氙气灯的电子镇流器中的桥式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055 阅读:4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镇流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氙气灯的电子镇流器中的桥式驱动电路,具有四个MOS功率管和驱动MOS功率管的四个光电耦合器,左上与右上MOS功率管栅极控制电位分别由辅助供电回路供给,左下与右下MOS功率管栅极控制电位由系统电源供给,左上和右下光电耦合器原侧串联,控制左上和右下MOS管栅极开通与关断,右上和左下光电耦合器原侧串联,控制右上和左下MOS管栅极开通与关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氙气灯的电子镇流器中的桥式驱动电路控制简便,体积小,成本低。(*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镇流器
,尤其是一种氙气灯的电子镇流器中的桥式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车用氙气灯控制器为了使氙气灯工作在交流状态,需将直流转换为交流,这就需要采用桥式驱动电路,目前氙气灯的电子镇流器中使用的桥式驱动电路类型繁多,但其组成成本都较高,电路较复杂,有的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氙气灯的电子镇流器中的桥式驱动电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体积小、控制简便的氙气灯的电子镇流器中的桥式驱动电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氙气灯的电子镇流器中的桥式驱动电路,由四个MOS功率管、驱动MOS功率管的四个光电耦合器、电阻、250V电源、氙气灯、共用线、+12V电源、左控制、右控制、辅助供电回路左控制和辅助供电回路右控制组成,左上MOS功率管与右上MOS功率管栅极控制电位分别由辅助供电回路左控制和辅助供电回路右控制供给,左下MOS功率管与右下MOS功率管栅极控制电位由系统电源供给,左上光电耦合器和右下光电耦合器原侧串联,控制左上MOS功率管和右下MOS功率管栅极开通与关断,右上光电耦合器和左下光电耦合器原侧串联,控制右上MOS功率管和左下MOS功率管栅极开通与关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氙气灯的电子镇流器中的桥式驱动电路,控制简便,体积小,成本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氙气灯的电子镇流器中的桥式驱动电路的原理图。图中1.电阻,2.电阻,3.电阻,4.电阻,5.电阻,6.电阻,7.电阻,8.250V电源,9.MOS功率管,10.MOS功率管,11.MOS功率管,12.MOS功率管,13.光电耦合器,14.光电耦合器,15.光电耦合器,16.光电耦合器,17.电阻,18.氙气灯,19.共用线,20.共用线,21.+12V电源,22.+12V电源,23.+12V电源,24.+12V电源,25.左控制,26.右控制,27.辅助供电回路左控制,28.辅助供电回路右控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的氙气灯的电子镇流器中的桥式驱动电路,由四个MOS功率管9、10、11、12,驱动MOS功率管9、10、11、12的四个光电耦合器13、14、15、16,电阻1、电阻2、电阻3、电阻4、电阻5、电阻6、电阻7、电阻17,250V电源8,氙气灯18,共用线19、共用线20,+12V电源21、22、23、24,左控制25,右控制26,辅助供电回路左控制27和辅助供电回路右控制28组成,电阻1左端接辅助供电回路左控制27,右端接MOS功率管9的栅极、光电耦合器13集电极、电阻5左端,电阻5右端接MOS功率管9源极、MOS功率管11漏极、共用线19右端、氙气灯18左端,共用线19左端接光电耦合器13发射极,电阻6左端接+12V电源21,右端接光电耦合器13阳极,光电耦合器13阴极接光电耦合器16阳极,光电耦合器16阴极接右控制26,电阻17上端接+12V电源24,下端接MOS功率管12栅极、光电耦合器16集电极,电阻2右端接辅助供电回路右控制28,左端接MOS功率管10的栅极、光电耦合器14集电极、电阻3右端,电阻3左端接MOS功率管10的源极、MOS功率管12的源极、共用线20左端、氙气灯18的右端,共用线20右端接光电耦合器14发射极,电阻7右端接+12V电源22,左端接光电耦合器14阳极,光电耦合器14阴极接光电耦合器15阳极,光电耦合器15阴极接左控制25,电阻4上端接+12V电源23,下端接MOS功率管11的栅极、光电耦合器15集电极,MOS功率管9、MOS功率管10漏极接+250V电源8,MOS功率管11、12的源极和光电耦合器15、16的发射极接信号地。权利要求1.一种氙气灯的电子镇流器中的桥式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由四个MOS功率管(9、10、11、12)、驱动MOS功率管(9、10、11、12)的四个光电耦合器(13、14、15、16)、电阻(1、2、3、4、5、6、7、17)、250V电源(8)、氙气灯(18)、共用线(19、20)、+12V电源(21、22、23、24)、左控制(25)、右控制(26)、辅助供电回路左控制(27)和辅助供电回路右控制(28)组成,电阻(1)左端接辅助供电回路左控制(27),右端接MOS功率管(9)的栅极、光电耦合器(13)集电极、电阻(5)左端,电阻(5)右端接MOS管(9)源极、MOS功率管(11)漏极、共用线(19)右端、氙气灯(18)左端,共用线(19)左端接光电耦合器(13)发射极,电阻(6)左端接+12V电源(21),右端接光电耦合器(13)阳极,光电耦合器(13)阴极接光电耦合器(16)阳极,光电耦合器(16)阴极接右控制(26),电阻(17)上端接+12V电源(24),下端接MOS功率管(12)栅极、光电耦合器(16)集电极,电阻(2)右端接辅助供电回路右控制(28),左端接MOS功率管(10)的栅极、光电耦合器(14)集电极、电阻(3)右端,电阻(3)左端接MOS功率管(10)的源极、MOS功率管(12)的源极、共用线(20)左端、氙气灯(18)的右端,共用线(20)右端接光电耦合器(14)发射极,电阻(7)右端接+12V电源(22),左端接光电耦合器(14)阳极,光电耦合器(14)阴极接光电耦合器(15)阳极,光电耦合器(15)阴极接左控制(25),电阻(4)上端接+12V电源(23),下端接MOS功率管(11)的栅极、光电耦合器(15)集电极,MOS功率管(9、10)漏极接+250V电源(8),MOS功率管(11、12)源极、光电耦合器(15、16)发射极接信号地。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电子镇流器
,尤其是一种氙气灯的电子镇流器中的桥式驱动电路,具有四个MOS功率管和驱动MOS功率管的四个光电耦合器,左上与右上MOS功率管栅极控制电位分别由辅助供电回路供给,左下与右下MOS功率管栅极控制电位由系统电源供给,左上和右下光电耦合器原侧串联,控制左上和右下MOS管栅极开通与关断,右上和左下光电耦合器原侧串联,控制右上和左下MOS管栅极开通与关断。本技术的氙气灯的电子镇流器中的桥式驱动电路控制简便,体积小,成本低。文档编号H05B41/288GK2785306SQ20052006833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3日专利技术者周国华 申请人:常州市良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氙气灯的电子镇流器中的桥式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由四个MOS功率管(9、10、11、12)、驱动MOS功率管(9、10、11、12)的四个光电耦合器(13、14、15、16)、电阻(1、2、3、4、5、6、7、17)、250V电源(8)、氙气灯(18)、共用线(19、20)、+12V电源(21、22、23、24)、左控制(25)、右控制(26)、辅助供电回路左控制(27)和辅助供电回路右控制(28)组成,电阻(1)左端接辅助供电回路左控制(27),右端接MOS功率管(9)的栅极、光电耦合器(13)集电极、电阻(5)左端,电阻(5)右端接MOS管(9)源极、MOS功率管(11)漏极、共用线(19)右端、氙气灯(18)左端,共用线(19)左端接光电耦合器(13)发射极,电阻(6)左端接+12V电源(21),右端接光电耦合器(13)阳极,光电耦合器(13)阴极接光电耦合器(16)阳极,光电耦合器(16)阴极接右控制(26),电阻(17)上端接+12V电源(24),下端接MOS功率管(12)栅极、光电耦合器(16)集电极,电阻(2)右端接辅助供电回路右控制(28),左端接MOS功率管(10)的栅极、光电耦合器(14)集电极、电阻(3)右端,电阻(3)左端接MOS功率管(10)的源极、MOS功率管(12)的源极、共用线(20)左端、氙气灯(18)的右端,共用线(20)右端接光电耦合器(14)发射极,电阻(7)右端接+12V电源(22),左端接光电耦合器(14)阳极,光电耦合器(14)阴极接光电耦合器(15)阳极,光电耦合器(15)阴极接左控制(25),电阻(4)上端接+12V电源(23),下端接MOS功率管(11)的栅极、光电耦合器(15)集电极,MOS功率管(9、10)漏极接+250V电源(8),MOS功率管(11、12)源极、光电耦合器(15、16)发射极接信号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良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