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循环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680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反应釜循环搅拌装置,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反应釜主体、升降机构、连接气管、循环气泵、循环气口及喷气架;所述升降机构有四个,且四个升降机构均安装于反应釜主体的顶部,四个所述升降机构的底端均贯穿反应釜主体并分别与喷气架顶部的四个角相连;所述喷气架的顶部与连接气管相连通,所述连接气管的另一端与循环气泵相连通,所述循环气泵的另一端与循环气口相连通。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该装置在进行工作时可以改变氧气进气位置以及环氧乙烷的气体循环位置,使气体可以在反应釜主体的上部、中部或者下部反应,调整最佳反应位置,以达到最佳反应效率以及产品产量,提高产品生产原料的利用率。提高产品生产原料的利用率。提高产品生产原料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应釜循环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化工
,具体涉及反应釜循环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聚醚多元醇生产方式为搅拌式反应釜或外循环式反应器,搅拌式反应釜能够生产粘度高(高摩尔环氧乙烷)的聚醚多元醇,但对起始剂的量有要求,量少很难反应。
[0003]外循环式反应器少量的起始剂即可反应,但无法生产粘度高(高摩尔环氧乙烷)聚醚多元醇,目前反应釜供氧位置处单一,反应时间很长且质量较差,并且随着环氧乙烷聚合摩尔数越高,物料粘度越大,外循环泵的循环量越小,最终无法得到合格产品,并且在整体气循环过程中气体进出位置的相同,也会造成反应时间大大增加,损耗能源,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为此我们提出反应釜循环搅拌装置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反应釜循环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反应釜循环搅拌装置,包括反应釜主体、升降机构、连接气管、循环气泵、循环气口及喷气架;
[0006]所述升降机构有四个,且四个升降机构均安装于反应釜主体的顶部,四个所述升降机构的底端均贯穿反应釜主体并分别与喷气架顶部的四个角相连;
[0007]所述喷气架的顶部与连接气管相连通,所述连接气管的另一端与循环气泵相连通,所述循环气泵的另一端与循环气口相连通,所述循环气口与反应釜主体内壁的底部相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反应釜主体的顶部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底端与反应釜主体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上安装有多个用于搅拌内部物质的搅拌板。
[0009]优选的,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左侧安装有进气系统,所述进气系统包括进气泵、进气板、行走机构、滑板、连接板及导气管;
[0010]所述进气板的内部开设有通气槽,所述进气泵的出气端与通气槽相连通,所述进气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上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右端与导气管固定,且连接环的左端与通气槽相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伺服电机、绕线盘及定向轮;
[0012]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绕线盘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绕线盘上盘绕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定向轮与反应釜主体并与喷气架固定连接;
[0013]所述绕线盘、定向轮与反应釜主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与反应釜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进气板的右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行走机构与导气管固定,所述
行走机构的移动端与连接板相贴合。
[0015]优选的,所述连接绳的表面涂覆有耐腐蚀涂层,且连接绳为耐高温尼龙材料制成。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该装置在少量起始剂、高粘度聚醚多元醇生产过程中,能有效减少生产时间,减少设备运行时间,节约电能。
[0018]2、该装置在进行工作时可以改变氧气进气位置以及环氧乙烷的气体循环位置,使气体可以在反应釜主体的上部、中部或者下部反应,调整最佳反应位置,以达到最佳反应效率以及产品产量,提高产品生产原料的利用率。
[0019]3、并且该装置在本方案中,采用的是左右两个系统相互配合搅拌,因为一开始物料较少,搅拌与气体的填充面积相差较大,因此仅采用进气系统配合搅拌,后期物料反应完成后,粘度变大了,这单体的一个进气系统无法满足搅拌需求,此时再启动外部循环的连接气管、循环气泵以及循环气口所形成的结构配合,这样二者配合,既能够保证搅拌的完成,还可以节约了设备的运行时间。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反应釜主体的俯视剖面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3]图中:1、反应釜主体;11、转动电机;12、转动轴;13、搅拌板;2、进气系统;21、进气泵;22、进气板;23、行走机构;24、滑板;25、通气槽;26、连接板;27、导气管;28、连接环;3、升降机构;31、伺服电机;32、绕线盘;33、定向轮;34、连接绳;4、连接气管;5、循环气泵;6、循环气口;7、喷气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提供反应釜循环搅拌装置,包括反应釜主体1、升降机构3、连接气管4、循环气泵5、循环气口6及喷气架7;
[0026]升降机构3有四个,且四个升降机构3均安装于反应釜主体1的顶部,四个升降机构3的底端均贯穿反应釜主体1并分别与喷气架7顶部的四个角相连;
[0027]喷气架7的顶部与连接气管4相连通,连接气管4的另一端与循环气泵5相连通,循环气泵5的另一端与循环气口6相连通,循环气口6与反应釜主体1内壁的底部相连通。
[002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反应釜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转动电机11,转动电机1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动轴12,转动轴12的底端与反应釜主体1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转动轴12上安装有多个用于搅拌内部物质的搅拌板13。
[002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反应釜主体1的左侧安装有进气系统2,进气系统2包括进气泵21、进气板22、行走机构23、滑板24、连接板26及导气管27;
[0030]进气板22的内部开设有通气槽25,进气泵21的出气端与通气槽25相连通,进气板2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24,滑板24上安装有连接环28,连接环28的右端与导气管27固定,且连接环28的左端与通气槽25相连通。
[003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升降机构3包括伺服电机31、绕线盘32及定向轮33;
[0032]伺服电机3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绕线盘32的正面固定连接,绕线盘32上盘绕有连接绳34,连接绳34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定向轮33与反应釜主体1并与喷气架7固定连接;
[0033]绕线盘32、定向轮33与反应釜主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伺服电机31与反应釜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
[003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进气板22的右端与连接板26固定连接,行走机构23与导气管27固定,行走机构23的移动端与连接板26相贴合。
[003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绳34的表面涂覆有耐腐蚀涂层,且连接绳34为耐高温尼龙材料制成。
[0036]进一步的,行走机构23采用目前市面上任意一种可以选择的自主移动零件,内部装有驱动结构,可以在平面上行走,在本申请该行走机构23为现有技术,因此具体结构不做过多赘述。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反应釜循环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主体(1)、升降机构(3)、连接气管(4)、循环气泵(5)、循环气口(6)及喷气架(7);所述升降机构(3)有四个,且四个升降机构(3)均安装于反应釜主体(1)的顶部,四个所述升降机构(3)的底端均贯穿反应釜主体(1)并分别与喷气架(7)顶部的四个角相连;所述喷气架(7)的顶部与连接气管(4)相连通,所述连接气管(4)的另一端与循环气泵(5)相连通,所述循环气泵(5)的另一端与循环气口(6)相连通,所述循环气口(6)与反应釜主体(1)内壁的底部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循环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转动电机(11),所述转动电机(1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动轴(12),所述转动轴(12)的底端与反应釜主体(1)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12)上安装有多个用于搅拌内部物质的搅拌板(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循环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左侧安装有进气系统(2),所述进气系统(2)包括进气泵(21)、进气板(22)、行走机构(23)、滑板(24)、连接板(26)及导气管(27);所述进气板(22)的内部开设有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楠王学会周西臣王雪徐建彬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金美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