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管式管壳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374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换热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管式管壳换热器,为了解决传统换热器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时,单位体积内换热面积较小,换热效率较低,换热成本高,工程面积大的问题,本方案壳体的前端通过前管板与前封头连接,高温工质进口设置在前封头的上端,前管板的中部与低温工质出口连通,壳体的后端通过后管板与后封头连接,高温工质出口设置在后封头的下端,后管板的中部与低温工质入口连通,前管板与后管板通过多个毛细换热管连接,圆环形折流板的外环紧贴壳体的内壁,多个毛细换热管均贯穿圆环形折流板,圆形折流板固定在中部的多个毛细换热管上,本方案采用毛细换热管可以提高换热器的单位体积换热面积。提高换热器的单位体积换热面积。提高换热器的单位体积换热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管式管壳换热器


[0001]本技术属于换热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管式管壳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流体是一种高密度气体,从物理性质上,它兼有气体和液体双重特性,即密度高于气体,接近液体;粘度与气体相似,扩散系数接近于气体,因而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传输性。近年来,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

CO2)作为工质的动力循环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优良特性对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产业,尤其是太阳能热发电和核能产业,具有颠覆性的意义,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随着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方式的兴起和超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的广泛应用,传统换热器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时存在诸多问题,如单位体积内换热面积较小、换热效率较低、换热成本高、工程面积大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专利的目的: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传统换热器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时,单位体积内换热面积较小,换热效率较低,换热成本高,工程面积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微管式管壳换热器。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管式管壳换热器,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管式管壳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低温工质出口(1)、前封头(2)、高温工质进口(3)、前管板(4)、壳体(5)、后管板(9)、后封头(10)、低温工质入口(11)、高温工质出口(12)、多个毛细换热管(6)、多个圆形折流板(7)和至少一个圆环形折流板(8);所述壳体(5)的前端通过前管板(4)与前封头(2)连接,高温工质进口(3)设置在前封头(2)的上端,且高温工质进口(3)与前封头(2)互相连通,低温工质出口(1)的一端与前管板(4)的中部连通,低温工质出口(1)的另一端从前封头(2)内部穿出,所述壳体(5)的后端通过后管板(9)与后封头(10)连接,高温工质出口(12)设置在后封头(10)的下端,且高温工质出口(12)与后封头(10)互相连通,低温工质入口(11)的一端与后管板(9)的中部连通,低温工质入口(11)的另一端从后封头(10)内部穿出,所述前管板(4)与后管板(9)通过多个毛细换热管(6)连接,多个圆环形折流板(8)设置在壳体(5)内,圆环形折流板(8)的外环紧贴壳体(5)的内壁,多个毛细换热管(6)均贯穿圆环形折流板(8),前管板(4)与圆环形折流板(8)之间、相邻两个圆环形折流板(8)之间以及圆环形折流板(8)与后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培恒田永兰赵云云洪增元付元钢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汽轮机厂辅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