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螺母的方钢管全螺栓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563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螺母的方钢管全螺栓连接节点,包括:第一方钢管、第二方钢管和多个连接板,在第一方钢管两个相邻的侧壁上设置了上下位置相互交错的第一通孔,在第二方钢管的两个相邻的侧壁上设置了上下位置相互交错的第二通孔,在连接板上设有第三通孔,连接板位于第一方钢管的内部和第二方钢管的内部,且每个连接板的上部分紧贴第一方钢管的内壁,其下部分紧贴第二方钢管的内壁,螺栓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将连接板与第一方钢管固定,螺栓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将连接板与第二方钢管固定。解决了现有的方钢管与螺栓的连接位置的连接强度较低,螺栓安装困难的问题,其能使方钢管与螺栓的连接位置的连接强度加强,螺栓安装方便。螺栓安装方便。螺栓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螺母的方钢管全螺栓连接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钢结构施工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内置螺母的方钢管全螺栓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建筑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及工业化程度高等特点。钢结构构件通过连接节点组成结构体系,节点形式的选择对于结构整体性、可靠度、建设周期以及附属构件设计施工有着直接的影响。
[0003]现有的两节方钢管安装时,直接采用螺栓将方钢管连接起来,螺栓可以从方钢管的一侧安装并拧紧,实现方钢管的连接,但是现有的方钢管四个侧壁上水平设置供螺栓通过的通孔,四个侧壁的通孔均在同一水平面上,即螺栓拧紧时对方钢管的作用力在方钢管四个侧壁的同一等高位置上,方钢管提供作用力的位置较为集中,使得方钢管与螺栓的连接位置的连接强度较低。
[0004]同时,现有的螺栓与方钢管连接时,将螺栓插入通孔后在,方钢管内部将于螺栓相配合的螺母拧紧,使得上部方钢管和下部方钢管连接,为了增加螺栓的稳定性,需要较长的螺栓来连接上部方钢管和下部方钢管,由于方钢管四个侧壁的供螺栓通过的通孔水平设置,螺栓的长度较长,方钢管相邻的两个侧上的螺栓安装时会相互阻挡,螺母在方钢管内部拧紧时较为困难,操作不方便,导致安装过程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的方钢管与螺栓的连接位置的连接强度较低,螺栓安装困难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置螺母的方钢管全螺栓连接节点。
[0006]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7]一种内置螺母的方钢管全螺栓连接节点,包括:
[0008]第一方钢管,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一方钢管的每个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相邻两个侧壁上的第一通孔的位置上下交错排列;
[0009]第二方钢管,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二方钢管的每个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通孔,相邻两个侧壁上的第二通孔的位置上下交错排列;
[0010]多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方钢管的内部和所述第二方钢管的内部,且每个所述连接板的上部分紧贴所述第一方钢管的内壁,其下部分紧贴所述第二方钢管的内壁,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相对应的第三通孔,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位置上下交错排列,使得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上的所述第三通孔的位置上下交错分布;
[0011]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用于将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方钢管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用于将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方钢管固定。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设置至少一排,任意一排所述第一通孔的连线与对应一
侧的所述第一方钢管的侧壁端部平行。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孔设置至少一排,任意一排所述第二通孔的连线与对应一侧的所述第二方钢管的侧壁端部平行。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通孔设置至少一排,任意一排所述第三通孔的连线与所述连接板的端部平行。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均设置至少一排,且每排至少两个。
[001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固定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三通孔位置相对应。
[001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包括一对第一连接板和一对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中的两个连接板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连接板中的两个连接板的高度相同。
[001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宽度均小于所述第一方钢管及所述第二方钢管的内径。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方钢管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方钢管的底部均设有定位凸边,所述第一方钢管的定位凸边与所述第二方钢管的定位凸边紧贴。
[0020]进一步的,所述螺栓为高强螺栓。
[0021]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
[0022]与通过水平设置的螺栓将方钢管连接起来相比,本技术在第一方钢管和第二方钢管的两个相邻的侧壁上通过上下位置相互交错的螺栓将两者连接起来,即螺栓拧紧时对方钢管的作用力在方钢管四个侧壁的不同位置上,使得方钢管提供作用力的位置更加分散,方钢管与螺栓的连接位置的连接强度加强。同时,由于的螺栓在第一方钢管和第二方钢管的上下位置是相互交错的,并且螺栓的螺母是固定在连接板上,拧紧螺栓时,螺栓之间不会相互阻挡,避免出现安装困难或者无法安装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应用实例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应用实例的俯视图。
[0025]在图中,1、第一方钢管;11、第一通孔;12、第一定位凸边;2、第二方钢管;21、第二通孔;22、第二定位凸边;3、连接板;31、第三通孔;4、螺栓;41、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0027]如图1至如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螺母的方钢管全螺栓连接节点,包括:第一方钢管1、第二方钢管2和连接板3,第一方钢管1和第二方钢管2为空心结构,第一方钢管1每个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设置至少一排通孔,任意一排第一通孔11的连线与对应一侧的第一方钢管1的侧壁端部平行,即第一方钢管1相邻两个侧面上的第一通孔11的位置上下交错分布。
[0028]第二方钢管2每个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通孔21,第二通孔21设置至少一排通孔,任意一排第二通孔21的连线与对应一侧的第二方钢管2的侧壁端部平行,即第二方钢管2相邻两个侧面上的第二通孔21的位置上下交错分布。
[0029]多个连接板3,连接板3位于第一方钢管1的内部和第二方钢管2的内部,且每个连
接板3的上部分紧贴第一方钢管1的内壁,其下部分紧贴第二方钢管2的内壁,连接板3上设有分别与第一通孔11及第二通孔21相对应的第三通孔31,相邻两个连接板3的位置上下交错排列,使得相邻两个连接板3上的第三通孔31的位置上下交错分布。
[0030]本技术中,螺栓4穿过第一通孔11和第三通孔31用于将连接板3与第一方钢管1固定,螺栓4穿过第二通孔21和第三通孔31用于将连接板3与第二方钢管2固定。当螺栓4拧紧时,螺栓4对方钢管相邻两个侧壁的作用力不在同一位置上,即螺栓4拧紧时对方钢管的作用力不在方钢管四个侧壁的同一等高位置上,方钢管提供作用力的位置不集中,使得方钢管与螺栓4的连接位置的连接强度加强,进而第一方钢管1与第二方钢管2连接更加稳固。同时,为了增加螺栓4的稳定性,需要的螺栓4的长度就较长,由于的螺栓4在第一方钢管1和第二方钢管2的上下位置是相互交错的,并且螺栓4的螺母41是固定在连接板3上,当螺栓4拧紧时,螺栓4在方钢管内部不会相互阻挡,避免出现安装困难或者无法安装的问题。此外,为了更好的保证连接板3与第一方钢管1及第二方钢管2装配的稳定性,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21和第三通孔31均设置有若干排,每排至少两个,优选的,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21和第三通孔31均设置为两排,每排有两个,即节点区的方钢管每个侧壁上均有八个螺栓4,使得第一方钢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螺母的方钢管全螺栓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方钢管,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一方钢管的每个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相邻两个侧壁上的第一通孔的位置上下交错排列;第二方钢管,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二方钢管的每个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通孔,相邻两个侧壁上的第二通孔的位置上下交错排列;多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方钢管的内部和所述第二方钢管的内部,且每个所述连接板的上部分紧贴所述第一方钢管的内壁,其下部分紧贴所述第二方钢管的内壁,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相对应的第三通孔,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位置上下交错排列,使得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上的所述第三通孔的位置上下交错分布;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用于将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方钢管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用于将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方钢管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螺母的方钢管全螺栓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设置至少一排,任意一排所述第一通孔的连线与对应一侧的所述第一方钢管的侧壁端部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螺母的方钢管全螺栓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设置至少一排,任意一排所述第二通孔的连线与对应一侧的所述第二方钢管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庆亮陈泉杨海锋李明张永深汤雪川梁彦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特区建工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