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铝运煤列车用5083铝合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7256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铝运煤列车用5083铝合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板材中各化学成分组成为:Si 0.20~0.30%、Fe 0.20~0.30%、Cu 0.03~0.07%、Mn 0.45~0.60%、Mg 4.4~4.8%、Cr 0.10~0.20%、Zn≤0.10%、Ti 0.015~0.03%,余量为Al。根据板材中各化学成分组成配料,然后依次进行熔炼、精炼、铸造、锯头铣面、均热、热轧、冷轧开坯、中间退火、冷轧成品和稳定化处理;最后经精整切片、包装,得到全铝运煤列车用5083铝合金板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产品提高了运煤列车用5083铝合金板材的疲劳强度、抗拉强度及耐腐蚀等性能。抗拉强度及耐腐蚀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铝运煤列车用5083铝合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全铝运煤列车用5083铝合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二、
技术介绍

[0002]由河南明泰铝业有限公司提供铝合金材料所生产的1.3万节全铝运煤火车车皮,近段时间来先后投放到国内大秦铁路和神华铁路线上,运行状态良好。相比不锈钢车皮,全铝运煤车每节车皮自重降低约700公斤。
[0003]随着“车辆轻量化”成为轨道交通发展方向,承担大宗货物运输的运载火车减轻自重、减少排放,被国家交通部提上议事日程。与此前在车体制造中广泛使用的钢铁材料相比,铝合金具有质量轻、成型优、强度高、耐腐蚀等特性,成为重载列车减轻自重、降低能耗的较佳选择。
[0004]目前,不少欧美国家都采用铝合金材料来制造铁路车辆,例如:美国目前新制造的高速重载列车95%以上都是铝合金车皮。
[0005]近年来,通过成立专项团队对重载列车用铝合金材料进行项目研究,河南明泰铝业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全铝运煤列车用铝合金板材应用技术”,从而让铝合金材料在铁路机车、车辆及其零部件中得到应用。减轻了铁路火车整车重量,为铁路货运提速提供保障。
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目前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铁路车辆的发展状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铝运煤列车用5083铝合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制备的全铝运煤列车用5083铝合金板材,提高了运煤列车用5083铝合金板材的疲劳强度、抗拉强度及耐腐蚀等性能,进而满足运煤列车用5083铝合金板材的使用要求。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铝运煤列车用5083铝合金板材,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所述5083铝合金板材中各化学成分组成为:Si 0.20~0.30%、Fe 0.20~0.30%、Cu 0.03~0.07%、Mn 0.45~0.60%、Mg 4.4~4.8%、Cr 0.10~0.20%、Zn≤0.10%、Ti 0.015~0.03%,余量为Al。
[0009]另外,提供一种全铝运煤列车用5083铝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熔炼、铸造、锯头铣面、均热、热轧、冷轧开坯、中间退火、冷轧成品和稳定化处理,其中:
[0010]所述铸造过程中,控制铸造温度为690~720℃、铸造水温为25~35℃、铸造水压为0.2~0.6kg/cm2、铸造速度为35~50mm/min、铸造水流量为90~230m3/h;铸造中检测氢含量≤0.15ml/100gAl;
[0011]所述均热的具体过程为:所得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均热处理,加热制度为:第一阶段铸锭温度为480~500℃,保温时间12~14小时;第二阶段铸锭温度为520~530℃,保温时间为4小时;出炉温度为480~500℃;
[0012]所述热轧:将均热后所得铸锭先进行热粗轧,经过19~23道次的轧制,轧至厚度为26~28mm的毛坯料,乳液压力为0.1~0.3MPa,浓度为3~8%,粗轧后温度为390~450℃;然后进行热精轧,轧制速度为2.0~2.6m/s,经连续3次轧制至厚度8.0
±
0.5mm,乳液压力为0.2~0.45MPa,浓度为5~8%,压缩空气压力为0.2~0.5MPa;
[0013]所述冷轧开坯,是由厚度为8.0
±
0.5mm经1道次轧制,道次分配为8.0

6.8mm,轧制后的厚度为6.8mm,轧制速度为1.6~2.6m/s;厚度公差为
±
0.05mm,宽度公差为0~3mm;
[0014]所述中间退火时,退火炉内金属温度为330~340℃,保温时间为4~5h;
[0015]所述冷轧成品,是由厚度为6.8
±
0.5mm经1道次轧制,道次分配为6.8

6.0mm,轧制后卷材的厚度为6.0mm,轧制速度为1.6~2.6m/s;厚度公差为
±
0.05mm,宽度公差为0~3mm;
[0016]所述稳定化处理:将6.0mm厚度的铝卷送入退火炉中进行加热,控制金属温度为80~90℃,保温时间为1~2h。
[0017]根据上述的全铝运煤列车用5083铝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配料后投入熔炼炉中进行熔炼;熔炼中进行炉前分析、成分调整、扒渣、导炉、精炼除气、调整温度。
[0018]根据上述的全铝运煤列车用5083铝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熔炼温度为740~760℃,熔炼时间为60~70min;熔炼后所得合金液置于静置炉中进行精炼,精炼温度为730~750℃,精炼时间为45~60min。
[0019]根据上述的全铝运煤列车用5083铝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所述锯头铣面时,首先锯床对铸锭进行锯头,锯头长度为150~160mm;再用铣床进行铣面,铣面量为小面单侧15~18mm,大面单侧15~16mm。
[0020]根据上述的全铝运煤列车用5083铝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所述中间退火后所得板材的性能检测,抗拉强度为305~385MPa,延伸率为10~20%,屈服强度为215~285Mpa。
[0021]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全铝运煤列车用5083铝合金板材的生产方法中,经熔铸得到5083铝合金铸锭,熔铸过程中严格控制镁的质量含量,使其在4.4~4.8%之间;对5083铝锭进行均匀化热处理,均热温度在480~530℃之间分两阶段实施;对经过均匀化热处理的5083铸锭首先经过大变形量的热粗轧,然后在390~450℃温度下进行热精轧,至厚度8.0
±
0.5mm;对热轧后的5083铝卷材进行小变形量的冷轧,并进行中间退火,小变形量的冷轧处理,得到5083铝卷材半成品;经过稳定化退火处理、切片,得到5083铝合金板材成品。本专利技术运煤列车用5083铝合金板材的生产方法,严格控制合金元素镁的含量,通过均匀化热处理、热轧(热粗轧和热精轧)、冷轧开坯、中间退火、冷轧成品、稳定化热处理等工序相配合,最终提高运煤列车用5083铝合金板材的疲劳强度、抗拉强度及耐腐蚀性,进而满足了运煤列车用5083铝合金板材的使用要求。
[0023]2、利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制备的5083铝合金板材成品,能够提高运煤列车用5083铝合金板材的疲劳强度、抗拉强度及耐腐蚀性,剥落腐蚀A级,晶间腐蚀5~10%,延长了车厢的使用寿命,进而满足了运煤列车用5083铝合金板材的使用要求。
四、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0.13%、Zn 0.007%、Ti 0.016%,余量为Al。
[0041]实施例4:
[004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所述全铝运煤列车用5083铝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0043]d、均热:将步骤c所得铸锭放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铝运煤列车用5083铝合金板材,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所述5083铝合金板材中各化学成分组成为:Si 0.20~0.30%、Fe 0.20~0.30%、Cu 0.03~0.07%、Mn 0.45~0.60%、Mg 4.4~4.8%、Cr 0.10~0.20%、Zn≤0.10%、Ti 0.015~0.03%,余量为Al。2.一种全铝运煤列车用5083铝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熔炼、铸造、锯头铣面、均热、热轧、冷轧开坯、中间退火、冷轧成品和稳定化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过程中,控制铸造温度为690~720℃、铸造水温为25~35℃、铸造水压为0.2~0.6kg/cm2、铸造速度为35~50mm/min、铸造水流量为90~230m3/h;铸造中检测氢含量≤0.15ml/100gAl;所述均热的具体过程为:所得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均热处理,加热制度为:第一阶段铸锭温度为480~500℃,保温时间12~14小时;第二阶段铸锭温度为520~530℃,保温时间为4小时;出炉温度为480~500℃;所述热轧:将均热后所得铸锭先进行热粗轧,经过19~23道次的轧制,轧至厚度为26~28mm的毛坯料,乳液压力为0.1~0.3MPa,浓度为3~8%,粗轧后温度为390~450℃;然后进行热精轧,轧制速度为2.0~2.6m/s,经连续3次轧制至厚度8.0
±
0.5mm,乳液压力为0.2~0.45MPa,浓度为5~8%,压缩空气压力为0.2~0.5MPa;所述冷轧开坯,是由厚度为8.0
±
0.5mm经1道次轧制,道次分配为8.0

6.8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江锋姚明辉柴九鹏李国锋邵三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泰鸿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