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高油菜抗渍涝能力的激素组合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27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油菜抗渍涝能力的激素组合,所述激素组合由1mmol水杨酸和16mL/L吲哚丁酸混合配制所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渍涝前、后对油菜使用一定浓度的水杨酸和吲哚丁酸的激素组合,可以有效实现预防油菜渍涝灾害和实现油菜渍涝灾后恢复。预防油菜渍涝灾害和实现油菜渍涝灾后恢复。预防油菜渍涝灾害和实现油菜渍涝灾后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提高油菜抗渍涝能力的激素组合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菜种植技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油菜抗渍涝能力的激素组合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油菜[Brassicacampestris],十字花科植物。我国作为油菜生产大国,面积和产量占世界的1/3,是油菜的生产大国,油菜主要产区分布于长江流域及青海、黑龙江、新疆等17个省,其中湖北、安徽、四川、湖南、江苏等是油菜的主要种植地区。这些地区由于气候因素以及地理环境造成油菜容易受到渍涝灾害,导致油菜大面积减产。因此探索一条经济便利、能够广泛推广的渍害治理方法,是油菜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现有开发耐渍品种需要较长周期且地域限制明显,田间农艺措施费时费力,严重影响油菜产业的发展,造成资源、人力成本浪费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提高油菜抗渍涝能力的激素组合及其应用,通过施加本专利技术的激素组合,可以有效预防油菜渍涝灾害,以及经过渍涝灾害后,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激素组合可以对油菜起到有效恢复。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提高油菜抗渍涝能力的激素组合,所述激素组合由1mmol水杨酸和16mL/L吲哚丁酸混合配制所得。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应用,利用提高油菜抗渍涝能力的激素组合对油菜渍涝灾害有效预防的方法,在油菜开花末期至角果期喷施一次所述激素组合,于晴天早上或下午进行喷施进行喷施;其中,喷施时间为渍涝前3天。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应用,利用提高油菜抗渍涝能力的激素组合对油菜渍涝灾后的恢复方法,在油菜开花末期至角果期喷施一次所述激素组合,于晴天早上或下午进行喷施进行喷施;其中,喷施时间为渍涝后5天。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渍涝前、后对油菜使用一定浓度的水杨酸和吲哚丁酸的激素组合,可以有效实现预防油菜渍涝灾害和实现油菜渍涝灾后恢复。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水杨酸和吲哚丁酸对油菜品种“湘油420”在预防油菜角果初期渍涝灾害的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图;
[0011]图2为水杨酸和吲哚丁酸对油菜品种“湘油420”在预防油菜角果初期渍涝灾害的产量性状和含油量的影响结果图;
[0012]图3为水杨酸和吲哚丁酸对油菜品种“湘油420”在预防油菜角果初期渍涝灾害的SOD和POD的影响结果图;
[0013]图4为水杨酸和吲哚丁酸对油菜品种“湘油420”在油菜角果初期渍涝灾后恢复的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图;
[0014]图5为水杨酸和吲哚丁酸对油菜品种“湘油420”在油菜角果初期渍涝灾后恢复的产量性状和含油量的影响结果图;
[0015]图6为水杨酸和吲哚丁酸对油菜品种“湘油420”在油菜角果初期渍涝灾后恢复的SOD和POD的影响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将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0017]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油菜渍涝的激素组合,所述激素组合由1mmol水杨酸和16mL/L吲哚丁酸混合配制所得。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应用,利用提高油菜抗渍涝能力的激素组合对油菜渍涝灾害的预防方法,在油菜开花末期至角果期喷施一次所述激素组合,于晴天早上或下午进行喷施进行喷施;其中,喷施时间为渍涝前3天。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应用,利用提高油菜抗渍涝能力的激素组合对油菜渍涝灾后的恢复方法,在油菜开花末期至角果期喷施一次所述激素组合,于晴天早上或下午进行喷施进行喷施;其中,喷施时间为渍涝后5天。
[0020]实施例1
[0021]本实施例用于证明本专利技术的激素组合可以有效实现预防油菜渍涝灾害。
[0022]1、试验材料
[0023]供试品种为湘油420,试验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和2021年10月至2022年5月于湖南农业大学耘园基地苎麻资源圃进行。2020年11月移栽苗期油菜,移栽前施肥(N:P:K=15:15:15)5g,尿素1g,过磷酸钙4g。试验设三个处理:CK1(渍水),CK2(正常发育,不渍水),渍水前激素组合处理(T1:1mmol+16mL/L、T2:2mmol+16mL/L、T3:4mmol+16mL/L),5次重复。于2021年和2022年在油菜开花末期至角果期(3月15日

4月25日)对油菜地上部进行先喷施水杨酸和吲哚丁酸后3d后再进行渍涝5d处理,5月收获并取样。药品现配现用,在晴天早上或下午,用手压式喷壶将配制好的药品喷施在油菜植株地上部。
[0024]2、测定项目及方法
[0025]株高、茎粗:在田间使用卷尺与游标卡尺测量。
[0026]黄叶数、第一分枝数:在田间统计时进行测量。
[0027]千粒重:电子自动数粒仪。
[0028]角果粒数:每株取15个角果计算平均值。
[0029]含油量:使用近红外成分分析仪测量。
[0030]籽粒重:收获后使用千分称测量。
[0031]渍涝程度计算公式为:RIR=(W

W(渍))/W(渍)
×
100;式中RIR为相对湿害指数,W(渍)为喷施清水某一指标测定值,W为同一指标渍涝处理的平行观测值。
[0032]油菜籽粒成分:使用近红外成分分析仪进行分析。
[0033]SOD酶:SOD酶试剂盒、酶标仪。
[0034]POD酶:POD酶试剂盒、酶标仪。
[0035]3、试验结果
[0036]水杨酸和吲哚丁酸对预防油菜角果初期渍涝灾害的农艺性状和生理性状的影响
[0037]从图1

3可知,与CK1和CK2相比,喷施1mmol+16mL/L水杨酸和吲哚丁酸激素组合,对两年内油菜株高、茎粗等农艺性状指标有一定增加;同时减少对于渍涝胁迫带给油菜角果重、角果粒数、千粒重等指标的影响,一定程度改善了渍涝胁迫后对油菜籽粒的含油率的影响;提高了油菜SOD酶与POD酶活性以及使油菜产量大幅提高。
[0038]综上所述,选择1mmol水杨酸、16mL/L吲哚丁酸激素组合较为合适。即:在油菜开花末期至角果期(渍涝前3天)喷施一次1mmol水杨酸+16mL/L吲哚丁酸,于晴天早上或下午进行喷施进行喷施。
[0039]实施例2
[0040]本实施例用于证明本专利技术的激素组合可以有效实现油菜渍涝灾害后的恢复。
[0041]1、试验材料
[0042]供试品种为湘油420,试验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和2021年10月至2022年5月于湖南农业大学耘园基地苎麻资源圃进行。2020年11月移栽苗期油菜,移栽前施肥(N:P:K=15:15:15)5g,尿素1g,过磷酸钙4g。试验设三个处理:CK1(渍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高油菜抗渍涝能力的激素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激素组合由1mmol水杨酸和16mL/L吲哚丁酸混合配制所得。2.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油菜抗渍涝能力的激素组合对油菜渍涝灾害的预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油菜开花末期至角果期喷施一次所述激素组合,于晴天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虎成揭雨成何思何也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