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填料式高效混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14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填料式高效混酸器,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顶端固定安装有下部主管,且下部主管顶端通过支撑法兰固定安装有上部主管,上部主管一侧表面延伸设置有进酸管,上部主管另一侧表面延伸设置有抽气管,上部主管顶端固定安装有顶部密封盲板;通过设置的支撑底座、填料仓、扩散孔和填料物等,有效避免了现有的混酸器通过将酸和水以一定比例混合后加入循环槽内来调节循环槽的酸浓,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酸和水混合的接触面积较小,局部放热严重,散热效果差,经常造成酸、水混合部位因局部过热导致混合管损坏,装置的使用寿命较缩短,需要频繁检修和更换的问题,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装置的使用寿命。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填料式高效混酸器


[0001]本技术涉及硫酸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填料式高效混酸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硫酸生产中,循环酸槽是浓硫酸循环过程中储存浓硫酸的重要设备,吸收塔吸收SO3后生成更高浓度的浓硫酸回流到循环酸槽使酸槽内酸浓增加,而根据工艺要求,吸收酸浓的控制是非常严格的,必须保持稳定,所以在循环酸槽上设置一个加水装置就十分必要,酸水混合后可以降低酸浓度,保证吸收系统的酸浓在操作指标范围内;
[0003]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往浓硫酸中加水是一个工况变化非常复杂的过程,该反应是一个放热的物理反应,水与浓酸接触会放出大量的热,导致酸水接触部位瞬间温度升高,可达200℃以上,同时可能产生酸雾;其次,酸水接触部位的酸浓会瞬间降低,有可能使浓酸变成稀酸,为应对这种极端恶劣的工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一般会安装混酸器避免酸水瞬间接触,现有的混酸器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0004]现有的混酸器通常由进酸管、进水管、抽气管、支撑管等组成,通过将酸和水以一定比例混合后加入循环槽内来调节循环槽的酸浓,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酸和水混合的接触面积较小,局部放热严重,散热效果差,经常造成酸、水混合部位因局部过热导致混合管损坏,装置的使用寿命较缩短,需要频繁检修和更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填料式高效混酸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填料式高效混酸器,通过设置的支撑底座、填料仓、扩散孔和填料物等,使下部主管安装在支撑底座上后,再将上部主管、顶部密封盲板和填料仓依次与相应管道连接,当发现酸浓度高时,通过进水管将水加入填料仓,在填料仓内部填料物的作用下水被分散,加大了水与酸的接触面积,使酸、水混合更加均匀,填料仓内部的酸被稀释后,通过扩散孔排出并进行串酸,达到平衡酸浓度的目的,避免了现有的混酸器通过将酸和水以一定比例混合后加入循环槽内来调节循环槽的酸浓,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酸和水混合的接触面积较小,局部放热严重,散热效果差,经常造成酸、水混合部位因局部过热导致混合管损坏,装置的使用寿命较缩短,需要频繁检修和更换的问题,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填料式高效混酸器,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顶端固定安装有下部主管,且下部主管顶端通过支撑法兰固定安装有上部主管,上部主管一侧表面延伸设置有进酸管,上部主管另一侧表面延伸设置有抽气管,上部主管顶端固定安装有顶部密封盲板,且顶部密封盲板中部贯穿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下端经过上部主管、支撑法兰和下部主管并贯穿支撑底座,进水管底端通过接口法兰固定安装有填料仓,且填料仓表面环绕开设有多组扩散孔,填料仓内部设置有填料物,填
料仓底端设置有电机槽。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部主管、支撑法兰、上部主管和顶部密封盲板皆通过螺栓相互连接,顶部密封盲板通过耐酸螺栓与接口法兰相互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扩散孔以接口法兰为圆心等距环绕开设在填料仓外壁表面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填料仓外壁表面环绕设置有转动槽,且转动槽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动环,转动环外侧表面设置有多组连接杆,且连接杆外侧末端连接设置有扇叶。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槽内侧表面环绕开有齿牙,转动环内侧表面等距环绕设置有多组齿牙槽,且齿牙槽插入齿牙内部;
[0011]所述填料仓内壁一侧设置有电机槽,且电机槽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安装连接有齿轮;
[0012]所述转动槽通过齿牙与电机槽连通,且齿轮和齿牙槽皆活动设置在齿牙内部,齿轮与多组齿牙槽之间相互啮合,电机通过齿轮推动齿牙槽转动并带动转动环在转动槽内部转动。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与扇叶之间皆通过螺纹螺栓进行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环顶端和底端皆设置有两组限位轨,且转动环与限位轨皆能够转动设置在转动槽内部,限位轨内壁皆等距环绕开设有多组滚珠槽,且滚珠槽内部滚动设置有滚珠,滚珠表面皆贴合在转动槽内壁表面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设置的支撑底座、填料仓、扩散孔和填料物等,有效避免了现有的混酸器通过将酸和水以一定比例混合后加入循环槽内来调节循环槽的酸浓,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酸和水混合的接触面积较小,局部放热严重,散热效果差,经常造成酸、水混合部位因局部过热导致混合管损坏,装置的使用寿命较缩短,需要频繁检修和更换的问题,通过将下部主管安装在支撑底座上,再将上部主管、顶部密封盲板和填料仓依次与相应管道连接,当发现酸浓度高时,通过进水管将水加入填料仓,在填料仓内部填料物的作用下水被分散,加大了水与酸的接触面积,使酸、水混合更加均匀,填料仓内部的酸被稀释后,通过扩散孔排出并进行串酸,从而达到平衡酸的浓度的目的,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7]2、通过设置的电机槽、电机、齿轮和齿牙等,有效避免了稀释的酸液在通过扩散孔排出后,由于浓酸与酸液之间存在密度差,酸液在排出后容易上浮汇聚,导致酸液无法与浓酸正常混合的问题,通过启动电机,使电机通过齿轮带动齿牙槽移动,齿牙槽带动转动环在转动槽的限制下转动,使转动环通过连接杆带动扇叶进行搅拌,从而达到通过旋转扇叶的搅拌加快浓酸与酸液之间的混合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填料仓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填料仓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图4中A处地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的图5中B处地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1、支撑底座;2、下部主管;3、支撑法兰;4、上部主管;5、进酸管;6、顶部密封盲板;7、进水管;8、抽气管;9、接口法兰;10、填料仓;11、扩散孔;12、填料物;13、电机槽;14、电机;15、齿轮;16、齿牙;17、齿牙槽;18、转动环;19、转动槽;20、连接杆;21、扇叶;22、限位轨;23、滚珠槽;24、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6]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料式高效混酸器,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顶端固定安装有下部主管(2),且下部主管(2)顶端通过支撑法兰(3)固定安装有上部主管(4),上部主管(4)一侧表面延伸设置有进酸管(5),上部主管(4)另一侧表面延伸设置有抽气管(8),上部主管(4)顶端固定安装有顶部密封盲板(6),且顶部密封盲板(6)中部贯穿设置有进水管(7),进水管(7)下端经过上部主管(4)、支撑法兰(3)和下部主管(2)并贯穿支撑底座(1),进水管(7)底端通过接口法兰(9)固定安装有填料仓(10),且填料仓(10)表面环绕开设有多组扩散孔(11),填料仓(10)内部设置有填料物(12),填料仓(10)底端设置有电机槽(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料式高效混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主管(2)、支撑法兰(3)、上部主管(4)和顶部密封盲板(6)皆通过螺栓相互连接,顶部密封盲板(6)通过耐酸螺栓与接口法兰(9)相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料式高效混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孔(11)以接口法兰(9)为圆心等距环绕开设在填料仓(10)外壁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料式高效混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仓(10)外壁表面环绕设置有转动槽(19),且转动槽(19)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动环(18),转动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胜利康贵荣陈青解慧高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北方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