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有砟道床的道砟垫及轨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465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有砟道床的道砟垫及轨道结构,通过采用上中下三层结构,将道砟垫的基础层、接触层和减振层采用岩棉材料并且以1.2:1:1.2的压实密度比例压制成型制成,能够保证道砟垫在使用过程中不被破坏,延长使用寿命。并且道砟垫采用无机材料制成,不含任何添加剂,具有优秀的耐老化性、耐候性和耐火性。岩棉纤维材料的体积可以压缩,变形时不需要额外的空间,不需要在道砟垫上进行沟槽设计,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道砟垫沟槽混入污垢后道砟垫的减振性能失效,能够在铁路环境中长期有效使用。铁路环境中长期有效使用。铁路环境中长期有效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有砟道床的道砟垫及轨道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有砟道床的道砟垫及轨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列车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噪声也愈发受到重视。
[0003]道砟垫凭借优异的减振效果广泛应用于重载铁路、刚度过高的隧道桥梁等特殊地段以及城市内减振需求区。为了保证道砟垫弹性,道砟垫通常由橡胶、聚氨酯等弹性材料制成。由橡胶和聚氨酯材料制成的道砟垫,已经在很多地段出现老化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减振效果,而一旦道砟垫减振性能失效,后期的更换工程十分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有砟道床的道砟垫,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道砟垫耐老化性能、可压缩性、耐候性、防火性以及施工便利性不足的缺陷,提升道砟垫的使用寿命以及施工便利性。
[0005]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轨道结构。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有砟道床的道砟垫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砟道床的道砟垫,包括:基础层、接触层和减振层,所述基础层适于抵接至轨道基础,所述接触层适于抵接至道床,所述减振层位于所述接触层和所述基础层之间;
[0006]其中,所述基础层、所述接触层和所述减振层均由岩棉压实成型,所述基础层、所述接触层和所述减振层之间的压实密度的比例为:1.2:1:1.2。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有砟道床的道砟垫,所述基础层由辉绿岩、焦炭、石灰岩和回收型煤混合而成,所述辉绿岩、焦炭、石灰岩和回收型煤之间的比例为2:1:3:5。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有砟道床的道砟垫,所述接触层由辉绿岩、焦炭、石灰岩和回收型煤混合而成,所述辉绿岩、焦炭、石灰岩和回收型煤之间的比例为2:1:3:5。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有砟道床的道砟垫,所述减振层由辉绿岩、焦炭、石灰岩和回收型煤混合而成,所述辉绿岩、焦炭、石灰岩和回收型煤之间的比例为2:1:3:5。
[0010]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轨道结构,包括:
[0011]轨道基础;
[0012]道床,由道砟铺设形成,所述道床上设有钢轨;
[0013]以及上述的用于有砟道床的道砟垫,所述道砟垫位于所述轨道基础和所述道床之间,并对应所述钢轨的位置设置。
[0014]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有砟道床的道砟垫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将辉绿岩、焦炭、石灰岩和回收型煤按照比例混合,采用高温熔融,并通过离心机拉丝以得到束状岩棉纤维;
[0016]将上述岩棉纤维通过织机进行分层经纬构造后压实,使压实密度大于120kg/m3,
厚度为5~10mm,以形成硬化防刺穿的基础层;
[0017]在上述基础层上继续通过分层经纬构造后利用压机压实岩棉纤维,使压实密度大于120kg/m3,厚度为25mm,以形成减振层;
[0018]在上述减振层上继续通过分层经纬构造后利用压机压实岩棉纤维,使压实密度大于120kg/m3,厚度为5~10mm,以形成接触层。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有砟道床的道砟垫的制备方法,所述辉绿岩、焦炭、石灰岩和回收型煤在超过3000摄氏度的温度下熔融。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有砟道床的道砟垫的制备方法,所述束状岩棉纤维的单条纤维长度大于60cm,直径小于0.1mm。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有砟道床的道砟垫的制备方法,所述道砟垫的静承载力大于100kN/m2,静模量(20

100kN/m荷载下)为0.02N/m3±
10%。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有砟道床的道砟垫的制备方法,所述道砟垫的动静比(3Hz)小于1.1;动静比(30Hz)小于1.5。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有砟道床的道砟垫,通过采用上中下三层结构,将道砟垫的基础层、接触层和减振层采用岩棉材料并且以1.2:1:1.2的压实密度比例压制成型制成,能够保证道砟垫在使用过程中不被破坏,延长使用寿命。并且道砟垫采用无机材料制成,不含任何添加剂,具有优秀的耐老化性、耐候性和耐火性。岩棉纤维材料的体积可以压缩,变形不需要额外的空间,不需要在道砟垫上进行沟槽设计,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道砟垫沟槽混入污垢后道砟垫的减振性能失效,能够在铁路环境中长期有效使用。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有砟道床的道砟垫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括用于有砟道床的道砟垫的轨道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接触层;2、减振层;3、基础层;4、轨枕;5:道床;
[0029]6、道砟垫;7、轨道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3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34]下面结合图1至图2,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有砟道床的道砟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层、接触层和减振层,所述基础层适于抵接至轨道基础,所述接触层适于抵接至道床,所述减振层位于所述接触层和所述基础层之间;其中,所述基础层、所述接触层和所述减振层均由岩棉压实成型,所述基础层、所述接触层和所述减振层之间的压实密度的比例为:1.2:1: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有砟道床的道砟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层由辉绿岩、焦炭、石灰岩和回收型煤混合而成,所述辉绿岩、焦炭、石灰岩和回收型煤之间的比例为2:1: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有砟道床的道砟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层由辉绿岩、焦炭、石灰岩和回收型煤混合而成,所述辉绿岩、焦炭、石灰岩和回收型煤之间的比例为2:1: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有砟道床的道砟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层由辉绿岩、焦炭、石灰岩和回收型煤混合而成,所述辉绿岩、焦炭、石灰岩和回收型煤之间的比例为2:1:3:5。5.一种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基础;道床,由道砟铺设形成,所述道床上设有钢轨;以及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有砟道床的道砟垫,所述道砟垫位于所述轨道基础和所述道床之间,并对应所述钢轨的位置设置。6.一种用于有砟道床的道砟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厚贵宋瑞祥吴琼张慧娟张辉张迎春王蓓蓓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