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榫卯结构的展示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667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4
一种榫卯结构的展示架,包括:榫卯连接件、底部连板和侧面连接板,底部连板一角与榫卯连接件连接,底部连板两侧面通过榫卯连接件与侧面连接板底部连接,侧面连接板与榫卯连接件连接。其中,榫卯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一燕尾连接块、第一腔体、第二燕尾连接块、第二腔体、第一连接槽口、固定撑座和稳固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增设榫卯连接件,摆脱胶水,依靠连接件将带有槽口的面自由地搭配,当需要更换其中一个面的时候,方便并节约成本,达到循环使用器部件的效果。连接件采用的软性材质作为替代品有效的去连接硬表面材质。硬表面材质。硬表面材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榫卯结构的展示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展示架,具体涉及一种榫卯结构的展示架。

技术介绍

[0002]传统领域中,高定客户订单数量少,且无法模块化,所以无法开模加工,因此导致展示架结构之间采用胶水相互粘结,安装后无法进行拆卸更换,增加运输安全及空间成本,使用后一般无法再次利用。
[0003]现有的展示架通常使用可拆卸的连接件结构,展示架上设置插槽,并嵌入展示连接板,但是直接插接的连接方式不稳固。参考专利《一种展示架连接件及展示架》,专利号:202121508761.X。
[0004]该专利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用于与展示架或货架的内侧壁连接,第二连接板用于与挡板或宣传板连接;第一连接板的表面设有围板,围板与第一连接板围绕形成一腔体,围板的下端封口,围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条形槽,第一条形槽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连接板的宽度,第一条形槽的宽度大于第二连接板的厚度;第二连接板的两面凸出形成有相对称的条形凸起,条形凸起沿第二连接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条形凸起与腔体相适配。但这种连接件结构通用性不足,无法自由搭配展示架。
[0005]另一方面,传统展示道具应用的普遍是一些合成材料,非实木材料,传统无胶水结合的榫卯工艺更加适合有韧性木质材料,不适合硬表面材质的结合。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榫卯结构的展示架,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0008]一种榫卯结构的展示架,包括:榫卯连接件、底部连板和侧面连接板,所述底部连板一角与榫卯连接件连接,所述底部连板两侧面通过榫卯连接件与侧面连接板底部连接,所述侧面连接板与榫卯连接件连接;
[0009]其中,所述榫卯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一燕尾连接块、第一腔体、第二燕尾连接块、第二腔体、第一连接槽口、固定撑座和稳固块,所述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底部与底部连板贴合,所述第一燕尾连接块与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夹角端连接,所述第一腔体设于第一燕尾连接块上,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与第一燕尾连接块围成第一连接槽口,所述第二燕尾连接块与底部连板侧端连接,所述第二燕尾连接块与固定撑座连接,所述第二燕尾连接块上设有第二腔体,所述固定撑座与侧面连接板连接,所述稳固块与固定撑座的开口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底部连板上设有第二连接槽口,所述第二连接槽口与第二燕尾连接块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侧面连接板上设有第三燕尾连接块、第三连接槽口和卡接槽口,所述
第三燕尾连接块与第一连接槽口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槽口与第一燕尾连接块连接,所述卡接槽口与固定撑座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榫卯连接件的材料为韧性树脂。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增设榫卯连接件,摆脱胶水,依靠连接件将带有槽口的面自由地搭配,当需要更换其中一个面的时候,方便并节约成本,达到循环使用器部件的效果。连接件采用的软性材质作为替代品有效的去连接硬表面材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榫卯连接件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榫卯连接件的另外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榫卯连接件100、第一连接柱110、第二连接柱120、第一燕尾连接块130、第一腔体140、第二燕尾连接块150、第二腔体160、第一连接槽口170、固定撑座180和稳固块190。
[0021]底部连板200和第二连接槽口210。
[0022]侧面连接板300、第三燕尾连接块310、第三连接槽口320和卡接槽口330。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榫卯连接件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榫卯连接件的另外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0026]如图1所示,一种榫卯结构的展示架,包括:榫卯连接件100、底部连板200和侧面连接板300,底部连板200一角与榫卯连接件100连接,底部连板200两侧面通过榫卯连接件100与侧面连接板300底部连接,侧面连接板300与榫卯连接件100连接;
[0027]如图2和3所示,其中,榫卯连接件100包括:第一连接柱110、第二连接柱120、第一燕尾连接块130、第一腔体140、第二燕尾连接块150、第二腔体160、第一连接槽口170、固定撑座180和稳固块190,第一连接柱110与第二连接柱120连接,第二连接柱120底部与底部连板200贴合,第一燕尾连接块130与第一连接柱110和第二连接柱120的夹角端连接,第一腔体140设于第一燕尾连接块130上,第一连接柱110和第二连接柱120与第一燕尾连接块130围成第一连接槽口170,第二燕尾连接块150与底部连板200侧端连接,第二燕尾连接块150与固定撑座180连接,第二燕尾连接块150上设有第二腔体160,固定撑座180与侧面连接板300连接,稳固块190与固定撑座180的开口连接。
[0028]底部连板200上设有第二连接槽口210,第二连接槽口210与第二燕尾连接块150连接。
[0029]侧面连接板300上设有第三燕尾连接块310、第三连接槽口320和卡接槽口330,第
三燕尾连接块310与第一连接槽口170连接,第三连接槽口320与第一燕尾连接块130连接,卡接槽口330与固定撑座180连接。
[0030]榫卯连接件100的材料为韧性树脂。
[0031]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原理是,设计2种燕尾形状的榫卯连接件100,使用它可以将两个带有与它尺寸相同但形状相反的面固定住,作为一个连接器的作用。这两个面的材质只要是能雕刻出燕尾形状榫卯槽口都可以。连接器为2种尺寸的燕尾榫卯连接件,1种长尺寸和1种短尺寸,底部连板200和两个侧面连接板300上带有与榫卯连接件100相反的形状,他们可以相互卡进槽口内,相互牵连,将整个面连接起来。
[0032]榫卯连接件100的材料为韧性树脂,其目的是:首先可以和目前主流的的硬表面材质有效的链接,其次可以缓冲保护表面材质,遇到跌落,碰撞,榫卯连接件100的软性材料起到保护作用,将损坏减少到最小。避免因为连接处的损坏导致整个结构崩溃。
[0033]而这样的结构效果除了连接件的组合多种多样,也意味着整个运输是可拆卸的。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展示架在完成自己的展示工作后,往往就只能当做垃圾处理,其原因就是他的运输成本大于他的生产成本。而本技术的可拆卸结构,则便于将展示架回收。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榫卯结构的展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榫卯连接件(100)、底部连板(200)和侧面连接板(300),所述底部连板(200)一角与榫卯连接件(100)连接,所述底部连板(200)两侧面通过榫卯连接件(100)与侧面连接板(300)底部连接,所述侧面连接板(300)与榫卯连接件(100)连接;其中,所述榫卯连接件(100)包括:第一连接柱(110)、第二连接柱(120)、第一燕尾连接块(130)、第一腔体(140)、第二燕尾连接块(150)、第二腔体(160)、第一连接槽口(170)、固定撑座(180)和稳固块(190),所述第一连接柱(110)与第二连接柱(12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120)底部与底部连板(200)贴合,所述第一燕尾连接块(130)与第一连接柱(110)和第二连接柱(120)的夹角端连接,所述第一腔体(140)设于第一燕尾连接块(130)上,所述第一连接柱(110)和第二连接柱(120)与第一燕尾连接块(130)围成第一连接槽口(1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淳逸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知韬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