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尾部支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28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2
一种适用于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尾部支撑板,涉及熔盐换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为了现有的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尾部支撑板的设计形式不利于熔盐的充分换热,导致熔盐凝结,不利于排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适用于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尾部支撑板径向安装在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壳体内部,尾部支撑板为圆形板,其上开有若干个换热管支撑孔Ⅰ和两个通流口Ⅰ;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中的U型换热管束插在尾部支撑板的换热管支撑孔Ⅰ中;所述的两个通流口Ⅰ呈中心对称布置,其中一个通流口Ⅰ与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中的熔盐上层换热区相通,另一个通流口Ⅰ与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中的熔盐下层换热区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熔盐的的扰流。的的扰流。的的扰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尾部支撑板


[0001]本技术涉及熔盐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尾部支撑板。

技术介绍

[0002]熔盐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储能、工业供汽等领域,其中管壳式U型管熔盐换热器较为常见,熔盐做为工质在壳侧流动,在折流板的扰动下,与管内流体进行间壁换热,U型管的尾部支撑通常采用全支撑的封闭圆板,熔盐与U型管尾部弯曲段换热不够充分,易造成熔盐凝结,不利于排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尾部支撑板的设计形式不利于熔盐的充分换热,导致熔盐凝结,不利于排盐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适用于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尾部支撑板。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尾部支撑板,所述的尾部支撑板径向安装在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壳体内部,所述的尾部支撑板为圆形板,其上开有若干个换热管支撑孔Ⅰ和两个通流口Ⅰ;所述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中的U型换热管束插在尾部支撑板的换热管支撑孔Ⅰ中;所述的两个通流口Ⅰ呈中心对称布置,其中一个通流口Ⅰ与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中的熔盐上层换热区相通,另一个通流口Ⅰ与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中的熔盐下层换热区相通。
[0005]进一步的,所述的通流口Ⅰ是沿着尾部支撑板的一端端部切割出来的槽口。
[0006]进一步的,与熔盐上层换热区相通的通流口Ⅰ处于尾部支撑板的左上角,与熔盐下层换热区相通的通流口Ⅰ处于尾部支撑板的右下角。
[0007]进一步的,所述尾部支撑板的底部开有一个排盐槽Ⅰ。
[0008]一种适用于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尾部支撑板,所述的尾部支撑板径向安装在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壳体内部,所述的尾部支撑板为圆形板,其中间位置开有通流口Ⅱ,所述的通流口Ⅱ被纵向隔板分隔成上通流口Ⅰ和下通流口Ⅰ,所述的上通流口Ⅰ与熔盐上层换热区相通,下通流口Ⅰ与熔盐下层换热区相通;在通流口Ⅱ的周围开有若干个换热管支撑孔Ⅱ,所述的U型换热管束的管插在尾部支撑板的换热管支撑孔Ⅱ中。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通流口Ⅱ为长方形,且长方形的通流口Ⅱ横向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尾部支撑板的底部开有排盐槽Ⅱ。
[0011]一种适用于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尾部支撑板,所述的尾部支撑板径向安装在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壳体内部,所述的尾部支撑板为圆形板,尾部支撑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开有一个通流口Ⅲ,左右两端的通流口Ⅲ分别被纵向隔板分隔成上通流口Ⅱ和下通流口Ⅱ,两个上通流口Ⅱ分别与熔盐上层换热区相通,两个下通流口Ⅱ分别与熔盐下层换热区相通;在尾部支撑板上除了通流口Ⅲ的位置处,其余部分开有若干个换热管支撑孔Ⅲ,所述
的U型换热管束的管插在尾部支撑板的换热管支撑孔Ⅲ中。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通流口Ⅲ为长方形,长方形的通流口Ⅲ纵向设置,且长方形的通流口Ⅲ是沿着尾部支撑板的一端端部开出的长方形槽口。
[0013]进一步的,所述尾部支撑板的底部开有排盐槽Ⅲ。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申请在尾部支撑板上开设通流孔,使得熔盐可以顺利流通到熔盐尾部换热区中,并与熔盐尾部换热区中的换热管束的弯曲部分进行充分换热,尾部支撑板不仅对换热管束具有支撑作用,还具有折流板的功能,可提升熔盐在换热器尾部的换热效果,防止熔盐在壳体底部的滞留,利于熔盐排出。
附图说明
[0016]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
[0017]图1为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实施例1中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主视剖面图;
[0019]图3为图2中A向视图;
[0020]图4为图2中B向视图;
[0021]图5为实施例2中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俯视图或者仰视图;
[0022]图6为实施例1中的尾部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实施例2中的尾部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实施例3中的尾部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01、熔盐中间换热区;102、熔盐尾部换热区;103、熔盐上层换热区;104、熔盐下层换热区;2、U型换热管束;3、管板;4、纵向隔板;5、折流板;501、折流板Ⅰ;502、折流板Ⅱ;6、换热工质入口;7、换热工质出口;8、熔盐入口;9、熔盐出口;12、尾部支撑板;1201、换热管支撑孔Ⅰ;1202、通流口Ⅰ;1203、排盐槽Ⅰ;1204、通流口Ⅱ;1205、换热管支撑孔Ⅱ;1206、排盐槽Ⅱ;1207、通流口Ⅲ;1208、换热管支撑孔Ⅲ;1209、排盐槽Ⅲ。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由于本申请的三种尾部支撑板均适用于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但是不同的尾部
支撑板适用于不同的折流板布置形式,故本申请列举三个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0030]实施例1,适用于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折流板的第一种布置形式:
[0031]参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6,本实施例中的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包括壳体1、多组U型换热管束2、管板3、纵向隔板4、多块折流板5、换热工质入口6、换热工质出口7、熔盐入口8、熔盐出口9和尾部支撑板12,所述的壳体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的管板3左侧为换热工质进出区,换热工质进出区为圆柱形腔体结构,管板3的右侧与壳体1的端口处焊接在一起,所述的尾部支撑板12径向安装在壳体1内,并将壳体1主要分隔成两个区域,分别为熔盐中间换热区101和熔盐尾部换热区102,即尾部支撑板12与管板3之间为熔盐中间换热区101,尾部支撑板12与壳体1尾部形成熔盐尾部换热区102;所述的多组U型换热管束2安装在壳体1的熔盐中间换热区101以及熔盐尾部换热区102内,并且通过多块折流板5和尾部支撑板12进行支撑;所述的U型换热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尾部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部支撑板径向安装在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壳体(1)内部,所述的尾部支撑板为圆形板,其上开有若干个换热管支撑孔Ⅰ(1201)和两个通流口Ⅰ(1202);所述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中的U型换热管束(2)插在尾部支撑板的换热管支撑孔Ⅰ(1201)中;所述的两个通流口Ⅰ(1202)呈中心对称布置,其中一个通流口Ⅰ(1202)与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中的熔盐上层换热区(103)相通,另一个通流口Ⅰ(1202)与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中的熔盐下层换热区(104)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尾部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流口Ⅰ(1202)是沿着尾部支撑板的一端端部切割出来的槽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尾部支撑板,其特征在于:与熔盐上层换热区(103)相通的通流口Ⅰ(1202)处于尾部支撑板的左上角,与熔盐下层换热区(104)相通的通流口Ⅰ(1202)处于尾部支撑板的右下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尾部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支撑板的底部开有一个排盐槽Ⅰ(1203)。5.一种适用于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尾部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部支撑板径向安装在U型管壳式熔盐换热器的壳体(1)内部,所述的尾部支撑板为圆形板,其中间位置开有通流口Ⅱ(1204),所述的通流口Ⅱ(1204)被纵向隔板(4)分隔成上通流口Ⅰ和下通流口Ⅰ,所述的上通流口Ⅰ与熔盐上层换热区(103)相通,下通流口Ⅰ与熔盐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日时魏培恒洪增元郝志鹏钟福春薛英喜李泽瑞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汽轮机厂辅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