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效硫化反应釜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效硫化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2263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硫化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内部设有折流室、搅拌室和溢流室;所述釜体上开设有进液口和排气口;所述釜体底部开设有排空口;所述进液口与折流室相连通;所述排气口和排空口分别与搅拌室相连通;所述釜体一侧开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与溢流室相连通;所述排气口通过抽气管连接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出气口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连通有给气管;所述给气管穿过釜体,插入搅拌室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给气管,能够将抽出釜体外侧的硫化氢气体,再次通入搅拌室内,再次参加反应,循环利用,提高液体硫化钠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铜冶炼污酸中的铜、砷处理,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硫化反应釜


技术介绍

1、铜火法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进入制酸工序前,需对烟气中的杂质进行洗涤,从而产生含有铜、砷离子的污酸。目前铜冶炼产生的污酸处理采用“分步硫化法+石灰中和法”。分步硫化法较一般硫化区别为可实现铜砷渣分离,形成富铜渣和富砷渣,大大降低砷渣(危险废物)的量,并且对富铜渣进行回炉,达到污酸废渣的资源化、减量化。

2、目前主流的污酸处理硫化工艺是将污酸、硫化钠溶液通入一、二级硫化反应釜中,发生下列反应:as2o3+3h2o=2h3aso3;na2s+h2so4=h2s↑+na2so4,;cu2++s2-=cus↓+so42-;2h3aso3+3s2-=as2s3↓+6oh-;液体硫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生成的硫化氢再先后和铜离子、亚砷酸反应生成沉淀。反应液进入压滤机产出富铜渣、砷渣,从而实现除铜、除砷的目的。

3、在实际生产中,反应釜中安装搅拌桨,常规的搅拌装置无法做到让污酸和硫化钠充分混合反应。由于硫化钠跟污酸混合不充分,溶液的浓度梯度分布明显,使得两者的反应不充分;为了保证安全,反应釜的上部都安装负压管(尾气风机抽气),部分反应的中间产物硫化氢气体还未与铜、砷离子反应就被抽至除害塔中,造成浪费。通过实际的计算,液体硫化钠的利用率只有29%~57%,不仅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还要处理多余的硫化氢尾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硫化反应釜,能够将抽出的硫化氢气体,再次通入反应釜内,提高液体硫化钠的利用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高效硫化反应釜,包括釜体,

4、所述釜体内部设有折流室、搅拌室和溢流室;所述釜体上开设有进液口和排气口;所述釜体底部开设有排空口;所述进液口与折流室相连通;所述排气口和排空口分别与搅拌室相连通;所述釜体一侧开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与溢流室相连通;

5、所述排气口通过抽气管连接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出气口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连通有给气管;所述给气管穿过釜体,插入搅拌室内。

6、优选的,所述折流室和搅拌室之间设有折流室筒壁;所述折流室筒壁底部不与釜体底部相接触;所述折流室内固定有若干个折流板;若干所述折流板分别间隔交错连接在釜体内壁和折流室筒壁上,以使污酸和液体硫化钠溶液在折流室内形成“s”型流向。

7、优选的,所述搅拌室内竖直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穿过釜体,向上延伸;所述釜体顶部通过电机架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轴相连接。

8、优选的,所述搅拌轴上固定有螺旋搅拌桨;所述螺旋搅拌桨自下而上呈螺旋状;所述搅拌轴的旋转方向与螺旋搅拌桨向上螺旋方向相同。

9、优选的,所述搅拌室和溢流室之间设有溢流室筒壁;所述溢流室筒壁不与釜体顶部相接触,且溢流室筒壁的高度高于溢流口的高度。

10、优选的,所述溢流室顶部设有挡流板;所述挡流板的高度高于溢流室筒壁;所述挡流板伸入搅拌室中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向下延伸,其中延伸板底部的高度低于溢流室筒壁顶部高度。

11、优选的,所述釜体内部的给气管延伸到釜体底部,连接有盘管;所述盘管上开设有若干气孔。

12、优选的,所述给气管和排气管上分别安装有给气管调节阀和排气管调节阀。

13、优选的,所述釜体侧壁设有至少两个检修孔;至少两个所述检修孔分别与搅拌室和溢流室相连通。

14、本专利技术通过给气管,能够将抽出釜体外侧的硫化氢气体,再次通入搅拌室内,再次参加反应,循环利用,提高液体硫化钠的利用率。

15、本专利技术通过若干折流板增加液体流动的路径,促进混合均匀,使两种溶液混合充分;

16、本专利技术通过螺旋搅拌桨,能够搅拌室内中心的液体从底部带到顶部,再从顶部边缘流下,此时底部外围的液体从边缘流动到中心区域,从而形成液体的一个循环过程,这样能更好的使两种溶液混合,充分反应。

17、本专利技术通过盘管,增大了气液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加充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硫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硫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室(11)和搅拌室(12)之间设有折流室筒壁(111);所述折流室筒壁(111)底部不与釜体(1)底部相接触;所述折流室(11)内固定有若干个折流板(112);若干所述折流板(112)分别间隔交错连接在釜体(1)内壁和折流室筒壁(111)上,以使溶液在折流室(11)内形成“S”型流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硫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室(12)内竖直设有搅拌轴(121);所述搅拌轴(121)的一端穿过釜体(1),向上延伸;所述釜体(1)顶部通过电机架(122)固定有电机(123);所述电机(123)的输出轴与搅拌轴(12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硫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121)上固定有螺旋搅拌桨(1211);所述螺旋搅拌桨(1211)自下而上呈螺旋状;所述搅拌轴(121)的旋转方向与螺旋搅拌桨(1211)向上螺旋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硫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室(12)和溢流室(13)之间设有溢流室筒壁(131);所述溢流室筒壁(131)不与釜体(1)顶部相接触,且溢流室筒壁(131)的高度高于溢流口(17)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硫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室(13)顶部设有挡流板(132);所述挡流板(132)的高度高于溢流室筒壁(131);所述挡流板(132)伸入搅拌室(12)中连接有延伸板(133);所述延伸板(133)向下延伸,其中延伸板(133)底部的高度低于溢流室筒壁(131)顶部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硫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内部的给气管(5)延伸到釜体(1)底部,连接有盘管(6);所述盘管(6)上开设有若干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硫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气管(5)和排气管(4)上分别安装有给气管调节阀(51)和排气管调节阀(4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硫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侧壁设有至少两个检修孔(18);至少两个所述检修孔(18)分别与搅拌室(12)和溢流室(13)相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硫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硫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室(11)和搅拌室(12)之间设有折流室筒壁(111);所述折流室筒壁(111)底部不与釜体(1)底部相接触;所述折流室(11)内固定有若干个折流板(112);若干所述折流板(112)分别间隔交错连接在釜体(1)内壁和折流室筒壁(111)上,以使溶液在折流室(11)内形成“s”型流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硫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室(12)内竖直设有搅拌轴(121);所述搅拌轴(121)的一端穿过釜体(1),向上延伸;所述釜体(1)顶部通过电机架(122)固定有电机(123);所述电机(123)的输出轴与搅拌轴(12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硫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121)上固定有螺旋搅拌桨(1211);所述螺旋搅拌桨(1211)自下而上呈螺旋状;所述搅拌轴(121)的旋转方向与螺旋搅拌桨(1211)向上螺旋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硫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慧柴胜利康贵荣陈青吕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北方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