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步履式造楼设备用的支承装置及其顶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2951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步履式造楼设备用的支承装置及其顶升方法,包括:至少4个固定在墙体外侧的附墙支座;第一顶升件,所述第一顶升件一端用于连接集成平台;位于所述第一顶升件下方的第二顶升件,所述第一顶升件和所述第二顶升件均挂接在所述附墙支座上;可活动设于所述第一顶升件和所述第二顶升件之间的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顶升件连接,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顶升件连接,所述伸缩件伸张顶升所述第一顶升件上升,所述伸缩件收缩提拉所述第二顶升件上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步履式造楼设备用的支承装置及其顶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步履式造楼设备用的支承装置及其顶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造楼设备,也称造楼机,是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集成平台,主要是以机械作业

智能的控制方式,实现高层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工业化智能建造设备

[0003]其中,施工集成平台一般通过支承装置对其顶升,实现施工集成平台的升降,但是,传统施工集成平台的支撑装置较为笨重

并且无法做到标准化设计,经济性和实用性较差

后经改进,形成轻型造楼设备支承装置,支承装置主要包括与墙体固定连接的挂座

与上换向盒连接的轨道立柱

与下换向盒连接的套架

以及液压缸等,爬升工作时需要液压缸带动上

下换向盒反复运动实现实现轨道立柱和套架交替爬升,其爬升过程中需要手动执行上

下换向盒与轨道立柱和套架锁定与松开的操作

其支承装置爬升过程操作较为繁琐,自动化程度有待提高

[0004]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步履式造楼设备用的支承装置及其顶升方法,以针对上述存在缺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步履式造楼设备用的支承装置及其顶升方法

以解决支承装置顶升过程操作较为繁琐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7]一种步履式造楼设备用的支承装置,包括:至少4个固定在墙体外侧的附墙支座;
[0008]第一顶升件,所述第一顶升件一端用于连接集成平台;
[0009]位于所述第一顶升件下方的第二顶升件,所述第一顶升件和所述第二顶升件均挂接在所述附墙支座上;
[0010]可活动设于所述第一顶升件和所述第二顶升件之间的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顶升件连接,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顶升件连接,所述伸缩件伸张顶升所述第一顶升件上升,所述伸缩件收缩提拉所述第二顶升件上升

[0011]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附墙支座包括复位辅助件

附墙连接件

销轴件

以及用于承接所述第一顶升件和所述第二顶升件的爪钩,所述销轴件穿过所述附墙连接件和所述爪钩设置,所述复位辅助件套设于销轴上,所述复位辅助件用于辅助所述爪钩翻转复位

[0012]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附墙连接件靠近墙体的一侧设有附墙底板,所述附墙底板上方同一水平上设有标准孔和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用于消除墙体外侧预埋件的水平方向误差;
[0013]所述附墙底板下方同一水平方向上设有大圆孔,所述大圆孔用于消除预埋件的水
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误差

[0014]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爪钩的两侧均设有卡位孔,所述复位辅助件的两端卡接安装于所述卡位孔内,所述复位辅助件的中部与所述附墙支座抵接

[0015]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爪钩上设有若干爪齿,若干所述爪齿形成承接槽,所述承接槽用于作为承接支撑装置的支撑结构

[0016]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顶升件靠近墙体的一面等间距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二顶升件靠近墙体的一面等间距设有支架挡块,所述限位块和所述支架挡块均挂接在对应的所述爪钩上

[0017]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附墙支座还包括抗倾覆件,所述抗倾覆件包括与所述附墙连接件连接的抗倾覆支撑板

以及相对于抗倾覆支撑板可转动的辊轮,所述抗倾覆件用于对所述第一顶升件提供侧向约束

[0018]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顶升件靠近墙体的一面还设有工型轨道,所述工型轨道上升时与所述辊轮滚动连接,所述抗倾覆件对所述工型轨道夹持

[0019]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顶升件靠近墙体的一面两侧还均设有侧边限位条,两所述侧边限位条的间距与所述附墙支座的两侧宽度相适配,防止所述第二顶升件上升过程中晃动

[002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顶升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步履式造楼设备用的支承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0021]S100、
在墙体外侧沿竖直方向线性安装有至少4个附墙支座;
[0022]S200、
将第一顶升件挂设于第
N+2
层附墙支座上,第二顶升件挂设于第
N

、N+1
层附墙支座上,伸缩件与所述第二顶升件连接,且所述伸缩件的活动杆与所述第一顶升件连接;
[0023]S300、
所述伸缩件伸展驱动活动杆伸长顶升第一顶升件挂设于第
N+3
层附墙支座上,所述伸缩件收缩带动活动杆缩短拉升第二顶升件挂设于第
N+1、N+2
层附墙支座上,重复
S300
步骤2次使施工集成平台上升一个楼层

[0024]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
[0025]1、
整体采用步履式爬升方法,先让第一顶升件到达预设高度,再带动第二顶升件爬升,无需换向盒过度,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爬升效率

[0026]2、
爪钩上设有两处凸起的爪齿,分别用于限位支撑柱和液压缸套架,一个爪钩同时对支撑柱和套架进行支撑,无需在附墙支座上多出设区别支撑柱和液压缸套架的支撑结构,简化了附墙支座的构造

[0027]3、
附墙底座上通过设有标准孔

与标准孔水平对齐的长圆孔

以及两个大圆孔,其中通过长圆孔的结构设置,可以消除预埋件预埋时出现的横向误差,另外,通过大圆孔的尺寸略大于标准孔,可以消除预埋件在预埋时出现的水平横向以及竖直纵向两者的预埋误差,以适应支撑及动力系统运行对附墙支座安装精度的要求

[0028]4、
通过设置复位辅助件,使爪钩在复位辅助件和自重力的作用下,可以提高爪钩向下翻转复位的可靠性,提高了安全性

[0029]5、
附墙支座通过采用附墙底板和附墙连接件两者结合的分体式结构设计,并通过导向滑槽的嵌入式连接方式,且导向滑槽上设有倾斜面,使附墙连接件能够与附墙底板滑
槽导轨夹持,进而实现纵向和面向墙体方向的稳固夹持

同时,在与墙体固定时,可以先连接重量较轻的附墙底板,再将附墙连接件通过嵌入式的连接方式与附墙底板连接,相对于附墙支座整体安装在墙体上,本专利技术安装附墙支座更加方便,安装效率更高

[0030]6、
通过在第一顶升件上设有工型轨道,使第一顶升件顶升时工型轨道可以卡在抗倾覆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步履式造楼设备用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4个固定在墙体外侧的附墙支座;第一顶升件,所述第一顶升件一端用于连接集成平台;位于所述第一顶升件下方的第二顶升件,所述第一顶升件和所述第二顶升件均挂接在所述附墙支座上;可活动设于所述第一顶升件和所述第二顶升件之间的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顶升件连接,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顶升件连接,所述伸缩件伸张顶升所述第一顶升件上升,所述伸缩件收缩提拉所述第二顶升件上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步履式造楼设备用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墙支座包括复位辅助件

附墙连接件

销轴件

以及用于承接所述第一顶升件和所述第二顶升件的爪钩,所述销轴件穿过所述附墙连接件和所述爪钩设置,所述复位辅助件套设于销轴上,所述复位辅助件用于辅助所述爪钩翻转复位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步履式造楼设备用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墙连接件靠近墙体的一侧设有附墙底板,所述附墙底板上方同一水平上设有标准孔和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用于消除墙体外侧预埋件的水平方向误差;所述附墙底板下方同一水平方向上设有大圆孔,所述大圆孔用于消除预埋件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误差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步履式造楼设备用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爪钩的两侧均设有卡位孔,所述复位辅助件的两端卡接安装于所述卡位孔内,所述复位辅助件的中部与所述附墙支座抵接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步履式造楼设备用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爪钩上设有若干爪齿,若干所述爪齿形成承接槽,所述承接槽用于作为承接支撑装置的支撑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步履式造楼设备用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升件靠近墙体的一面等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海涛陈泉陈智超闫鹤丹朱庆亮谢文博张秣翦徐浩博杨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特区建工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