻的电池单体11间的弹性体12。其中,弹性体12以相对于电池单体11固定的状态设置,例如,与电池单体11粘接等。
[0042]电池单体11例如使用全固体电池而构成。全固体电池具有全固体电池用正极、全固体电池用负极、以及配置在全固体电池用正极与全固体电池用负极之间的固体电解质,该情况省略图示。全固体电池通过经由固体电解质的全固体电池用正极与全固体电池用负极之间的锂离子的授受来进行充放电。固体电解质只要具有锂离子传导性和绝缘性就没有
特别限制,一般可以使用用于全固体型锂离子电池的材料。例如,作为固体电解质,可举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氧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含锂盐等无机固体电解质、聚环氧乙烷等聚合物系的固体电解质、包含含锂盐、具有锂离子传导性的离子液体的凝胶系的固体电解质等。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粒子状。
[0043]在单体层叠体10中,多个电池单体11在第一方向上层叠,并且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向一侧偏移地层叠。即,第一方向是单体层叠体10中的电池单体11的层叠方向。以下,也将第一方向称为“X方向”,也将X方向上的一侧称为“X1方向”,也将X方向上的另一侧称为“X2方向”。另外,也将与第一方向(即X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称为“Y方向”,也将Y方向上的一侧称为“Y1方向”,也将Y方向上的另一侧称为“Y2方向”。而且,也将与第一方向(即X方向)和第二方向(即Y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称为“Z方向”。
[0044]从Z方向观察,弹性体12是具有由沿Y方向延伸的一对底边12a和随着趋向X1方向而沿Y1方向延伸的一对斜边12b构成的平行四边形形状的缓冲材料。弹性体12由具有弹性的材料例如树脂、橡胶构成。作为树脂,例如是有机硅系、氟系、氨基甲酸酯系、酰胺系、烯烃系、苯乙烯系、酯系、氯乙烯系的弹性聚合物(elastomer)。氨基甲酸酯系、酰胺系、烯烃系、酯系是硬质的,容易确保载荷面压,酰胺系、苯乙烯系、氨基甲酸酯系、酯系、氯乙烯系的回弹系数高。氨基甲酸酯系的弹性聚合物与橡胶及其它弹性聚合物相比成本较低,容易确保载荷面压,反弹系数也较高,在这一点上最优选。通过使弹性体12为弹性聚合物,从而能够适当地吸收电池单体11的膨胀或收缩。另外,通过考虑弹性体12的复原力、使用弹性体12的环境的环境温度等适当地选定弹性聚合物的材料,从而能够对膨胀的电池单体11施加适当的压力、廉价且容易地构成弹性体12。
[0045]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弹性体12通过在Y方向上层叠多个具有由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体层叠体,其通过层叠多个电池单体而构成,其中,所述多个电池单体在第一方向上层叠,并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向一侧偏移地层叠,在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的相邻的电池单体之间配置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构成为,在所述电池单体膨胀时,使所述电池单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移,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向另一侧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层叠体,其中,从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观察,所述弹性体具有平行四边形形状,该平行四边形形状由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底边和随着趋向所述第一方向而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向所述一侧延伸的一对斜边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体层叠体,其中,所述弹性体通过在所述第二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条康彦吉泽洋介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