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212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注塑用模具,包括下封板、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的内侧壁开设有弯曲设置的冷却液通道,且冷却液通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冷却液通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回液管,且下封板的上侧壁设置有用于对冷却液进行循环的循环机构,所述下模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下模以及上模内部杂质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该种注塑用模具,能够利用冷却液对下模进行冷却,从而提高注塑的效率,同时,能够在上模进行移动时,对冷却液通道内的冷却液进行循环,从而使得冷却效果更好、冷却效率更高,并且,能够在合模前,利用上模的移动,对下模和上模内的杂质进行自动清扫和吹气处理,保证注塑的质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用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为注塑用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0003]然而,现有的注塑用模具在使用时,在注塑完成后,靠自然冷却固化的时间较长,影响注塑的效率,并且,在注塑前,上模和下模进行合模前,上模和下模内容易掉入或残留有杂质,从而会影响注塑的质量。
[0004]因此亟需注塑用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注塑用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注塑用模具在使用时,在注塑完成后,靠自然冷却固化的时间较长,影响注塑的效率,并且,在注塑前,上模和下模进行合模前,上模和下模内容易掉入或残留有杂质,从而会影响注塑的质量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注塑用模具,包括下封板、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的内侧壁开设有弯曲设置的冷却液通道,且冷却液通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冷却液通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回液管,且下封板的上侧壁设置有用于对冷却液进行循环的循环机构,所述下模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下模以及上模内部杂质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下封板上侧壁的冷却箱,且回液管的另一端固定插设在冷却箱内,所述冷却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L形设置的供液管,且供液管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阀,所述供液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管,且第一固定管的上端与进液管的下端固定,所述进液管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阀,且第一固定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二固定管内滑动连接有活塞,且活塞的移动通过第一推动组件进行推动。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推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塞一端的推动杆,且推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凸块,且下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圆盘,且圆盘的周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凸条,所述转轴的转动通过驱动组件进行驱动,且移动块通过第一复位组件与第一固定管的侧壁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套设在转轴侧壁的齿轮,且上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L形设置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齿条,且齿条与齿轮啮合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复位组件包括插设在移动块侧壁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T形导杆,且第一T形导杆的一端与第一固定管的侧壁固定,所述第一T形导杆的侧壁固定套设有固定环,且第一T形导杆的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
[0011]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中空设置的移动罩,且移动罩通过第二复位组件与上模的侧壁连接,所述移动罩的上下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刷毛,且移动罩的上下侧壁均开设有多个阵列设置的吹气孔,所述下模的侧壁设置有用于驱动吹气孔进行吹气的供气组件,且移动罩的移动通过第二推动组件进行推动。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复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下模侧壁的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侧壁插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T形导杆,所述第二T形导杆的一端与移动罩的侧壁固定,且第二T形导杆的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
[0013]优选的,所述供气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下模侧壁的第二连接板,且第二连接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带阀乳胶球,且带阀乳胶球和移动罩之间固定连接有软管。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推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移动罩侧壁的推动板,且推动板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上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且第三连接板的侧壁通过第二复位组件连接有推动销,且推动销在第一斜面以及第二斜面上滑动。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复位组件包括插设在第三连接板侧壁的第三T形导杆,且第三T形导杆的一端与推动销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三T形导杆的侧壁套设有第三弹簧。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该种注塑用模具,通过设置循环机构和清理机构等,能够利用冷却液对下模进行冷却,从而提高注塑的效率,同时,能够在上模进行移动时,对冷却液通道内的冷却液进行循环,从而使得冷却效果更好、冷却效率更高,并且,能够在合模前,利用上模的移动,对下模和上模内的杂质进行自动清扫和吹气处理,保证注塑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下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图3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图5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下封板;201、冷却箱;202、供液管;203、第一单向阀;204、第一固定管;205、第二单向阀;206、第二固定管;207、活塞;301、推动杆;302、移动块;303、凸块;304、支撑板;305、转轴;306、圆盘;307、凸条;401、第一T形导杆;402、固定环;403、第一弹簧;501、第一连接板;502、齿条;503、齿轮;601、固定板;602、第二T形导杆;603、第二弹簧;701、移动罩;702、吹气孔;703、刷毛;801、第二连接板;802、弧形板;803、带阀乳胶球;804、软管;901、推动板;902、第一斜面;903、第二斜面;904、第三连接板;905、推动销;10、下模;11、上模;
12、冷却液通道;13、进液管;14、回液管;1501、第三T形导杆;1502、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

图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注塑用模具,包括下封板1、下模10和上模11,下模10的内侧壁开设有弯曲设置的冷却液通道12,且冷却液通道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13,冷却液通道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回液管14,且下封板1的上侧壁设置有用于对冷却液进行循环的循环机构,下模10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下模10以及上模11内部杂质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能够利用冷却液对下模10进行冷却,从而提高注塑的效率,同时,能够在上模11进行移动时,对冷却液通道12内的冷却液进行循环,从而使得冷却效果更好、冷却效率更高,并且,能够在合模前,利用上模11的移动,对下模10和上模11内的杂质进行自动清扫和吹气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注塑用模具,包括下封板(1)、下模(10)和上模(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0)的内侧壁开设有弯曲设置的冷却液通道(12),且冷却液通道(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13),所述冷却液通道(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回液管(14),且下封板(1)的上侧壁设置有用于对冷却液进行循环的循环机构,所述下模(10)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下模(10)以及上模(11)内部杂质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下封板(1)上侧壁的冷却箱(201),且回液管(14)的另一端固定插设在冷却箱(201)内,所述冷却箱(2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L形设置的供液管(202),且供液管(202)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阀(203),所述供液管(2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管(204),且第一固定管(204)的上端与进液管(13)的下端固定,所述进液管(13)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阀(205),且第一固定管(20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管(206),所述第二固定管(206)内滑动连接有活塞(207),且活塞(207)的移动通过第一推动组件进行推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塞(207)一端的推动杆(301),且推动杆(3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302),所述移动块(30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凸块(303),且下模(10)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04),所述支撑板(304)的侧壁通过转轴(305)转动连接有圆盘(306),且圆盘(306)的周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凸条(307),所述转轴(305)的转动通过驱动组件进行驱动,且移动块(302)通过第一复位组件与第一固定管(204)的侧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套设在转轴(305)侧壁的齿轮(503),且上模(1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L形设置的第一连接板(501),所述第一连接板(501)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齿条(502),且齿条(502)与齿轮(503)啮合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组件包括插设在移动块(302)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招英罗华袁先祥肖文杰冯迎凤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一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