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预制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664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预制沉淀池,包括混凝土墙体和钢格栅盖板,钢格栅盖板设置在混凝土墙体的顶部,混凝土墙体围合成上端开口的长方体,长方体的两侧的混凝土墙体上设置有高度不同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的高度低于进水口的高度,长方体的内部设置有内隔墙,内隔墙的高度低于进水口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沉淀池内部设置内隔墙,可以进行二次沉淀,进一步对泥水进行分离;设置高度不同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高度不同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保证进入沉淀池的泥水均能从出水口排出,防止泥水量过多时,进水口进入的泥水又从进水口流出;采用混凝土墙体,可以长期使用,耐腐蚀的同时减少成本。的同时减少成本。的同时减少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预制沉淀池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伴随工程项目建设,现场泥水常常外溢,污染环境,影响市容,工程项目经常是根据现场采取现浇或砌筑沉淀池,使用完成或工程项目建设未完成就废弃,造成材料的浪费并产生建筑垃圾。
[0003]传统沉砂池都是布置在固定位置,不可移动重复使用,造成材料浪费严重,因此能否将积砂及时清除及沉砂池循环利用起来成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0004]中国专利号CN211705985U公开了一种沉淀池,包括密闭的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两侧的进水孔和出水孔。
[0005]虽然上述方案能循环使用、及时将积砂及时清除,但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0006](1)箱体采用的钢板焊接而成,钢板不耐腐蚀,不能长期使用;
[0007](2)箱体两侧的出水孔和进水孔设置在同一水平轴线上,会造成泥水从进水孔回流,不能保证所有的泥水都能从出水孔流出;
[0008](3)沉淀池不能进行二次沉淀。
[0009]以上问题,值得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沉淀池的箱体不耐腐蚀且泥水会从进水孔处回流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预制沉淀池。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12]一种装配式预制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墙体和钢格栅盖板,所述钢格栅盖板设置在混凝土墙体的顶部,
[0013]所述混凝土墙体围合成上端开口的长方体,所述长方体的两侧的混凝土墙体上设置有高度不同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高度低于所述进水口的高度,所述长方体的内部设置有内隔墙,所述内隔墙的高度低于所述进水口的高度。
[0014]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设置有PVC管。
[0015]进一步的,所述内隔墙设置有第一溢水口,所述第一溢水口距离内隔墙顶部的距离为300mm。
[0016]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高度差的范围为100~200mm。
[0017]进一步的,所述内隔墙与所述进水口的高度差为350mm,所述内隔墙与所述出水口的高度差为200mm。
[0018]进一步的,所述长方体的四周的混凝土墙体的端部设置有企口,所述钢格栅盖板通过企口放置在所述长方体的顶部,所述钢格栅盖板与所述混凝土墙体抵接。
[0019]进一步的,所述钢格栅盖板设置有第二溢水口。
[0020]进一步的,所述长方体的四周的混凝土墙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吊环。
[0021]进一步的,所述钢格栅盖板为焊接成型。
[0022]进一步的,所述长方体的阳角处设置有预埋镀锌钢板。
[0023]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在沉淀池内部设置内隔墙,可以进行二次沉淀,进一步对泥水进行分离;设置高度不同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高度不同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保证进入沉淀池的泥水均能从出水口排出,防止泥水量过多时,进水口进入的泥水又从进水口流出;采用混凝土墙体,可以长期使用,耐腐蚀的同时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6]在图中,各个附图标记如下:
[0027]1、混凝土墙体;2、进水口;3、出水口;4、钢格栅盖板;41、第二溢水口;5、吊环;6、护角钢板;7、内隔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0029]如图1

图2所示,一种装配式预制沉淀池,包括混凝土墙体1和钢格栅盖板4,钢格栅盖板4设置在混凝土墙体1的顶部,混凝土墙体耐腐蚀,刚度强可以长期使用,而且使用混凝土制作沉淀池的墙体可以减少成本。
[0030]混凝土墙体1围合成上端开口的长方体,长方体的两侧的混凝土墙体1上设置有高度不同的进水口2和出水口3,出水口3的高度低于进水口2的高度,长方体的内部设置有内隔墙7,内隔墙7的高度低于进水口2的高度,本技术设置内隔墙7,可以对进入沉淀池的泥水进行二次沉淀,进一步对泥水进行分离;设置高度不同的进水口2和出水口3,保证进入沉淀池的泥水均能从出水口3排出,能有效防止泥水量过多时,进水口2进入的泥水又从进水口2流出。
[0031]在具体使用时,泥水从进水口2流入沉淀池,在进水口2和内隔墙7之间进行第一次沉淀,当泥水量一定后,泥水开始流入内隔墙7和出水口3之间,进行二次沉淀,二次沉淀后从出水口3流出。
[0032]装配式预制沉淀池可根据现场使用需求进行工程预制生产或现场游牧式生产,并且可以重复二次利用,大大减少材料的浪费,从而达到绿色低碳的效果。
[0033]在可选实施例中,混凝土墙体为清水混凝土墙体,可以减少二次抹灰。在可选实施例中,混凝土选用C30及以上标号的混凝土。
[0034]在优选实施例中,进水口2和出水口3均设置有PVC管,采用PVC管的目的是破损后易于更换,PVC管有较好的抗拉、抗压强度,而且PVC管的管壁非常光滑,水流的阻力很小,其输水能力比同等管径的铸铁管相比能提高20%。
[0035]在优选实施例中,内隔墙7设置有第一溢水口(图中未示出),第一溢水口距离内隔
墙7顶部的距离为300mm。
[0036]在优选实施例中,进水口2和出水口3的高度差的范围为100~200mm,设置的目的是既保证沉淀池能贮存尽量多的污水,又保证沉淀池沉淀过后的污水都能从出水口3排出。
[0037]在优选实施例中,内隔墙7与进水口2的高度差为350mm,内隔墙7与出水口3的高度差为200mm。在可选实施例中,内隔墙7的高度高于出水口3,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保证二次沉淀的污水都是从出水口3排出。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内隔墙7的高度低于出水口3,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保证沉淀池能尽可能多地贮存污水,污水没过内隔墙7后,后进入的污水能进行一次沉淀后从出水口排出。
[0038]在优选实施例中,长方体的四周的混凝土墙体1的端部设置有企口(图中未示出),钢格栅盖板4通过企口放置在长方体的顶部,钢格栅盖板4与混凝土墙体1抵接。在清理沉淀池内部的污垢时,可以直接移走钢格栅盖板4后进行清理。
[0039]在优选实施例中,钢格栅盖板4设置有第二溢水口41,防止泥水量过大时冲开钢格栅盖板4。
[0040]在优选实施例中,长方体的四周的混凝土墙体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吊环5,吊环5均匀地设置在长方体的上表面。具体使用时,在吊环5内穿入钢丝绳,钢丝绳挂至吊钩上,便于沉淀池进行升吊运输。
[0041]在可选实施例中,吊环5为未经冷拉的热轧光圆钢筋。使用时,计算拉应力不大于65MPa。
[0042]在可选实施例中,钢格栅盖板4为焊接成型,具体地,钢格栅盖板为镀锌钢材焊接成型,可以重复二次使用。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预制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墙体和钢格栅盖板,所述钢格栅盖板设置在混凝土墙体的顶部,所述混凝土墙体围合成上端开口的长方体,所述长方体的两侧的混凝土墙体上设置有高度不同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高度低于所述进水口的高度,所述长方体的内部设置有内隔墙,所述内隔墙的高度低于所述进水口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设置有PVC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隔墙设置有第一溢水口,所述第一溢水口距离内隔墙顶部的距离为3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高度差的范围为100~2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锋陈泉吴鑫朱庆亮张锦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特区建工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