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线型减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64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摆线型减速机。摆线型减速机包含输入轴;滚柱轮组,包含轮盘及多个滚柱;第一摆线齿盘及第二摆线齿盘,分别套设于输入轴上,且分别包含第一齿部及第二齿部,第一齿部及第二齿部分别与对应的滚柱相接触;曲柄轴,包含一体成型的第一同心端、第一偏心端、第二偏心端及第二同心端,第一偏心端与第一摆线齿盘相连接,第二偏心端与第二摆线齿盘相连接,第一同心端、第一偏心端、第二偏心端及第二同心端中相邻的任意两个之间分别存在偏心量,第一同心端、第一偏心端、第二偏心端及第二同心端的直径皆相同;以及至少一输出盘。以及至少一输出盘。以及至少一输出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摆线型减速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速机,尤其涉及一种可小型化的摆线型减速机。

技术介绍

[0002]一般而言,马达包含高转速而扭力小的特性,因此不易驱动大型的负载,故当马达欲使用于推动重物时,便须利用减速机来进行减速,由此提高扭力。
[0003]常见的减速机有RV(Rotary Vector)减速机、谐波式减速机(Harmonic Drive)及摆线型减速机等。由于摆线型减速机具有传动比大、结构紧凑和传动效率高的优点,故已常见于与马达相关的各领域中。
[0004]传统摆线型减速机由于摆线齿盘为偏心运动,故传统摆线型减速通常还包含曲柄轴,曲柄轴与摆线齿盘相连接,用以作为输出扭力的传递。此外,曲柄轴还包含至少一偏心端及至少一同心端,同心端与曲柄轴为同轴心,偏心端则偏心地设置于曲柄轴上,且偏心端及同心端的个数可依据摆线齿盘的个数不同而对应设计。
[0005]然而传统摆线型减速机曲柄轴的偏心端及同心端由于皆会需要搭配轴承,因此为了轴承装配工艺的需求,必须对偏心端及同心端的直径的尺寸进行限制,即限制位于曲柄轴的内侧的偏心端的直径必须大于位于曲柄轴的外侧的同心端的直径,然直径尺寸的限制却也造成传统摆线型减速机不利于小型化。此外,传统摆线型减速机的同心端的直径与偏心端的直径不同,因此所配合的轴承尺寸也不同,无法共用物料。
[0006]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摆线型减速机,实为目前最为迫切需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摆线型减速机,以解决传统摆线型减速机具有不利于小型化及无法共用轴承物料等缺陷。
[0008]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较广义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摆线型减速机,包含:输入轴,输入轴可转动;滚柱轮组,包含轮盘及多个滚柱,多个滚柱设置于轮盘上;第一摆线齿盘,套设于输入轴上而被输入轴带动来进行转动,且包含第一齿部,与对应的至少一滚柱的部分相接触;第二摆线齿盘,套设于输入轴上而被输入轴带动来进行转动,且包含第二齿部,与对应的至少一滚柱的部分相接触,其中第一摆线齿盘与第二摆线齿盘分别位于滚柱轮组的相对两侧;曲柄轴,包含一体成型且依序排列的第一同心端、第一偏心端、第二偏心端及第二同心端,其中第一偏心端与第一摆线齿盘相连接,第二偏心端与第二摆线齿盘相连接,且第一同心端、第一偏心端、第二偏心端及第二同心端中相邻的任意两个之间分别存在一偏心量,又第一同心端的直径、第一偏心端的直径、第二偏心端的直径及第二同心端的直径皆相同;以及至少一输出盘,与第一同心端或第二同心端相连接,其中至少一输出盘为摆线型减速机的动力输出。
[0009]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广义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摆线型减速机,包含:输
入轴,输入轴可转动;滚柱轮组,包含轮盘及多个滚柱,多个滚柱设置于轮盘上;摆线齿盘,套设于输入轴上而被输入轴带动来进行转动,且包含齿部,与对应的至少一滚柱的部分相接触;曲柄轴,包含一体成型且依序排列的第一同心端、偏心端及第二同心端,其中偏心端与摆线齿盘相连接,且第一同心端、偏心端及第二同心端中相邻的任意两个之间分别存在一偏心量,又第一同心端的直径、偏心端的直径及第二同心端的直径皆相同;以及至少一输出盘,与第一同心端或第二同心端相连接,其中至少一输出盘为摆线型减速机的动力输出。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摆线型减速机,其中摆线型减速机的曲柄轴在一体成形的情况下,同心端及偏心端具有相同的直径,如此一来,摆线型减速机便因不用加大偏心端的直径而可实现小型化。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摆线型减速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所示的摆线型减速机的曲柄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1所示的摆线型减速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图1所示的摆线型减速机的侧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图4所示的摆线型减速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6]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摆线型减速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图6所示的摆线型减速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8为图6所示的摆线型减速机的曲柄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如下:
[0020]1、1a:摆线型减速机
[0021]2:输入轴
[0022]3:滚柱轮组
[0023]4:第一摆线齿盘
[0024]5:第二摆线齿盘
[0025]6:曲柄轴
[0026]30:轮盘
[0027]31:滚柱
[0028]40、50、40a:轴孔
[0029]41:第一齿部
[0030]51:第二齿部
[0031]7:第一输出盘
[0032]8:第二输出盘
[0033]60、60a:第一同心端
[0034]61:第一偏心端
[0035]62:第二偏心端
[0036]63、63a:第二同心端
[0037]φA、φC、φD、φB、d5、φA1、φC1、φB1:直径
[0038]L1、L4:第一偏心量
[0039]L2、L5:第二偏心量
[0040]L3:第三偏心量
[0041]42、70、52、80、42a:套设孔
[0042]9、9a:第一轴承
[0043]10、22:第二轴承
[0044]11:输出偏心轴滚针
[0045]d1:曲柄轴的直径
[0046]d2:偏心轴滚针的直径
[0047]d3:套设孔的直径
[0048]12、23:第三轴承
[0049]13:第四轴承
[0050]120、130、220、230:轴承外环
[0051]121、131、221、231:轴承内环
[0052]122、132、222、232:滚柱
[0053]d4:轴承外环内径
[0054]4a:摆线齿盘
[0055]6a:曲柄轴
[0056]41a:齿部
[0057]61a:偏心端
[0058]d5:摆线齿盘外径
[0059]14:滚柱保持器
[0060]G:间隙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61]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及图5,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摆线型减速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摆线型减速机的曲柄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摆线型减速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摆线型减速机的侧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摆线型减速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摆线型减速机1可为但不限于应用在各种马达装置、工具机、机械手臂、汽车、机车或其它动力机械内,以便提供适当的减速功能。
[0062]摆线型减速机1包含输入轴2、滚柱轮组3、第一摆线齿盘4、第二摆线齿盘5、至少一曲柄轴6及至少一输出盘。滚柱轮组3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线型减速机,包含:一输入轴,该输入轴可转动;一滚柱轮组,包含一轮盘及多个滚柱,该多个滚柱设置于该轮盘上;一第一摆线齿盘,套设于该输入轴上而被该输入轴带动来进行转动,且包含一第一齿部,与对应的至少一该滚柱的部分相接触;一第二摆线齿盘,套设于该输入轴上而被该输入轴带动来进行转动,且包含一第二齿部,与对应的至少一该滚柱的部分相接触,其中该第一摆线齿盘与该第二摆线齿盘分别位于该滚柱轮组的相对两侧;一曲柄轴,包含一体成型且依序排列的一第一同心端、一第一偏心端、一第二偏心端及一第二同心端,其中该第一偏心端与该第一摆线齿盘相连接,该第二偏心端与该第二摆线齿盘相连接,且该第一同心端、该第一偏心端、该第二偏心端及该第二同心端中相邻的任意两个之间分别存在一偏心量,又该第一同心端的直径、该第一偏心端的直径、该第二偏心端的直径及该第二同心端的直径皆相同;以及至少一输出盘,与该第一同心端或该第二同心端相连接,其中该至少一输出盘为该摆线型减速机的动力输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线型减速机,其中该第一同心端及该第一偏心端之间的该偏心量为一第一偏心量,该第二同心端及该第二偏心端之间的该偏心量为一第二偏心量,该第一偏心端及该第二偏心端之间的该偏心量为一第三偏心量,且该第一偏心量等于该第二偏心量,该第三偏心量等于两倍的该第一偏心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线型减速机,其中该摆线型减速机还包含一第一轴承及一第二轴承,且该第一轴承及该第二轴承分别包含多个输出偏心轴滚针,其中两倍的该输出偏心轴滚针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该第一偏心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摆线型减速机,其中该第一轴承的该多个输出偏心轴滚针环绕该第一偏心端的一外环壁面,该第二轴承的该多个输出偏心轴滚针环该第二偏心端的一外环壁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线型减速机,其中该至少一输出盘包含一第一输出盘及一第二输出盘,位于该摆线型减速机的两相对外侧,且该第一输出盘还包含一套设孔,该第一输出盘的该套设孔与该曲柄轴相对应位置设置,以供该曲柄轴的该第一同心端穿设,该第二输出盘还包含一套设孔,该第二输出盘的该套设孔与该曲柄轴相对应位置设置,以供该曲柄轴的该第二同心端穿设。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摆线型减速机,其中该摆线型减速机还包含一第三轴承及一第四轴承,该第三轴承及该第四轴承分别包含一轴承外环,该第三轴承的该轴承外环设置于该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启闻林泓玮朱威颖陈进翔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