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贯穿用的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773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贯穿用的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连接件本体上设有孔,孔内可拆卸的设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组件一和组件二,组件二与组件一的厚度比为0.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贯穿用的连接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件,尤其是涉及一种贯穿用的连接件,主要用于穿线、储物空间等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内饰上,座椅、车门、仪表盘等地方几乎均需要穿线,也需要储物空间,如果直接留置孔洞的话,不穿线的时候会对其外观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连接件,其具有可拆卸式连接组件,不需要穿线时外观形状上不存在孔洞,需要穿线时通过较轻的力即可去除连接组件,露出连接件中的孔洞,实现其功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此类连接件,其可拆卸的连接组件在结构上几乎均为厚度均匀设置,该设置使得连接组件在拆卸方便与便于成型的功能上不可兼得,导致连接件的整体性能下降。
[0003]有基于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贯穿用的连接件,其中部的孔内连接组件通过组件一和组件二组成,且组件一和组件二的厚度不同,既有利于生产时的成型,也方便使用时的拆卸。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贯穿用的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所述连接件本体上设有孔,所述孔内可拆卸的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组件一和组件二,所述组件二与组件一的厚度比为0.05

1.5:1,且组件二与组件一的厚度比不等于1,所述组件一与连接件本体的厚度比为0.25

0.75:1。
[0007]所述组件二的厚度为0.05

0.4mm
[0008]一种贯穿用的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所述连接件本体上设有孔,所述孔内可拆卸的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结构相同的组件一和组件二,所述组件一和组件二为锥形。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本技术贯穿用的连接件,其连接件本体的孔内可拆卸的设置连接组件,连接组件采用两种方案,既可以是相互连接且厚度不同的组件一和组件二,也可以是结构相同的组件一和组件二,且组件一和组件二为锥形,也就是说,该连接组件的厚度并非是均匀设置,其较厚的部分有利于生产时的成型,较薄的部分方便使用时的拆卸。本技术结构简单、外形美观,且生产方便,成本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实施例1应用时的示意图;
[0013]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为连接件本体、2为孔、3为组件一、4为组件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1贯穿用的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1,连接件本体1上设有孔2,孔2内可拆卸的设有连接组件。
[0019]本实施例1中的连接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组件一3和组件二4,组件二4与组件一3的厚度比为0.05

0.99:1,组件一与连接件本体的厚度比为0.25

0.75:1。
[0020]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1中,组件一3和组件二4的厚度及其比例见下表1
[0021]表1
[0022][0023]由上表1可知,在该实施例1中,组件一3的厚度大于组件二4的厚度,需要使用孔2时,用力戳组件二4即可形成图2所示的连接件,由于组件一3较厚,有利于生产时的成型。
[0024]实施例2
[0025]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2中,组件二4与组件一3的厚度比为1.01

1.5:1,
[0026]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2中,组件一3和组件二4的厚度及其比例见下表2
[0027]表2
[0028][0029]由上表2可知,在该实施例2中,组件一3的厚度小于组件二4的厚度,需要使用孔2时,用力戳组件一3即可,由于组件二4较厚,有利于生产时的成型。本实施例2中的其它结构及其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作赘述。
[0030]实施例3
[0031]本实施例3中,连接组件包括结构相同的组件一3和组件二4,组件一3和组件二4可以均为锥形,如图4所示。需要使用孔2时,用力戳组件一3和组件4的薄壁部分即可,较厚部分有利于生产时的成型。本实施例3中的其它结构及其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作赘述。
[0032]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而非对本技术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贯穿用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本体,所述连接件本体上设有孔,所述孔内可拆卸的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组件一和组件二,所述组件二与组件一的厚度比为0.05

1.5:1,且组件二与组件一的厚度比不等于1,所述组件一与连接件本体的厚度比为0.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晨冬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