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江牡蛎闭壳肌拉力相关基因增强子lincRNA及其干扰序列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296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海洋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江牡蛎闭壳肌拉力相关基因增强子lincRNA及其干扰基因和在耐热新品系育种中的应用。近江牡蛎闭壳肌拉力相关基因增强子lincR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干扰序列(dsRNA)为19bp的双链,其,末端含有dTdT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向近江牡蛎闭壳肌中注射该增强子lincRNA的dsRNA干扰序列,显著提高了近江牡蛎ManⅡa基因的表达量和闭壳肌拉力,并导致其在高温刺激下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基于RNA干扰的培育高热耐受性/高闭壳肌拉力的牡蛎新品系。蛎新品系。蛎新品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江牡蛎闭壳肌拉力相关基因增强子lincRNA及其干扰序列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近江牡蛎闭壳肌拉力相关基因增强子lincRNA及其干扰基因和在耐热新品系育种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牡蛎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贝类,是海水贝类养殖中产量最大的种类,2021年为581.92万吨,占比高达38.13%(2022年渔业年鉴)。现阶段我国南北方沿海的主养牡蛎种包括: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福建牡蛎(C.angulata)和长牡蛎(C.gigas)。由于近年来极端高温气候的频发和人为养殖密度的过度增加,三个主养牡蛎种在养殖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大规模死亡现象,且在夏季高温天气尤为突出。因此,开发高热耐受性牡蛎新品系是促进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0003]近江牡蛎(C.ariakensis)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各大河口区。虽然由于近年来的过度捕捞、陆源污染以及地表径流量降低等原因,其野生资源量锐减,但其因体型较大、生长速度快且具有广温广盐的高适应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江牡蛎闭壳肌拉力相关基因增强子lincRNA,其特征在于:近江牡蛎闭壳肌拉力相关基因增强子lincR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江牡蛎闭壳肌拉力相关基因增强子lincRNA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子lincRNA在作为培育高闭壳肌拉力牡蛎新品系的分子靶标中的应用。3.一种近江牡蛎闭壳肌拉力相关基因增强子lincRNA的干扰序列,其特征在于:干扰序列(dsRNA)为19bp的双链,其,末端含有dTdT的结构。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江牡蛎闭壳肌拉力相关基因增强子lincRNA的干扰序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序列为通过一对上下游特异性引物所得序列,上下游特异性引物为:上游引物dslincRNA

F:5
’‑
GCACCAAUUUAAUACAAGATT
‑3’
;下游引物dslincRNA

R: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奥李莉赵明洁王威张国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