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1158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

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有机

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等优点,在大规模储能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传统的钠离子电池采用液态电解质,具有易燃易爆等安全隐患,因此发展高安全性能的固态电池成为下一代钠离子电池的研究重点。
[0003]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主要包括无机固态电解质和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可有效抑制钠枝晶生长并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其中,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具有加工性能好、对钠稳定性高等优点,但其离子电导率普遍较低;无机固态电解质具有高离子导电率、宽电化学窗口,但其机械性能较差。而有机

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可兼顾加工性能、机械性能、离子导电率和电化学稳定性,进而使得固态钠离子电解质的综合性能得到有效提升;如专利CN108232293A将锂盐、锂快离子导体和丙烯酸酯材料混合得到有机

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该复合电解质用于固态锂电池具有较低的阻抗和较高的容量发挥。专利CN201910284401.7专利技术芳纶纳米纤维/聚合物基体/锂(钠)盐复合固态电解质,可用于锂/钠离子电池。
[0004]目前无机钠离子固态电解质主要有Al2O3、NASICON材料、硫化物、二氧化硅等,但上述材料或采用高温固相合成,工艺成本较高,或在室温下具有较低的离子电导率,进而影响复合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因此,有必要采用提供一种新型的有机

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有机

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解决现有技术有机

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中采用的无机钠离子固态电解质材料成本较高,所得电解质离子电导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有机

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
[0007]原料包括聚合物单体、钠盐、交联剂、增塑剂以及麦烃硅钠石,其中,聚合物单体和钠盐中Na
+
的摩尔比为(8~20):1,交联剂用量为聚合物单体质量的1~10%,增塑剂用量为聚合物单体质量的10~20%;麦烃硅钠石的用量为聚合物单体、钠盐、交联剂和增塑剂总质量的1~10%。
[0008]进一步地,聚合物单体为氧化乙烯。
[0009]进一步地,钠盐为NaClO4、NaPF6、NaClO3、三氟甲基磺酸钠、双氟磺酰亚胺钠或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钠。
[0010]进一步地,交联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氯乙烯或聚苯胺;增塑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N,N-二甲基甲酰胺、聚乙二醇或丁二腈。
[0011]进一步地,麦烃硅钠石采用水热法合成。
[0012]如上有机

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0013]将聚合物单体和钠盐溶解于溶剂中,再加入交联剂、增塑剂和麦烃硅钠石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进行浇筑并烘干得到有机

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
[0014]进一步地,溶剂为水或乙腈。
[0015]进一步地,混合溶液浇筑在刚性支撑材料上,所述刚性支撑材料采用聚四氟乙烯、聚乙烯、玻璃或多孔ZrO2布。
[0016]进一步地,烘干温度为75~85℃。
[0017]如上有机

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在固态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9]本专利技术有机

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由聚合物和层状麦烃硅钠石复合而成,其厚度为10

200微米,25℃离子电导率可达2.2~2.42
×
10
‑3S/cm,电化学窗口大于4.6V。它不仅具有聚合物电解质的柔韧性以及易加工性,而且具有无机电解质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宽的电化学窗口,因此在全电池中表现出良好的界面稳定性和动力学性能。而且层状麦烃硅钠石具有较高的刚度,因此在固态钠离子电池中进行应用,能够抑制钠枝晶对聚合物电解质的刺穿,避免电池短路,从而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水热合成的麦羟硅钠石的XRD图谱;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水热合成的麦羟硅钠石的SEM照片;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得到的PEO/硅钠石复合电解质的照片;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得到的PEO/硅钠石复合电解质的弯折照片;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对比例1得到的PEO/硅钠石复合电解质的对称电池循环曲线;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对比例2中PEO/硅钠石和PEO/SiO2复合电解质组装的普鲁士蓝/钠金属电池在0.2C电流下的充放电曲线(1C=170mA/g);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对比例2中PEO/硅钠石和PEO/SiO2复合电解质组装的普鲁士蓝/钠金属电池在2C电流下的充放电曲线(1C=170mA/g)。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8]本专利技术有机

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S1:采用水热法合成麦烃硅钠石。
[0030]S2:将氧化乙烯(EO)材料和钠盐溶解于溶剂中,得到溶液A。
[0031]其中钠盐优选为NaClO4、NaPF6、NaClO3、三氟甲基磺酸钠(NaTf)、双(氟磺酰)亚胺钠(NaFSI)、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钠(NaTFSI)等;溶剂为水或乙腈等。其中EO和Na
+
的摩尔比优选为8:1~20:1。
[0032]S3:在上述溶液A中加入交联剂和增塑剂,搅拌均匀,得到溶液B。
[0033]其中交联剂优选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氯乙烯(PVC)、聚苯胺(PANI)等;增塑剂优选为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N,N-二甲基甲酰胺(DMF)、聚乙二醇(PEG)、丁二腈等。其中交联剂在EO中的质量比例优选为1~10%;增塑剂在EO中的质量比例优选为10~20%。
[0034]S4:向上述溶液B中加入麦烃硅钠石(Na2Si
14
O
29
),其在固态电解质原料中的质量比例为1~10%,超声或搅拌使之分散均匀,得到溶液C。其中,固态电解质原料是指EO、钠盐、交联剂和增塑剂,即麦烃硅钠石的质量占上述四种原料总质量的1~10%。
[0035]S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

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聚合物单体、钠盐、交联剂、增塑剂以及麦烃硅钠石,其中,聚合物单体和钠盐中Na
+
的摩尔比为(8~20):1,交联剂用量为聚合物单体质量的1~10%,增塑剂用量为聚合物单体质量的10~20%;麦烃硅钠石的用量为聚合物单体、钠盐、交联剂和增塑剂总质量的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

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聚合物单体为氧化乙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

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钠盐为NaClO4、NaPF6、NaClO3、三氟甲基磺酸钠、双氟磺酰亚胺钠或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

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交联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氯乙烯或聚苯胺;增塑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N,N-二甲基甲酰胺、聚乙二醇或丁二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

无机复合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敏刘长来夏诗忠汤菲聂斌斌陈念
申请(专利权)人:骆驼集团武汉光谷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