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及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200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及发动机,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包括输出轴、壳体、输出法兰、油封座和转速传感器信号轮,其中,油封座内壁设有朝向输出轴延伸的延伸部。此结构的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延伸部与齿体部将第一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信号轮的齿槽连通齿体部下方的第一腔体和齿体部上方的第二腔体,转速传感器信号轮随输出轴转动,齿槽中的空气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出至第二腔体,以使油封内侧压力降低,防止油封泄漏,保证其密封效果。通过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上的转速传感器信号轮旋转降低油封内腔压力,无需额外设置风扇叶片,以简化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的结构,使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的结构紧凑,降低零件成本和整机重量。零件成本和整机重量。零件成本和整机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及发动机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传动
,具体涉及一种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常规变速器在正常工作时,由于变速器内部温度升高及换挡气缸处的微量空气泄漏到第一内腔,使第一内腔的空气处于正压状态,导致变速器油封唇口处内侧压力大于外侧压力,导致油封密封效果差、易漏油。
[0003]现有技术中的变速器,通过在油封内侧设置风扇叶片,风扇叶片旋转时产生微负压,以降低油封内侧压力,使油封内外产生微量压差,提高油封的密封效果。该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需在油封内侧增设风扇叶片以及用于安装风扇叶片的结构,变速器需要更大的布置空间,不利于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紧凑化,同时另外设置风扇叶片及叶片安装结构增加了整机重量及零件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通过设置风扇叶片以减小油封内侧压力导致的结构不紧凑、整机重量及成本增加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及发动机。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包括输出轴、壳体、输出法兰、油封座和转速传感器信号轮,其中,所述输出轴上套设有轴承;壳体固定套设于所述轴承上;输出法兰固定连接于所述输出轴上,油封座套设在所述输出法兰外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油封座的内壁与所述输出法兰的外壁之间安装有油封;所述油封座内壁设有朝向所述输出轴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输出法兰外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转速传感器信号轮包括安装部和齿体部,所述安装部固定套设于所述输出轴上,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轴承与所述输出法兰之间,所述齿体部设于所述安装部上,所述齿体部的周向具有多个齿槽;所述油封、所述输出法兰、所述油封座、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轴承围成第一内腔,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齿体部与所述油封之间,所述延伸部与所述齿体部将所述第一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0006]可选地,上述的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输出轴径向延伸。
[0007]可选地,上述的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所述延伸部与所述齿体部之间具有连通间隙,所述连通间隙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
[0008]可选地,上述的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所述连通间隙为位于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输出轴的端面与所述齿体部的外周壁之间的径向间隙。
[0009]可选地,上述的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所述连通间隙为位于所述齿体部的端面与所述延伸部侧壁之间的轴向间隙。
[0010]可选地,上述的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所述连通间隙大小为0.1mm

2mm。
[0011]可选地,上述的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所述安装部的两端面分别抵接所述轴承和所述输出法兰朝向所述轴承的一端。
[0012]可选地,上述的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所述油封座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上。
[0013]可选地,上述的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输出轴背向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压板设于所述输出法兰内,所述输出法兰内壁设有限位台阶,所述压板抵接所述限位台阶。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1.本技术提供的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延伸部与齿体部将第一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信号轮的齿槽连通齿体部下方的第一腔体和齿体部上方的第二腔体,转速传感器信号轮随输出轴转动,齿槽中的空气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出至第二腔体,延伸部以外、油封以内的第一腔体通过第一间隙连通齿体部以下的第一腔体,因而使得油封内侧压力降低,以使油封内腔压力低于外部压力,防止油封泄漏,保证其密封效果。通过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上的转速传感器信号轮旋转降低油封内腔压力,无需额外设置风扇叶片,以简化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的结构,使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的结构紧凑,降低零件成本和整机重量。
[0017]2.延伸部与齿体部之间具有连通间隙,避免装配时齿体部与延伸部相互干涉;同时,从齿槽被甩出至第二腔体内的气体可通过连通间隙流回延伸部以外的第一腔体,以控制油封内侧压力,可根据油封所需的最佳内腔压力控制连通间隙的大小,防止油封内腔压力过大或过小,保证油封密封效果。
[0018]3.安装部的两端分别抵接轴承和输出法兰朝向轴承的一端,以通过轴承和输出法兰直接对转速传感器信号轮进行轴向限位,无需另外设置限位机构。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的剖视图;
[0021]图2示出了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的变形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0023]图4示出了图3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5示出了图1中转速传感器信号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0、输出轴;20、轴承、30、壳体;40、输出法兰;401、限位台阶;50、油封座;501、延伸部;5011、内侧面;5012、内端面;60、油封;70、转速传感器信号轮;701、安装部;702、齿体部;7021、齿外圆;7022、齿端面;80、第一腔体;90、第二腔体;100、压板;11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轴(10),所述输出轴(10)上套设有轴承(20);壳体(30),固定套设于所述轴承(20)上;输出法兰(40),固定连接于所述输出轴(10)上;油封座(50),套设在所述输出法兰(40)外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30)上,所述油封座(50)的内壁与所述输出法兰(40)的外壁之间安装有油封(60);所述油封座(50)内壁设有朝向所述输出轴(10)延伸的延伸部(501),所述延伸部(501)与所述输出法兰(40)外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转速传感器信号轮(70),包括安装部(701)和齿体部(702),所述安装部(701)固定套设于所述输出轴(10)上,所述安装部(701)位于所述轴承(20)与所述输出法兰(40)之间,所述齿体部(702)设于所述安装部(701)上,所述齿体部(702)的周向具有多个齿槽;所述油封(60)、所述输出法兰(40)、所述油封座(50)、所述输出轴(10)与所述轴承(20)围成第一内腔,所述延伸部(501)位于所述齿体部(702)与所述油封(60)之间,所述延伸部(501)与所述齿体部(702)将所述第一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80)和第二腔体(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501)朝向所述输出轴(10)径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动力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501)与所述齿体部(702)之间具有连通间隙,所述连通间隙连通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汉生陶磊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道依茨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