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烯酸胶膜用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及丙烯酸胶膜技术

技术编号:370625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1
为克服现有纯胶膜剥离强度不足和高温下剥离强度下降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丙烯酸胶膜用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原料预乳化: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按质量份取软单体100份、乳化剂1~5份进行分散混合,得到预混物;第二阶段:按质量份将50~70份预混物、20~38份硬单体、5~20份功能单体、0.1~3份引发剂和60~150份水分散混合,得到预乳化液;乳液聚合;胶黏剂制备。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丙烯酸胶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丙烯酸胶膜用胶黏剂的制备方法有利于形成互穿网结构型的乳液,最终提高了该丙烯酸胶膜用胶黏剂制备得到的丙烯酸胶膜的耐热性能和剥离强度。膜的耐热性能和剥离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丙烯酸胶膜用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及丙烯酸胶膜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纯胶膜
,具体涉及一种丙烯酸胶膜用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及丙烯酸胶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挠性线路板的应用越发广泛,挠性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缩写FPC)又称为柔性印制电路板,或称软性印制电路板,指以印制的方式,在挠性基材上面进行线路图形的设计和制作的产品。
[0003]目前,FPC的金手指位置太软,不便于插拔操作,为解决此问题,常用的办法是在此位置粘合聚酰亚胺补强板、不锈钢补强板、铝片补强板和FR4补强板等以起到增强的作用,通常需要采用到纯胶膜对不同材料进行粘合,然而,现有的纯胶膜的剥离强度不足,尤其是在300℃的高温条件下出现粘性下降的问题,与不锈钢补强板、铝片补强板等金属补强板粘合后,无法通过高温焊锡的热冲击,容易出现脱落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纯胶膜剥离强度不足和高温下剥离强度下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丙烯酸胶膜用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及丙烯酸胶膜。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丙烯酸胶膜用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0007]原料预乳化: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0008]第一阶段:按质量份取软单体100份、乳化剂1~5份进行分散混合,得到预混物;
[0009]第二阶段:按质量份将50~70份预混物、20~38份硬单体、5~20份功能单体、0.1~3份引发剂和60~150份水分散混合,得到预乳化液;
[0010]乳液聚合:按质量份取20~40份预乳化液升温至82~85℃进行反应,反应10~20min后滴加剩余的预乳化液,滴加完毕后加入0.1~1份引发剂,继续反应0.5~3h,降温后加入pH值调节剂,得到丙烯酸乳液;
[0011]胶黏剂制备:将100份丙烯酸乳液、3~10份填料、3~20份固化剂和2~10份水分散混合,得到丙烯酸胶膜用胶黏剂。
[0012]可选的,“原料预乳化”和“乳液聚合”中均在保护性气体中进行。
[0013]可选的,所述软单体包括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
‑2‑
乙基已酯、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可选的,所述硬单体包括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可选的,所述功能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
‑2‑
羟基乙酯、丙烯酰胺、丙烯酸、N

羟甲基丙烯酰胺和羟乙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可选的,所述乳化剂包括阴离子型乳化剂和非离子型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其
中,所述阴离子型乳化剂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非离子型乳化剂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稀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稀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可选的,所述引发剂包括过硫酸铵、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可选的,所述固化剂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0019]将甲醛溶液100份、苯酚30~80份、小于10wt%的三乙胺混合升温至40~45℃搅拌反应60~90min。甲醛溶液中甲醛的质量浓度为36~40wt%;
[0020]升温至60~80℃,搅拌反应120~150min,降温后过滤得到固化剂。
[0021]可选的,所述pH值调节剂为氨水。
[0022]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丙烯酸胶膜,包括第一离型膜、胶黏层和第二离型膜,所述胶黏层位于所述第一离型膜和所述第二离型膜之间,所述胶黏层由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胶黏剂涂布干燥制备得到。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丙烯酸胶膜用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先将乳化剂和软单体进行第一阶段的混合得到预混物,再将预混物与硬单体、功能单体、引发剂和水进行第二阶段的混合,然后通过种子聚合和滴加反应的方式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了互穿网结构型的乳液,相比于现有丙烯酸胶黏剂的制备方法,本制备方法中在原料预乳化阶段进行分段操作,能够将软单体与乳化剂的有机官能团优先结合,再使硬单体和功能单体分别与软单体结合乳化,能够有效调节软单体、硬单体和功能单体在最终形成的乳液中的分布,进而形成互穿网结构型的乳液,最终提高了该丙烯酸胶膜用胶黏剂制备得到的丙烯酸胶膜的耐热性能和剥离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5]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丙烯酸胶膜用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0026]原料预乳化: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0027]第一阶段:按质量份取软单体100份、乳化剂1~5份进行分散混合,得到预混物;
[0028]第二阶段:按质量份将50~70份预混物、20~38份硬单体、份功能单体、0.1~3份引发剂和60~150份水分散混合,得到预乳化液;
[0029]乳液聚合:按质量份取20~40份预乳化液升温至82~85℃进行反应,反应10~20min后滴加剩余的预乳化液,滴加完毕后加入0.1~1份引发剂,继续反应0.5~3h,降温后加入pH值调节剂,得到丙烯酸乳液;
[0030]胶黏剂制备:将100份丙烯酸乳液、3~10份填料、3~20份固化剂和2~10份水分散混合,得到丙烯酸胶膜用胶黏剂。
[0031]所述丙烯酸胶膜用胶黏剂的制备方法中,先将乳化剂和软单体进行第一阶段的混合得到预混物,再将预混物与硬单体、功能单体、引发剂和水进行第二阶段的混合,然后通过种子聚合和滴加反应的方式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了互穿网结构型的乳液,相比于现有丙
烯酸胶黏剂的制备方法,本制备方法中在原料预乳化阶段进行分段操作,能够将软单体与乳化剂的有机官能团优先结合,再使硬单体和功能单体分别与软单体结合乳化,能够有效调节软单体、硬单体和功能单体在最终形成的乳液中的分布,进而形成互穿网结构型的乳液,最终提高了该丙烯酸胶膜用胶黏剂制备得到的丙烯酸胶膜的耐热性能和剥离强度。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原料预乳化”和“乳液聚合”中均在保护性气体中进行。
[0033]在“原料预乳化”和“乳液聚合”的过程中,虽然软单体、硬单体和功能单体不会直接与空气反应,但是空气中氧气或其他成分会影响到软单体、硬单体和功能单体的分散以及后续的聚合过程,导致聚合的分子量不均匀,影响。通过在原料预乳化”和“乳液聚合”的过程中采用保护性气体进行保护,可以避免单体与空气接触导致分子链分布不均匀的问题,确保聚合效果的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胶黏剂的质量稳定性。
[00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阶段”操作中,分散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酸胶膜用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原料预乳化: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按质量份取软单体100份、乳化剂1~5份进行分散混合,得到预混物;第二阶段:按质量份将50~70预混物、20~38份硬单体、5~20份功能单体、0.1~3份引发剂和60~150份水分散混合,得到预乳化液;乳液聚合:按质量份取20~40份预乳化液升温至82~85℃进行反应,反应10~20min后滴加剩余的预乳化液,滴加完毕后加入0.1~1份引发剂,继续反应0.5~2h,降温后加入pH值调节剂,得到丙烯酸乳液;胶黏剂制备:将100份丙烯酸乳液、3~10份填料、3~20份固化剂和2~10份水分散混合,得到丙烯酸胶膜用胶黏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胶膜用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预乳化”和“乳液聚合”中均在保护性气体中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胶膜用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单体包括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
‑2‑
乙基已酯、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胶膜用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单体包括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胶膜用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缩水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平侯松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