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啶酮衍生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967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该类化合物表现出了优异的靶向抑制非经典突变EGFR的作用且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化合物在制备预防或/和治疗EGFR突变介导的疾病,例如癌症中的应用,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蝶啶酮衍生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靶向EGFR突变蛋白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治疗EGFR介导的疾病,例如肿瘤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研究发现,在多种癌症的形成和发展中,EGFR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EGFR酪氨酸激酶靶点也就成为癌症靶向治疗的首选作用靶标,特别是在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过程中,以EGFR为靶点的小分子抑制剂取得了良好的临床进展,例如第一代可逆抑制剂吉非替尼和埃洛替尼,第二代的不可逆阿法替尼和达可替尼以及具有克服获得性耐药突变EGFR T790M突变活性的第三地奥西替尼。但是并非所有EGFR突变患者都能获益。其中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EGFR 20ins)的NSCLC对大部分EGFR抑制剂靶向治疗效果差或无效,这些突变常常归为非经典突变。这些非经典突变主要包括18

21外显子的插入突变和点突变,ERBB2的点突变和插入突变。
[0003]因此,研究开发靶向非经典突变EGFR抑制剂的药物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靶向抑制非经典突变EGFR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所述化合物应具备优异的抗肿瘤活性。
[0005]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或前药:
[0006][0007]式I中
[0008]R1独立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
l0
烷基、C2‑
C6链烯基、C2‑
C6炔基、任选取代的C3‑
C8环烷基、任选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苄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杂环基;
[0009]R2、R3、R4、R5独立选自H、卤素、取代(优选卤素取代,更优选氟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优选C1‑
C3)烷氧基或取代(优选卤素取代,更优选氟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优选C1‑
C3)氘代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优选C1‑
C3)烷基、NR
c
R
d
;其中R
c
和R
d
各自独立选自氢、C1‑3烷基;
[0010]G为苯环、五元或六元杂环或C3‑
C8环烷基或不存在;
[0011]R6独立选自氢、未取代的或卤素取代的C1‑
C4烷基、硝基、氨基、卤素、羟基、C1‑
C6烷氧基、任选取代的C1‑
C6酰氧基、任选取代的C1‑
C6酰氨基、任选取代的C1‑
C6酰基;其中,当G为苯环时,R6为间位取代;
[0012]m为0

3的整数;
[0013]R7独立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NH2、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
10
烷基;
[0014]A选自下组或不存在:
[0015][0016]X选自下组或不存在:取代或未取代的C1‑3亚烷基(优选

CH2‑
)或氘代亚烷基(优选

CD2‑
)、

O



C(=O)



C(=O)NHN=


[0017]Y选自下组或不存在:

NHC(=O)



C(=O)NH



=NNHC(=O)NH



CH2‑


O


[0018]L选自下组或不存在:C1‑
C
10
亚烷基、C1‑
C
10
亚杂烷基、

A
’‑
(CH2)
m


W

(CH2)
n




(CH2)
m


W

(CH2)
n


O

(CH2)
V



(CH2)
m


W

[(CH2)
n


O]u

(CH2)
v


[0019]A

选自下组或不存在:5元亚芳基和6元亚芳基;
[0020]W选自:亚苯基、5元亚杂芳基、6元亚杂芳基、C1‑
C
10
亚杂环基和C1‑
C
10
亚烷基;
[0021]m

是0、1、2、3、4、5、6、7或8;
[0022]n

是0、1、2、3、4、5、6、7、8或9;
[0023]每个独立的u独立地为2、3或4;
[0024]v是1、2、3或4
[0025]B选自下组或不存在:
[0026][0027]R选自:氢、甲基和氟;
[0028]Q1选自:

C(R
2a
)=和

N=;
[0029]Q2选自:

C(R
2b
)=和

N=;
[0030]Q3选自:

C(R
2c
)=和

N=;
[0031]R
2a
、R
2b
、R
2c
各自独立选自:氢,

C(=O)


[0032]Z选自:

CH2‑


C(=O)


[0033]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化合物是下式II所示化合物:
[0034][0035]式II中
[0036]R7独立选自:H、取代(优选卤素取代,更优选氟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优选C1‑
C3)
烷基、取代(优选卤素取代,更优选氟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优选C1‑
C3)氘代烷基;
[0037]R8独立选自:H、取代(优选卤素取代,更优选氟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3烷基、取代(优选卤素取代,更优选氟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3氘代烷基。
[0038]在具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立体异构体或前药:式I中R1独立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
l0
烷基、C2‑
C6链烯基、C2‑
C6炔基、任选取代的C3‑
C8环烷基、任选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苄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杂环基;R2、R3、R4、R5独立选自H、卤素、取代(优选卤素取代,更优选氟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优选C1‑
C3)烷氧基或取代(优选卤素取代,更优选氟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优选C1‑
C3)氘代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优选C1‑
C3)烷基、NR
c
R
d
;其中R
c
和R
d
各自独立选自氢、C1‑3烷基;G为苯环、五元或六元杂环或C3‑
C8环烷基或不存在;R6独立选自氢、未取代的或卤素取代的C1‑
C4烷基、硝基、氨基、卤素、羟基、C1‑
C6烷氧基、任选取代的C1‑
C6酰氧基、任选取代的C1‑
C6酰氨基、任选取代的C1‑
C6酰基;其中,当G为苯环时,R6为间位取代;m为0

3的整数;R7独立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NH2、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
10
烷基;A选自下组或不存在:X选自下组或不存在:取代或未取代的C1‑3亚烷基(优选

CH2‑
)或氘代亚烷基(优选

CD2‑
)、

O



C(=O)



C(=O)NHN=


Y选自下组或不存在:

NHC(=O)



C(=O)NH



=NNHC(=O)NH



CH2‑


O

;L选自下组或不存在:C1‑
C
10
亚烷基、C1‑
C
10
亚杂烷基、

A
’‑
(CH2)
m


W

(CH2)
n




(CH2)
m


W

(CH2)
n


O

(CH2)
V



(CH2)
m


W

[(CH2)
n


O]
u

(CH2)
v

;A

选自下组或不存在:5元亚芳基和6元亚芳基;W选自:亚苯基、5元亚杂芳基、6元亚杂芳基、C1‑
C
10
亚杂环基和C1‑
C
10
亚烷基;m

是0、1、2、3、4、5、6、7或8;n

是0、1、2、3、4、5、6、7、8或9;每个独立的u独立地为2、3或4;v是1、2、3或4B选自下组或不存在:R选自:氢、甲基和氟;Q1选自:

C(R
2a
)=和

N=;Q2选自:

C(R
2b
)=和

N=;Q3选自:

C(R
2c
)=和

N=;R
2a
、R
2b
、R
2c
各自独立选自:氢,

C(=O)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林赵振江陈卓徐玉芳王操林沙文婕钱旭红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