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复合缆及光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223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电复合缆及光通信系统,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光电复合缆,包括:呈线状的导体;光纤;外护套,外护套紧贴包覆在导体和光纤的外部,且导体和光纤并排布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电复合缆及光通信系统在保障能够形成相分离的光缆和电缆的前提下,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化,且会减小光电复合缆的横断面的面积。缆的横断面的面积。缆的横断面的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复合缆及光通信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光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光电复合缆及光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第五代移动网络(5th Generat ion Mobi le Networks,5G)及下一代固定网络的发展,光纤到天线,光纤到摄像头,光纤到交通信号灯,光纤到房间,光纤到天花板等光纤到接入末梢终端需求不胜枚举,光纤到接入末梢终端将构建智能时代高速及时通信的基础,保障智能时代海量信息及高品质带宽的诉求。
[0003]在接入末梢终端同时需要铺设光缆和电缆,这样就面临需要对已铺设电缆的接入末梢终端进行光缆的二次线路铺设。所以,光电复合缆成为光纤到接入末梢终端的优选解决方案,即通过一次铺设实现通电、通网。
[0004]5G无线基站采用如图1所示的光电复合缆,该光电复合缆包括中空结构的外护套01,两个光缆04和两个电缆03设置于外护套01的中空结构内,并在中空结构内填充填充层02,且该光电复合缆的端面呈圆形。参照图1,光缆04包括光纤041以及包覆在光纤041外部的套层042(套层042为了增加光纤041的抗拉抗压抗弯强度),电缆03包括导体031和包覆在导体031外部的绝缘包层032(绝缘包层032作为导体031的绝缘隔离结构)。也就是说,通过套层042将光纤041包裹以形成一根光缆,通过绝缘包层032将导体031包裹以形成一根电缆,由于光缆和电缆是相互分离的两根线缆,则再采用外护套01(外护套01具有一定的强度,对线缆和光缆起到保护作用)和填充层02(填充层02具有加强作用)将相分离的电缆和光缆捆扎在一起,以形成一根光电复合缆。具体使用时,剥开外护套01,以使电缆03和光缆04分离开,各个承担相应的使用功能。
[0005]当光缆04采用2.0mm
×
1.6mm的蝶形光缆,电缆03采用横截面积为1.5mm2的电缆时,整个光电复合缆的横截面直径可达到8.8mm~9.2mm,当光缆04采用2.0mm
×
1.6mm的蝶形光缆,电缆03采用横截面积为2.5mm2的电缆时,整个光电复合缆的横截面直径可达到10.1mm~10.5mm。
[0006]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的光电复合缆时,存在的技术问题是:由于结构复杂,导致整个光电复合缆的直径较大,无论是室外的管道铺设、架空铺设、或者是室内铺设的天花板铺设、地板铺设都会占据较大的铺设空间,尤其是对于铺设空间一定的使用场景,会减小光电复合缆的铺设数量,进而限定接入末梢终端的覆盖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电复合缆及光通信系统,主要目的是在满足光缆和电缆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化,可减小横断面的面积的光电复合缆。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光电复合缆,包括:
[0010]呈线状的导体;
[0011]光纤;
[0012]外护套,外护套紧贴包覆在导体和光纤的外部,且导体和光纤并排布设。
[00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电复合缆,包括呈线状的导体、光纤和外护套,外护套紧贴包覆在导体和光纤的外部,导体和光纤并排布设。具体实施时,将外护套剥开以使位于导体周围的外护套与位于光纤周围的外护套相分离,以将光纤与其周围的外护套形成光缆,即外护套直接作为光纤的套层,此光缆就可安装在相对应的接头上,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导体和位于其周围的外护套形成电缆,即外护套直接作为导体的绝缘包层,此电缆可安装在相对应的接头上,实现电信号的传输。现有技术中,首先要将外护套剥开,将内部包覆有导体的绝缘包层分离出形成电缆,以及将包覆有光纤的套层分离出形成光缆,且剥开的外护套不被利用。相比现有技术,从功能上讲,本申请实施例的光电复合缆依然能够形成相分离的电缆和光缆,以使各自能够连接相对应的接头;从结构上讲,无需再单独设置包覆导体的绝缘包层以及包覆光纤的套层,而是利用了具有绝缘功能以及具有一定强度的外护套包覆导体和光纤,则简化了光电复合缆的结构;从尺寸上讲,在保障用于包覆导体的外护套的径向尺寸与现有技术中绝缘包层的径向尺寸相当,以及用于包覆光纤的外护套的径向尺寸与现有技术中套层的径向尺寸相当的前提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电复合缆会明显减小光电复合缆的横断面的面积,最终减小光电复合缆所占用的铺设空间,所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电复合缆在保障能够形成相分离的光缆和电缆的前提下,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化,且会减小光电复合缆的横断面的面积。
[0014]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护套的体积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
×
10
12
Ω〃m,介电强度大于或等于20MV/m,耐温范围为70℃~200℃。通过采用满足上述条件的外护套,既保障了整个光电复合缆具有耐高温性、绝缘性、以及方便使用者剥开外护套。
[0015]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护套的材料为聚氯乙烯、氟树脂、低烟无卤等材料。
[0016]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护套的横断面为直角矩形或圆角矩形。外护套的横断面为与导体的延伸方向垂直的面或与光纤的延伸方向垂直的面,需要将形成的电缆插入半径为R的插接口时,若将外护套的横断面设计为圆形,为了保障既能形成半径为R的电缆,也需要为光纤预留放置空间,则需要将外护套的横断面的直径设计为4R,则外护套的横断面的面积为4πR2,若将外护套的横断面设计为直角矩形或圆角矩形,为了保障既能形成半径为R的电缆,也需要为光纤预留放置空间,外护套的横断面的一侧边的长度为4R,另一侧边仅需要设计为2R,则外护套的横断面的面积接近8R2,4πR2与8R2相比,明显减小整个光电复合缆的横断面的面积。所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采用横断面为直角矩形或圆角矩形的外护套,会进一步减小光电复合缆的横断面的面积,减小所占用的铺设空间。
[0017]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体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光纤设置在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之间。具体实施时,一根光电复合缆基本需要两根电缆,其中一根为正极电缆,另一根为负极电缆,所以,通过设置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以满足正极电缆和负极电缆的需求;光纤设置在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之间,在将光纤和第一导体以及第二导体分离时,就可在外护套的位于光纤与第一导体之间、光纤与第二导体之间的位置处剥开,包裹第一导体的外护套与包裹第二导体的外护套以及包裹光纤的外护套相分离,第一导体与其周围
的外护套形成正极电缆,第二导体与其周围的外护套形成负极电缆,光纤与其周围的外护套形成光缆,以使他们能够与各自相对应的接头连接。
[0018]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护套上设置有开剥结构,外护套的位于第一导体和光纤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开剥结构,外护套的位于第二导体与光纤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开剥结构,开剥结构用于剥开外护套,以使位于第一导体周围的外护套、位于光纤周围的外护套以及位于第二导体周围的外护套相分离。通过在外护套的位于第一导体与光纤之间,以及第二导体与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线状的导体;光纤;所述光纤的外部包覆有被覆层;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紧贴包覆在所述导体和所述光纤的外部,且所述导体和所述光纤并排布设,所述外护套的材料为聚氯乙烯、氟树脂或低烟无卤,所述外护套的横断面为直角矩形或圆角矩形,所述外护套上设置有开剥结构,所述开剥结构用于剥开所述外护套,所述开剥结构包括V型槽,所述V型槽的中心线贯穿所述光纤的中心;所述导体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导体与其周围的外护套形成正极电缆,所述第二导体与其周围的外护套形成负极电缆;所述光纤设置在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之间,所述光纤与其周围的外护套形成光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的体积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
×
10
12
Ω〃m,介电强度大于或等于20MV/m,耐温范围为70℃~2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具有一个,所述外护套的靠近所述被覆层的位置处设置有所述V型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具有多个,每一个所述光纤的外部均包覆有所述被覆层,多个所述被覆层的靠近所述第一导体的所述被覆层为首端被覆层,多个所述被覆层的靠近所述第二导体的所述被覆层为末端被覆层,所述外护套的靠近所述首端被覆层的位置处设置有所述两个V型槽,所述外护套的靠近所述末端被覆层的位置处设置有所述两个V型槽。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V型槽包括:开剥缺口,所述开剥缺口开设在所述外护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星王波祁彪张琦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