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冷轧板钢带的焊接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取向硅钢极薄钢带的连续过程中冷轧板钢带的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冷轧板钢带的焊接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低铁损取向硅钢是国家推行电力工业行业节能减排政策不可缺少的一种关键软磁材料,代表了取向硅钢发展的总体趋势。为获得更低铁损的取向硅钢产品,各企业相继开发出冷轧板厚度为0.10~0.20mm的极薄产品。
[0003]目前生产取向硅钢极薄产品冷轧板的连续线通常使用电阻焊焊机进行前行钢带与后行钢带的衔接。常用的取向硅钢冷轧板电阻焊焊机,如图1所示,通过对上下焊轮或电极板施加一定电流使钢带在电流的作用下发热融化,通电的焊轮通过可移动支架由钢带的一侧移动至另外一侧,并通过碾压轮在焊缝未冷却时进行碾压形成最终焊缝。
[0004]电阻焊焊机原理是通电让上下钢带发热熔融,从而达到焊接的目的,其中发热量为
[0005]Q=x
·
I2Rt
[0006]式中:Q——发热量;
[0007]x——固定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冷轧板钢带的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于该系统内设有焊轮及与焊轮电连接的焊接控制器;所述焊轮由前后呈直线布设的主焊轮、副焊轮构成;所述焊接控制器由分别与主焊轮电连接的第一焊接控制器、与副焊轮电连接的第二焊接控制器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冷轧板钢带的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焊轮还设置为碾压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冷轧板钢带的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焊轮、副焊轮的焊接速度为10
‑
15mp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冷轧板钢带的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焊轮与副焊轮圆心间距设定为:L=C
×
(R+R'),其中,L:主焊轮与副焊轮圆心间距,单位:mm;C:固定系数,取值范围:1.1
‑
1.2;R:主焊轮直径,单位:mm;R':副焊轮直径,单位: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冷轧板钢带的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焊轮与副焊轮为一体设置、一体驱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冷轧板钢带的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焊轮的焊接电流为17
‑
20KA;所述副焊轮的焊接电流为主焊轮焊接电流的0.7
‑
1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冷轧板钢带的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焊轮的焊接压力为主焊轮焊接压力的1.5
‑
2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冷轧板钢带的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焊轮的直径为:R=(a
×
W)/π,其中,R:主焊轮直径,单位:mm;a:固定系数,取值范围介于0.4~0.7之间;W:为钢带宽度,单位: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冷轧板钢带的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焊轮的直径为:R
’
=b
×
R,其中,R
’
:副焊轮直径,单位:mm;R:主焊轮直径,单位:mm;b:固定系数,取值范围介于0.5~1.0之间。10.一种取向硅钢极薄冷轧板钢带的焊接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胜,章华兵,姜英财,李顺超,胡治宁,韩丹,崔光华,顾也乔,刘宝军,沈侃毅,韩卫国,周桂岭,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