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叶轮组件、吸尘器电机及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74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叶轮组件、吸尘器电机及吸尘器。定叶轮组件包括同轴布置的多个定叶轮,每一定叶轮包括轮体和沿轮体周向的外表面设置的多个叶片,每一叶片包括固定到轮体的根部、与轮体间隔开的顶部、在根部和顶部之间延伸的前缘,以及在根部和顶部之间延伸的后缘;其中,各定叶轮中的叶片一一对应设置,任意相邻的两个定叶轮中,两个对应的叶片的前缘和后缘连接,以使多个定叶轮中对应的叶片构成一连续的组合叶片;定叶轮组件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中,相邻的两个组合叶片的投影具有重叠区域,其中,第一平面垂直于定叶轮组件的轴线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定叶轮组件、吸尘器电机及吸尘器效率较高。吸尘器效率较高。吸尘器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叶轮组件、吸尘器电机及吸尘器


[0001]本技术涉及吸尘器
,特别是涉及定叶轮组件、吸尘器电机及吸尘器。

技术介绍

[0002]定叶轮,又称为导风轮,主要作用是使得动叶轮产生的风流更加有效的释放出去。
[0003]相关技术中的定叶轮一般可以包括外圈、设于外圈内侧的内圈,以及连接于外圈和内圈之间的若干叶片。其中,各叶片呈螺旋状地排布在内圈外侧,以在相邻叶片之间形成导风通道。由于定叶轮的结构复杂,因此一般采用模具成型的方式制造。
[0004]然而,受限于模具成型工艺,相关技术中制造出的定叶轮容易出现出口侧的气流流速较高,动压和静压转换不充分的问题,使得电机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电机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动压和静压转换充分,效率较高的定叶轮组件、吸尘器电机及吸尘器。
[0006]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定叶轮组件,包括同轴布置的多个定叶轮,每一所述定叶轮包括轮体和沿所述轮体周向的外表面设置的多个叶片,每一所述叶片包括固定到所述轮体的根部、与所述轮体间隔开的顶部、在所述根部和所述顶部之间延伸的前缘,以及在所述根部和所述顶部之间延伸的后缘;
[0007]各所述定叶轮中的所述叶片一一对应设置,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定叶轮中,两个对应的所述叶片的前缘和后缘连接,以使多个所述定叶轮中对应的所述叶片构成一连续的组合叶片;
[0008]所述定叶轮组件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中,相邻的两个组合叶片的投影具有重叠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定叶轮组件的轴线方向。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轮体的周向方向上,每一所述叶片的所述前缘位于所述后缘的前方;
[0010]每一所述定叶轮的相邻两个所述叶片在垂直于所述定叶轮组件的轴线方向的平面内的投影彼此不重叠。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定叶轮中,其中一个所述定叶轮上设有卡合部,另一个所述定叶轮上设有与所述卡合部卡接的卡接配合部,以限制所述相邻的两个定叶轮相对彼此沿所述定叶轮组件的轴线方向的移动。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轮体被构造为环状件;
[0013]每一所述定叶轮还包括同轴套设在所述轮体沿周向外侧的环状罩,所述叶片的顶部连接于所述环状罩;
[0014]各所述定叶轮的轮体相互连接以构成一导流内环,并且各所述定叶轮的所述环状罩相互连接以构成导流外环;
[0015]所述组合叶片位于所述导流内环和所述导流外环之间,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组合
叶片与所述导流内环、所述导流外环共同限定出一流体通道。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叶轮的环状罩、所述轮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环状罩和所述轮体之间的叶片一体形成,材质为PA+%GF。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叶片的厚度为mm~mm。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定叶轮中,所述卡合部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定叶轮的轮体沿径向的内侧面上,所述卡接配合部设于另一个所述定叶轮上,并伸出至所述其中一个所述定叶轮的轮体的径向内侧面上,以与所述卡合部卡合。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被构造为卡勾件,所述卡接配合部上设有供所述卡合部卡挂的卡接槽。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叶轮的数量为两个;
[0021]定义沿气流流动方向位于上游的所述定叶轮为第一定叶轮,定义沿气流流动方向位于下游的所述定叶轮为第二定叶轮;定义所述第一定叶轮的所述环状罩为第一环状罩,定义所述第二定叶轮的所述环状罩为第二环状罩;
[0022]所述第一环状罩和所述第一轮体上分别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定叶轮伸出且呈环状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环状罩和所述第二轮体上分别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定叶轮伸出且呈环状的第三配合部和第四配合部;
[0023]其中,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三配合部相互接触;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四配合部相互接触。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的沿所述定叶轮组件径向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三配合部的沿所述定叶轮组件径向的外侧面互贴靠配合;
[0025]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沿所述定叶轮组件径向的外侧面,与所述第四配合部的沿所述定叶轮组件径向的内侧面互贴靠配合。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的沿所述定叶轮组件径向的内侧面、所述第三配合部的沿所述定叶轮组件径向的外侧面,被构造为彼此相匹配的圆锥面;
[0027]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沿所述定叶轮组件径向的外侧面、所述第四配合部的沿所述定叶轮组件径向的内侧面,被构造为彼此相匹配的圆锥面;
[0028]定义所述第一配合部的沿所述定叶轮组件径向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沿所述定叶轮组件径向的外侧面的间距为d;
[0029]沿气流流动方向,所述间距d逐渐增大。
[00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状罩上设有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用于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三配合部配合时与所述第三配合部抵靠;
[0031]所述第一轮体上设有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用于在所述第二配合部和所述第四配合部配合时与所述第四配合部抵靠;和/或
[0032]所述第二环状罩上设有第三承载部,所述第三承载部用于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三配合部配合时与所述第一配合部抵靠;
[0033]所述第二轮体上设有第四承载部,所述第四承载部用于在所述第二配合部和所述第四配合部配合时与所述第二配合部抵靠。
[003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叶轮和所述第二定叶轮中,其中一者上设有定位柱,另一者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槽;
[0035]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三配合部相互接触,并且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四配合部相互接触时,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槽中。
[00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状罩沿径向的外侧面上设有卡凸结构。
[003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轮体的上游侧端面处设有基体;
[0038]所述定叶轮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基体上的挡板,所述挡板被构造为环状且挡设在所述导流内环的径向内侧。
[003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组合叶片的型面上设有扰流结构,以使所述流体通道在气流流动方向上的不同位置的压力分布出现分层。
[00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扰流结构被构造为形成在所述组合叶片的型面上的凹陷结构或凸出结构;
[0041]和/或
[0042]所述扰流结构位于构成同一个所述组合叶片的相邻两个所述叶片的交界位置。
[004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定叶轮在所述定叶轮组件的轴线方向上错位布置,以在所述流体通道的内壁形成阶梯结构,所述阶梯结构形成所述扰流结构。
[004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组合叶片被构造为呈翼形,将组合叶片的前缘定义为第一前缘,将所述组合叶片的后缘定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叶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布置的多个定叶轮(10),每一所述定叶轮(10)包括轮体(11)和沿所述轮体(11)周向的外表面设置的多个叶片(12),每一所述叶片(12)包括固定到所述轮体(11)的根部、与所述轮体(11)间隔开的顶部、在所述根部和所述顶部之间延伸的前缘(121),以及在所述根部和所述顶部之间延伸的后缘(122);各所述定叶轮(10)中的所述叶片(12)一一对应设置,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定叶轮(10)中,两个对应的所述叶片(12)的前缘(121)和后缘(122)连接,以使多个所述定叶轮(10)中对应的所述叶片(12)构成一连续的组合叶片(110);所述定叶轮组件(100)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中,相邻的两个组合叶片(110)的投影具有重叠区域(130),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定叶轮组件(100)的轴线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叶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体(11)的周向方向上,每一所述叶片(12)的所述前缘(121)位于所述后缘(122)的前方;每一所述定叶轮(10)的相邻两个所述叶片(12)在垂直于所述定叶轮组件(100)的轴线方向的平面内的投影彼此不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叶轮组件,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定叶轮(10)中,其中一个所述定叶轮(10)上设有卡合部(13),另一个所述定叶轮(10)上设有与所述卡合部(13)卡接的卡接配合部(14),以限制所述相邻的两个定叶轮(10)相对彼此沿所述定叶轮组件的轴线方向的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叶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11)被构造为环状件;每一所述定叶轮(10)还包括同轴套设在所述轮体(11)沿周向外侧的环状罩(16),所述叶片(12)的顶部(124)连接于所述环状罩(16);各所述定叶轮(10)的轮体(11)相互连接以构成一导流内环(150),并且各所述定叶轮(10)的所述环状罩(16)相互连接以构成导流外环(160);所述组合叶片(110)位于所述导流内环(150)和所述导流外环(160)之间,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组合叶片(110)与所述导流内环(150)、所述导流外环(160)共同限定出一流体通道(12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叶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叶轮(10)的环状罩(16)、所述轮体(11)以及连接于所述环状罩(16)和所述轮体(11)之间的叶片(12)一体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叶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叶片的厚度为1mm~5mm。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叶轮组件,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定叶轮(10)中,所述卡合部(13)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定叶轮(10)的轮体(11)沿径向的内侧面上,所述卡接配合部(14)设于另一个所述定叶轮(10)上,并伸出至所述其中一个所述定叶轮(10)的轮体(11)的径向内侧面上,以与所述卡合部(13)卡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叶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13)被构造为卡勾件,所述卡接配合部(14)上设有供所述卡合部(13)卡挂的卡接槽(141)。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叶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叶轮(10)的数量为两个;定义沿气流流动方向位于上游的所述定叶轮为第一定叶轮(20),定义沿气流流动方向位于下游的所述定叶轮为第二定叶轮(30),定义所述第一定叶轮(20)的所述环状罩为第一环状罩(22),定义所述第二定叶轮(30)的所述环状罩为第二环状罩(32);定义所述第一定叶轮(20)的所述轮体为第一轮体(21),定义所述第二定叶轮(30)的所述轮体为第二轮体
(31);所述第一环状罩(22)和所述第一轮体(21)上分别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定叶轮(30)伸出且呈环状的第一配合部(221)和第二配合部(211),所述第二环状罩(32)和所述第二轮体(31)上分别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定叶轮(20)伸出且呈环状的第三配合部(222)和第四配合部(212);其中,所述第一配合部(221)与所述第三配合部(222)相互接触;所述第二配合部(211)与所述第四配合部(212)相互接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叶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221)的沿所述定叶轮组件(100)径向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三配合部(222)的沿所述定叶轮组件(100)径向的外侧面互贴靠配合;所述第二配合部(211)的沿所述定叶轮组件(100)径向的外侧面,与所述第四配合部(212)的沿所述定叶轮组件(100)径向的内侧面互贴靠配合。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叶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彩明王超群罗勇
申请(专利权)人: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