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绕线模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1628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绕线机模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绕线模头,包括外模,外模处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嵌设有内模,内模处设有固定槽和两护模,两护模分别铰接设于固定槽的槽口的相对的两侧,护模包括模块本体,模块本体处设有一开口朝向固定槽方向设置的装配槽,通过装配槽将外部待绕线的工件的某极位的绕线块进行卡接固定,模块本体背向装配槽的一侧设有防刮面,防刮面包覆于模块本体背向装配槽的一侧;通过在内模处设置两护模,在对工件进行固定时通过护模对工件的绕线块进行包裹固定,同时也对固定槽的槽口进行包裹,使得防刮面朝向相邻的极位的绕线块,在通过模头对工件进行固定的同时有效避免在绕线过程中对金属线的漆皮的刮伤。皮的刮伤。皮的刮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绕线模头


[0001]本技术涉及绕线机模头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绕线模头。

技术介绍

[0002]绕线机是一种用于将金属线(多数情况下为铜线)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一般工件为了让金属线更好的缠绕,一般在一个工件上会形成多个不同的极位的绕线块,操作人员再根据工件的用途使用绕线机为工件处的位于不同的极位的绕线块进行绕线,相邻两个极位的绕线块之间存在入线空间,在绕线时需要根据需求依次对不同极位的绕线块进行绕线,为了提高工件在绕线时的稳定性,需要通过绕线模头对待绕线的极位处的绕线块进行暂时固定,这时通常采用模头对其进行暂时固定,现有的模头一般通过在一端开设卡槽的方式对工件的某一极位的绕线块进行暂时固定,如此设置在卡槽的外侧会留存模头自带的边角,边角会对工件的相邻两个极位的绕线块之间的入线空间进行挤压,导致入线空间减少,同时由于模头在挖设卡槽后会形成较为锋利的边角,在对工件绕线时金属线容易与边角摩擦造成漆皮划破而露出金属丝导致短路,会较大的降低工件生产的合格率,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绕线模头,旨在提供一种入线空间大且不会划伤金属线漆皮的模头。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绕线模头,包括外模,外模处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嵌设有内模,内模处设有固定槽和两护模,两护模分别铰接设于固定槽的槽口的相对的两侧,护模包括模块本体,模块本体处设有一开口朝向固定槽方向设置的装配槽,通过装配槽将外部待绕线的工件的某极位的绕线块进行卡接固定,模块本体背向装配槽的一侧设有防刮面,防刮面包覆于模块本体背向装配槽的一侧。
[0005]具体地,所述模块本体背向所述装配槽的一侧设有一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的避位部,所述防刮面设于避位部处。
[0006]具体地,所述固定槽内设有可活动辅助定位内芯和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设于辅助定位内芯的下方,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槽的槽底相抵,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辅助定位内芯的下表面相抵,所述护模与辅助定位内芯传动连接,在对工件的某极位的绕线块进行固定的过程中由辅助定位内芯对工件进行承托同时受到来自工件的推力向所述固定槽内部移动并对复位弹簧进行压缩且在辅助定位内芯移动的过程中对护模进行拉动使得护模向内闭合与该绕线块卡接固定;在对工件的某极位的绕线块进行松开的过程中撤销来着工件的推力后由复位弹簧对辅助定位内芯形成反推力护模受到来自辅助定位内芯的反推力向外打开同时带动辅助定位内芯由固定槽内向固定槽的槽口方向移动并对工件进行松开。
[0007]具体地,所述辅助定位内芯的外侧设有导向条,所述固定槽的内壁设有与导向条相对应的导向槽。
[0008]具体地,所述辅助定位内芯靠近两所述护模的两侧均设有向护模方向延伸的防护块,防护块呈弧形状。
[0009]具体地,所述护模还包括L型连接块,L型连接块处设有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所述固定槽处设有与第一铰接孔相配合的第三铰接孔,护模通过外部枢接轴依次穿过第三铰接孔和第一铰接孔与所述内模铰接,所述辅助定位内芯的靠近固定槽的一侧设有与L型连接块对应的连接槽,连接槽内设有与第二铰接孔相配合的第四铰接孔;护模通过外部枢接轴一次穿过第四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与辅助定位内芯连接。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内模处设置两护模,在对工件进行固定时通过护模对工件的绕线块进行包裹固定,同时也对固定槽的槽口进行包裹,使得防刮面朝向相邻的极位的绕线块,在通过模头对工件进行固定的同时有效避免在绕线过程中对金属线的漆皮的刮伤。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护模的闭合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护模的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与工件的卡接状态示意图之一。
[0014]图4为本技术与工件处于卡接状态示意图之二。
[0015]图5为本技术与工件处于未卡接状态示意图之一。
[0016]图6为本技术与工件处于未卡接状态示意图之二。
[0017]图7为本技术的拆解结构状态示意图。
[0018]图8为本技术的护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9为本技术的护模的左视图。
[0020]图10为本技术的辅助定位内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1]图11为本技术的辅助定位内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2]图12为本技术的护模与辅助定位内芯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包括:10.外模;11.容纳槽;20.内模;21.固定槽;22.导向槽;23.第三铰接孔;30.护模;31.模块本体;32.装配槽;33.防刮面;34.避位部;35.L型连接块;36.第一铰接孔;37.第二铰接孔;38.复位弹簧;40.辅助定位内芯;41.导向条;42.防护块;43.连接槽;44.第四铰接孔;50.工件;60.入线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6]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如图1至12所示,一种新型绕线模头,包括外模10,外模10处设有容纳槽11,容纳槽11内嵌设有内模20,内模20处设有固定槽21和两护模30,两护模30分别铰接设于固定槽21的槽口的相对的两侧,护模30包括模块本体31,模块本体31处设有一开口朝向固定槽21方向设置的装配槽32,通过装配槽32将外部待绕线的工件50的某极位的绕线块进行卡接固定,模块本体31背向装配槽32的一侧设有防刮面33,防刮面33包覆于模块本体31背向装配槽32的一侧。在对工件50进行绕线时,先将待绕线的工件50的绕线块想固定槽21内移动,再通过设于固定槽21左右两侧的护模30对绕线块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绕线模头,包括外模,外模处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嵌设有内模,其特征在于:内模处设有固定槽和两护模,两护模分别铰接设于固定槽的槽口的相对的两侧,护模包括模块本体,模块本体处设有一开口朝向固定槽方向设置的装配槽,通过装配槽将外部待绕线的工件的某极位的绕线块进行卡接固定,模块本体背向装配槽的一侧设有防刮面,防刮面包覆于模块本体背向装配槽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绕线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本体背向所述装配槽的一侧设有一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的避位部,所述防刮面设于避位部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绕线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内设有可活动辅助定位内芯和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设于辅助定位内芯的下方,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槽的槽底相抵,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辅助定位内芯的下表面相抵,所述护模与辅助定位内芯传动连接,在对工件的某极位的绕线块进行固定的过程中由辅助定位内芯对工件进行承托同时受到来自工件的推力向所述固定槽内部移动并对复位弹簧进行压缩且在辅助定位内芯移动的过程中对护模进行拉动使得护模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华林颜安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奇为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