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用长筒变截面铝合金锻件闭式镦挤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2180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锻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空用长筒变截面铝合金锻件闭式镦挤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坯料进行加热保温;根据坯料的高径比或高宽比,确定坯料上下端面棱角的铆镦量;先依次对上下端面棱角按照铆镦量铆镦,再以10~15mm/s的慢速压下至目标高度H,得到预制坯料;将预制坯料加热后放至闭式模具;闭式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的分模面中心设置有用于冲盲孔的凸台;下模的型腔从上向下分为三部分;控制上模下压预制坯料,使预制坯料的金属进入大截面型腔、具有拔模斜度的圆柱型腔、定位的圆柱型腔,同时使凸台在预制坯料上端面冲出盲孔,将预制坯料的金属进一步的进入大截面型腔,直到整个型腔充满金属,完成锻件成型。成型。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用长筒变截面铝合金锻件闭式镦挤的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锻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空用长筒变截面铝合金锻件闭式镦挤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铝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比刚度高等一系列优点,在航天、航空、汽车、船舶、交通运输、兵器、电讯等行业备受青睐,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航空飞机锻件除少数高温部件使用高温合金和钛合金外,其余绝大部分已铝化。随着轻量化、大型整体化趋势的发展,长筒变截面铝合金锻件用量不断增加,省去原来焊接来拼接锻件的工序。
[0003]目前,传统对长筒变截面铝合金锻件成形,采用自由锻N火(N为次数):镦粗、拔长以及胎模局部镦粗的方法,如附图1

1和图1

2所示。这种方法对于两个截面尺寸比<1.5(大截面/小截面)适用,但对于截面尺寸比≥1.6(大截面/小截面)以上的,就有很大缺陷,具体有:锻造制坯时操作困难,易折叠夹伤,详见图2

1和2

2所示,因此投料所需余量较大;在保证终锻温度前提下,所用锻造火次相应较多,导致材料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也低,并且成型、理化强度也不理想。
[0004]因此,对于长筒变截面铝合金锻件成形,迫切需要新的技术方案来锻造此类锻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闭式镦挤的方法,解决锻件长筒变截面铝合金锻件难成形及强度低的问题,提高材料利用率及生产效率。
[0006]技术方案:
[0007]一种航空用长筒变截面铝合金锻件闭式镦挤的方法,包括:
[0008]将坯料进行加热保温;
[0009]根据坯料的高径比或高宽比,确定坯料上下端面棱角的铆镦量;
[0010]先依次对上下端面棱角按照铆镦量铆镦,再以10~15mm/s的慢速压下至目标高度H,得到预制坯料,所用火次为1~2火;
[0011]将预制坯料加热后放至闭式模具;闭式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的分模面中心设置有用于冲盲孔的凸台;下模的型腔从上向下分为三部分,大截面型腔、具有拔模斜度的圆柱型腔、用于定位的圆柱型腔;
[0012]控制上模下压预制坯料,使预制坯料的金属进入大截面型腔、具有拔模斜度的圆柱型腔、定位的圆柱型腔,同时使凸台在预制坯料上端面冲出盲孔,将预制坯料的金属进一步的进入大截面型腔,直到整个型腔充满金属,完成锻件成型。
[0013]根据坯料的高径比或高宽比,确定坯料上下端面棱角的铆镦量,包括:
[0014]①
当高径比或高宽比≥5时,铆镦量60~70mm;
[0015]②
当2.5≥高径比或高宽比≤4时,铆镦量40~50mm;
[0016]③
当1.6≥高径比或高宽比<2.5时,铆镦量30~40mm。
[0017]坯料的加热温度设定范围为420℃~480℃;坯料的保温时间系数范围为1.0mm/s~2.0mm/s。
[0018]拔模斜度的选取范围为1
°
~1.5
°

[0019]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0]根据预制坯料和锻件的高度差

H确定上模的压下速度。
[0021]模锻完温度350~390℃。
[0022]一种航空用长筒变截面铝合金锻件闭式镦挤的装置,包括:
[0023]加热保温模块,用于将坯料进行加热保温;
[0024]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坯料的高径比或高宽比,确定坯料上下端面棱角的铆镦量;
[0025]铆镦模块,用于先依次对上下端面棱角按照铆镦量铆镦,再以10~15mm/s的慢速压下至目标高度H,得到预制坯料,所用火次为1~2火;
[0026]模锻模块,用于将预制坯料加热后放至闭式模具;闭式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的分模面中心设置有用于冲盲孔的凸台;下模的型腔从上向下分为三部分,大截面型腔、具有拔模斜度的圆柱型腔、用于定位的圆柱型腔;控制上模下压预制坯料,使预制坯料的金属进入大截面型腔、具有拔模斜度的圆柱型腔、定位的圆柱型腔,同时使凸台在预制坯料上端面冲出盲孔,将预制坯料的金属进一步的进入大截面型腔,直到整个型腔充满金属,完成锻件成型。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坯料处于三向压应力状态,提高了金属的塑性,细化组织减少各向异性,利于变形更均匀;2.省去了毛边材料的消耗和毛边的变形功;3.锻件纤维组织按外形轮廓连续分布,流线沿着锻件轮廓分布,提高长筒变截面铝合金锻件的力学性能和抗应力腐蚀性能。
附图说明
[0028]图1

1为传统对长筒变截面铝合金锻件的镦粗变形工序的示意图;
[0029]图1

2为传统对长筒变截面铝合金锻件成形示意图;
[0030]图2

1为传统对长筒变截面铝合金锻件成形折叠夹伤图;
[0031]图2

2为传统对长筒变截面铝合金锻件成形折叠夹伤图;
[0032]图3为航空用长筒变截面铝合金锻件的铆镦变形工序示意图。
[0033]图4为下模的示意图。
[0034]图5为航空用长筒变截面铝合金锻件闭式模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航空用长筒变截面铝合金锻件闭式镦挤的方法,所述方法又叫无毛边锻造。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内容:
[0036]步骤一下料工序:
[0037]按工艺规格尺寸要求,进行切取坯料。
[0038]具体的,严格控制工艺规格,所述工艺规格为直径
×
长度或者长
×

×
高,规格小时锻件轮廓充不满,不能满足用户尺寸要求;规格过大,不仅浪费原材料还会导致闭式镦挤模具因填充过满导致过早报废。
[0039]步骤二预备加热工序:
[0040]将坯料按设定的温度和保温时间进行加热。
[0041]具体的,加热设备采用精度不大于
±
10℃的电阻带炉,加热温度设定范围为420℃~480℃,所述温度范围根据铝合金不同合金系列2XXX

7XXX具体设定,保温时间系数按1.0mm/s~2.0mm/s执行。
[0042]步骤三镦粗变形工序(如图3所示):
[0043]在自由锻压机或快锻机上镦粗变形,进行预制坯。
[0044]根据高径比/高宽比范围,确定坯料上下端面棱角的铆镦范围30~70mm,再慢速10~15mm/s压下至目标高度H,所用火次为1~2火。
[0045]步骤四闭式镦挤工序:
[0046]将镦粗后的坯料,加热后放至闭式模具的下模(图4)中,用快锻机设定参数速度、吨位进行变形,获得锻件流线完整的纤维组织轮廓;后续机加、理化:加工锻件至目标尺寸,解剖件组织、性能进行检测。
[0047]加热温度所设同镦粗工序,模具(如图5所示)因小截面过长,垂直方向拔模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用长筒变截面铝合金锻件闭式镦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坯料进行加热保温;根据坯料的高径比或高宽比,确定坯料上下端面棱角的铆镦量;先依次对上下端面棱角按照铆镦量铆镦,再以10~15mm/s的慢速压下至目标高度H,得到预制坯料,所用火次为1~2火;将预制坯料加热后放至闭式模具;闭式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的分模面中心设置有用于冲盲孔的凸台;下模的型腔从上向下分为三部分,大截面型腔、具有拔模斜度的圆柱型腔、用于定位的圆柱型腔;控制上模下压预制坯料,使预制坯料的金属进入大截面型腔、具有拔模斜度的圆柱型腔、定位的圆柱型腔,同时使凸台在预制坯料上端面冲出盲孔,将预制坯料的金属进一步的进入大截面型腔,直到整个型腔充满金属,完成锻件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坯料的高径比或高宽比,确定坯料上下端面棱角的铆镦量,包括:

当高径比或高宽比≥5时,铆镦量60~70mm;

当2.5≥高径比或高宽比≤4时,铆镦量40~50mm;

当1.6≥高径比或高宽比<2.5时,铆镦量30~4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坯料的加热温度设定范围为420℃~480℃;坯料的保温时间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超平赵磊田淼杨澜邓卫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