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闸门的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982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利设备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跨度闸门的制造工艺,该大跨度闸门的制造工艺步骤主要依次为门叶制造—支臂制造—支铰制造,在门叶制造中的门板制作,工字梁和面板的焊接同时制作,采用焊—检查—清除为一体的装置,使得不同的工字梁与面板需要焊接的位置有效处理,达到减少工作流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作效率。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闸门的制造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设备制作
,尤其涉及一种大跨度闸门的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大跨度闸门的制作完成后一般在大型机械厂里完成首次拼装测试,各个部分的细节需要专业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进行审查,大跨度闸门的制造工艺是从各个部分的制作到最后的全部拼装,其中经历了各个构件的下料、拼装、焊接、矫正及检验等,到最后只有每个部分的完成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目前,现有需要焊接完一整个面板后,再检查完,在室温下冷却,若有一些瑕疵下,还需要在进行一遍焊接——冷却这一步骤,最后还需要清焊根,浪费了大量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跨度闸门的制造工艺。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跨度闸门的制造工艺,包括清根组件、探测组件、风冷组件、引导组件、工作台、焊接组件。
[0005]首先所述工作台包括顶升板一、顶升板二、外框架,所述外框架设置于地面上,外框架下侧固定设置有底座板,外框架中间固定设置有工作板,外框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闸门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1门叶制造工艺1.1.1放样:首先用机械制图按图纸尺寸进行1:1放样,确定弧形的边、纵梁腹板下料图;为预防门叶焊后变形,根据弧门的规格参数有时采取把门叶的曲率半径适当加大的预防措施,曲率半径加大后,同时测量确定纵、边梁翼板、劲板的下料长度;1.1.2单件下料、刨边:依据确定的尺寸,用数控切割机、剪板机下料,坡口边留刨边余量,刨边机刨边;面板按各节分块配料图进行下料,配料图是根据门叶布置,板材几何尺寸和卷板设备而定,面板各拼缝间隔大于500mm并与纵梁、主梁等间的相邻焊缝错150mm,面板总宽留修割余量;各零件下料、刨边后,质检按GB/T14173

2008《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要求检测几何尺寸精度;1.1.3构件小组装:组成门叶的主要构件有:主横梁、纵梁、边梁、面板;主横梁为工字梁结构;腹板刨边,严格控制平行,组装前翼板在油压机上压制反变形;在装置上实现焊接,冷却后的检查焊缝,到确认焊缝后的清根,做到自动焊

冷却

自动检查

自动清根为一体,实现效率上的提高,质检按GB/T14173

2008《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要求进行检测,合格后进行门叶大组装;1.1.4弧门门叶大组装:1.1.4.1弧台调整:门叶大组装在弧形工作台上进行;根据放大的门叶曲率半径计算弧台的调整参数;调整时用水准仪测量、控制各支承角钢位置尺寸,高程允许误差为
±
1mm;同时确定弧台的纵、横向中心线,并做好明确标记,质检合格后加支承固定;1.1.4.2门叶大组装步骤:根据弧台支承角钢位置、间距及门叶结构尺寸,确定面板在弧台上的位置;首先在位于弧台中部的中节面板上放出面板位置线,上弧台后使此位置线与弧台横向中心线重合,然后依次铺各节面板;要求节与节面板对接处缝隙1mm,面板与支承角钢贴合,达到要求后,面板分节处加强、固接;首先划出垂直在底缘的门叶中心线,然后以中心线为基准,按放线图放出各构件位置,放线尺寸加焊接收缩量;质检检测后,打样冲,并用红漆标识;按线组装主梁、纵梁、边梁等各构件,找正并点固焊;1.1.5门叶组装完成后,质检按GB/T14173

2008《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要求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进行门叶整体焊接;1.1.6门叶焊接:焊前对节与节之间连接处的工地焊缝进行明确标记;节与节之间连接处用连接板连接,每块腹板两侧在上、下两端分别焊连接板两块;检查门叶加固情况,合格后开始施焊;焊接顺序为:立缝

主梁上翼板与面板连接缝

各构件与面板的连接焊缝

其余焊缝;焊接时焊工对称布置由中心向四周扩展,最后封闭;对接焊缝必须焊透,焊接一面后,在反面焊前必须清根;在焊接过程中,注意监测变形,若发现异常,及时调整焊接顺序及焊接参数;1.1.7 门叶焊后整形、齐边:单节门叶下弧台后,整形,分节处面板直线度小于2mm,以门叶垂直中心线为基准,放门宽切割线,半自动切割机切割,割后砂轮修磨,门宽尺寸偏差应符合图纸要求;配钻侧水封孔,配钻支臂与主梁连接孔;检测合格后待与支臂试总装;1.2支臂制造工艺1.2.1构件制作:支臂腹板、翼板下料时,长度方向留焊接收缩及修割余量;为保证其组装后的几何尺寸精度,腹板刨边,并严格控制腹板坡口边平行,组装前翼板压制反变形;在平整的工作台上将腹板、翼板组装,利用吊线控制腹板、翼板的垂直及整体扭曲、弯曲;然后
利用埋弧自动焊焊腹板、翼板的连接角焊缝;焊后超声波探伤,合格后装焊肋板; 1.2.2组装上、下支臂及连接板、后端板在工作台上按1:1放支臂轴线几何尺寸大样及后端板,连接板位置线;按大样、支臂扭角固定上、下支臂位置,保证上、下支臂夹角和开口值;扭角调整利用千斤顶,并利用水准仪控制上、下支臂轴线在同一水平,然后装焊连接杆,连接板、后端板;用动力铣头铣后端板与支铰的连接平面;检测合格后待与门叶、支铰试总装;1.3支铰制造 1.3.1固定铰座、活动铰座制造工艺路线:外协铸毛坯、退火

依规范及图纸进行毛坯进厂质量检验

喷砂非加工面涂底漆

整体划线

底面加工

二次整体划线

镗孔及端面

划线钻底面螺栓孔

待总装;固定座在镗床上镗孔,当一侧孔和端面加工完后,工作台旋转180
°
以加工的孔和端面为基准用百分表找正,以保证两侧孔的同轴度;活动座在镗床上镗孔时,采用角度为α,(α为设计偏斜角)的斜垫铁,以保证活动座的倾斜角度符合要求; 1.3.2铰轴工艺路线;圆钢进厂检验,锯料

粗、精车

磨外圆

镀铬

磨外圆

加工档板槽及油孔;各零件加工完后,进行支铰组装,组装前应用油清洗各配合表面,并实测各件配合尺寸,进行选配,支铰组装后应转动灵活,无卡阻,合格后整体涂面漆,机加工面涂油保护;1.4内试总装 为进行闸门整体几何尺寸检验,出厂前进行整体组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闸门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3构件小组装中,将所有的单件按照配料表排列好,组装并通过特定的焊接装置进行焊接,特别是其中面板和工字梁主横梁的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跨度闸门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装置包括用于加工完后进行清根的清根组件(1)、用于检查焊缝的探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毓夏洪涛周兆佳洪晓晓刘志刚邵登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江能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