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抽芯鞍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6124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热器抽芯鞍座结构,包括用于托举浮头式换热器内管束的托座,所述托座为半圆形结构,所述托座下表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下端固定连接有插板,所述插板安插在T型插槽,所述T型插槽开设在导轨板上表面并沿着导轨板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导轨板底部安装有用于调整导轨板高度的支撑件,所述导轨板一侧设有用于收集从管束内流出的水分的集水容器,所述集水容器上端为开口状,所述集水容器与支板固定连接,所述集水容器底部安装有与集水容器相通的排水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使对管束中流出的水分进行收集,有利于维持浮头式换热器周围环境的整洁性。洁性。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抽芯鞍座结构


[0001]本技术是一种换热器抽芯鞍座结构,属于浮头式换热器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浮头式换热器内的管束需要不定期的抽出清洗,管束在抽出过程的过程中,常利用鞍座对抽出中的管束进行支撑,使抽出管束的重量作用下鞍座上,达到省力的作用,因管束中会存在少量的水分,故管束末端脱离浮头式换热器后,残留在管束内的少量水分会流至浮头式换热器周围的地面上,导致浮头式换热器周围的地面脏乱差,因此需要一种可收集从管束中流出水分的换热器抽芯鞍座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器抽芯鞍座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对管束中流出的水分进行收集,有利于维持浮头式换热器周围环境的整洁性。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换热器抽芯鞍座结构,包括用于托举浮头式换热器内管束的托座,所述托座为半圆形结构,所述托座下表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下端固定连接有插板,所述插板安插在T型插槽,所述T型插槽开设在导轨板上表面并沿着导轨板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导轨板底部安装有用于调整导轨板高度的支撑件,所述导轨板一侧设有用于收集从管束内流出的水分的集水容器,所述集水容器上端为开口状,所述集水容器与支板固定连接,所述集水容器底部安装有与集水容器相通的排水阀。
[0005]进一步地,所述插板上表面一侧中部位置开设有竖向布置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用于限制插板与导轨板相对位置的限位螺丝。
[000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包括底座板,所述导轨板下侧设有与导轨板平行布置的底座板,所述底座板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竖向布置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活动端与导轨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板的两端均对称固定有两个与底座板平行布置的扩展板,所述扩展板下表面远离底座板的一侧安装有万向刹车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推杆缸体端固定连接有倾斜布置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另一端与底座板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导轨板下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盲孔,所述电动推杆活动端固定在盲孔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集水容器一侧面开设有竖向布置的条形口,所述条形口内镶嵌有透明板条。
[0010]进一步地,所述托座内表面均匀安装有多个牛眼珠,所述牛眼珠的滚珠部位与管束滚动接触。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1、将插板安插在导轨板上的T型插槽内,根据浮头式换热器内管束的位置沿着T型插槽调整插板的位置,使托座移动至相应管束的正下方,控制电动推杆伸长或收缩,此时托座的高度增加或降低,使托座移动至不同高度处的管束正下方,适用于对不同位置处的管束进行支撑。
[0013]2、托座调整至一根管束正下方后,拉动管束的一端,此时管束被托座支撑,管束的重量作用在托座上,随后托座受到的重量通过导轨板、电动推杆和底座板转移至地面,当管束的末端从浮头式换热器内移出时,管束末端处于集水容器正上方,进而从管束末端流出的水分流至集水容器内,实现集中收集从管束中流出的水分,防止管束中的残留水分随意流淌在浮头式换热器周围的地面上,有利于维持浮头式换热器周围环境的整洁性,在抽出管束时使管束前端被密封塞封堵,防止水分从管束的前端流出。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换热器抽芯鞍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换热器抽芯鞍座结构中插板的立体图;
[0018]图中:1

托座、2

支板、3

导轨板、4

电动推杆、5

加强杆、6

底座板、7

扩展板、8

万向刹车轮、9

排水阀、10

T型插槽、11

集水容器、12

牛眼珠、13

插板、14

限位螺丝、15

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抽芯鞍座结构,包括用于托举浮头式换热器内管束的托座1,其中托座1为半圆形结构,在托座1内表面均匀安装多个牛眼珠12,管束移动至托座1内时,牛眼珠12的滚珠部位与管束滚动接触,此时多个牛眼珠12实现对管束的托举,同时使管束与托座1之间为滚动接触,降低对管束表面的磨损。
[0021]参阅图1、图2和图3,在托座1下表面中部位置固定支板2,然后将支板2下端固定的插板13安插在导轨板3上表面开设的沿着导轨板3长度方向布置的T型插槽10内,完成托座1与导轨板3的插接,将限位螺丝14拧入插板13上表面一侧中部位置开设的竖向布置的螺纹孔15内,实现限位螺丝14与插板13的螺纹连接,插板13在T型插槽10内的位置调整完毕后,拧动限位螺丝14使限位螺丝14下端与T型插槽10内壁紧密接触,使插板13在T型插槽10内的位置被限制,在处于导轨板3下侧的与导轨板3平行布置的底座板6上表面对称固定两个竖向布置的电动推杆4,使两个电动推杆4活动端分别固定在导轨板3下表面对称开设的两个盲孔内,此时电动推杆4起到连接底座板6和导轨板3的作用,使电动推杆4缸体端固定的倾斜布置的加强杆5另一端与底座板6固定连接,在加强杆5的作用下,提高电动推杆4缸体端与底座板6连接的机械强度,因底座板6的两端均对称固定有两个与底座板6平行布置的扩展板7,此时扩展板7增加地面对底座板6的支撑范围,防止发生倾倒的情况,通过在扩展板7
下表面远离底座板6的一侧安装万向刹车轮8,便于移动底座板6的位置,将插板13安插在导轨板3上的T型插槽10内,根据浮头式换热器内管束的位置沿着T型插槽10调整插板13的位置,使托座1移动至相应管束的正下方,控制电动推杆4伸长或收缩,此时托座1的高度增加或降低,使托座1移动至不同高度处的管束正下方,实现根据管束的位置调整托座1的位置,适用于对不同位置处的管束进行支撑。
[0022]参阅图1,使处于导轨板3一侧的集水容器11与支板2固定连接,其中集水容器11上端为开口状,托座1调整至一根管束正下方后,拉动管束的一端,此时管束被托座1支撑,管束的重量作用在托座1上,随后托座1受到的重量通过导轨板3、电动推杆4和底座板6转移至地面,当管束的末端从浮头式换热器内移出时,管束末端处于集水容器11正上方,进而从管束末端流出的水分流至集水容器11内,实现集中收集从管束中流出的水分,防止管束中的残留水分随意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抽芯鞍座结构,包括用于托举浮头式换热器内管束的托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座(1)为半圆形结构,所述托座(1)下表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板(2),所述支板(2)下端固定连接有插板(13),所述插板(13)安插在T型插槽(10),所述T型插槽(10)开设在导轨板(3)上表面并沿着导轨板(3)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导轨板(3)底部安装有用于调整导轨板(3)高度的支撑件,所述导轨板(3)一侧设有用于收集从管束内流出的水分的集水容器(11),所述集水容器(11)上端为开口状,所述集水容器(11)与支板(2)固定连接,所述集水容器(11)底部安装有与集水容器(11)相通的排水阀(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抽芯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13)上表面一侧中部位置开设有竖向布置的螺纹孔(15),所述螺纹孔(15)内螺纹连接有用于限制插板(13)与导轨板(3)相对位置的限位螺丝(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抽芯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底座板(6),所述导轨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东兴锅炉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