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铁观音茶叶加工发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12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解决铁观音茶叶加工发酵设备,该加工设备包括外壳、内筒和空气调节装置。其中,所述内筒内部用于容纳待加工的茶叶,且内筒内固定内气管。所述外壳内部形成加工腔室,所述内筒连接在该加工腔室内转动。工作时通过控制内筒在外壳内转动,即可实现茶叶的摇青,并且摇青过程中通过空气调节装置向加工腔室内和内气管内输出空气即可使茶叶处于合适的摇青温度环境。之后发酵时无需倒出茶叶,同样通过控制空气调节装置向加工腔室内和内气管内输出空气即可使茶叶处于合适的发酵温度环境。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茶叶完成摇青后无需取出,在内筒内可继续进行发酵,较为便捷,有利于提高茶叶加工的效率。茶叶加工的效率。茶叶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决铁观音茶叶加工发酵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特别是指一种解决铁观音茶叶加工发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在摇青之后需要发酵。传统的加工方法是将茶叶倒入摇青机内进行摇青,之后再将茶叶取出并铺平在箩筐上,再将箩筐放置在发酵设备的发酵室内进行发酵。可见此加工过程需要将茶叶从摇青机转移到发酵设备内,增加了加工过程中的搬运工序,因此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解决铁观音茶叶加工发酵设备。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解决铁观音茶叶加工发酵设备,其中,该加工设备包括:
[0006]内部形成加工腔室的外壳;
[0007]连接在所述加工腔室内转动的内筒,所述内筒用于容纳待加工的茶叶,且所述内筒内固定内气管,该内气管的轴心线和所述内筒转动的轴心线同轴,且所述内筒的表面分布第一气孔,所述内气管表面分布第二气孔;
[0008]设置在所述外壳外的空气调节装置,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输出指定温度的空气,且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将空气输送至所述加工腔室以及所述内气管。
[0009]作为上述加工设备的改进,所述外壳的一侧表面分布格栅孔,且所述外壳在分布所述格栅孔的位置固定连接侧进风管,使侧进风管将所述格栅孔封住,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输气端连接至所述侧进风管。
[0010]作为上述加工设备的改进,所述侧进风管的一端固定连接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入端和所述侧进风管连通,所述风机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内气管。
[0011]作为上述加工设备的改进,所述外壳一端固定连接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加工腔室,并套在所述内气管的一端外,所述导气管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风机的输入端。
[0012]作为上述加工设备的改进,所述外壳两端均固定机架,所述内筒在所述加工腔室内的两端均为封板,所述内筒的中心连接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并固定至两所述封板,且转轴的两端穿过所述外壳的两端外并连接在所述机架上转动;所述转轴的一端还穿过所述导气管的端面外连接在所述机架上转动,所述导气管一端的侧面连接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接至所述风机的输入端。
[0013]作为上述加工设备的改进,所述外壳两端均固定机架,所述内筒在所述加工腔室内的两端均为封板,所述内筒的中心连接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并固定资两所述
封板,并且转轴的两端穿过所述外壳的两端外并连接在所述机架上转动;所述机架还固定连接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所述转轴转动。
[0014]作为上述加工设备的改进,所述外壳的上方连接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加工腔室内,排气管的另一端对应至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进风处。
[0015]作为上述加工设备的改进,该加工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底部的输送机,所述加工腔室底部形成开口,该开口对应在所述输送机上,所述输送机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外壳的端面以外。
[0016]作为上述加工设备的改进,所述外壳侧面设置第一敞口,且所述外壳表面铰接第一仓门,所述第一仓门转动至可将所述第一敞口封住。
[0017]作为上述加工设备的改进,所述内筒的侧面设置第二敞口,且所述内筒表面连接可拆装的第二仓门,所述第二仓门连接在所述内筒后将所述第二敞口封住。
[0018]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在将茶叶倒入所述内筒后,通过控制所述内筒在所述外壳内转动,即可实现茶叶的摇青,并且在摇青过程中通过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向所述加工腔室内和所述内气管内输出指定温度的空气即可使茶叶处于合适的摇青温度环境。而晾青则控制所述内筒暂停运转或缓慢运转即可。之后茶叶发酵时无需倒出茶叶,通过控制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向所述加工腔室内和所述内气管内输出指定温度的空气即可使茶叶处于合适的发酵温度环境,并且此过程中可控制所述内筒缓慢运转,使茶叶充分地和所述内筒内的空气接触。由此可见,本技术在茶叶完成摇青工序后无需取出,在所述内筒内可继续进行发酵,因此较为便捷,有利于提高茶叶加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侧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另一侧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俯视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中A

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4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4]图6为图3中B

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内筒安装第二仓门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图7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9为内筒拆下第二仓门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为翻起第一仓门并隐藏内筒及其内部结构后,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技术所揭示的是一种解决铁观音茶叶加工发酵设备,如附图1、3和5所示,该加工设备包括外壳1、内筒4和空气调节装置2。其中,所述内筒4内部用于容纳待加工的茶叶,且所述内筒4内固定内气管23,所述内筒4的表面分布第一气孔401,所述内气管23表面
分布第二气孔2301。所述外壳1内部形成加工腔室101,所述内筒4连接在该加工腔室101内转动。所述空气调节装置21输出指定温度的空气,即所述空气调节装置21为现有技术中的空调,且所述空气调节装置21输送调节后的空气至所述加工腔室101以及所述内气管23,从而实现控制所述内筒4内部及其周围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以便于使茶叶在指定的环境条件下杀青或发酵。
[0031]如附图10所示,所述外壳1侧面设置第一敞口104,且所述外壳1表面铰接第一仓门11,所述第一仓门11转动至可将所述第一敞口104封住。所述第一仓门11和所述外壳1可通过搭扣实现连接,实现所述第一敞口104封住后,所述第一仓门11的固定,从而避免空气大量的外泄。
[0032]如附图7至9所示,所述内筒4的侧面设置第二敞口402,且所述内筒4表面连接可拆装的第二仓门43。所述第二仓门43连接在所述内筒4后将所述第二敞口402封住,其连接方式可以是如附图8所示的,所述内筒4在所述第二敞口402的上下两侧均设置定位柱461,所述定位柱461的端部为直径扩大的限位部462,所述第二仓门43的两侧均设置连通的嵌入口4301和限位口4302,所述嵌入口4301的口径大于所述限位部462,所述限位口4302的宽度大于所定位柱461且小于所述限位部462。安装所述第二仓门43时,将所述第二仓门43两侧的各所述嵌入口4301分别对应套在所述第二敞口402两侧的所述定位柱461外,之后再滑动第二仓门43,使所述限位口4302卡在所述定位柱461,即可使第二仓门43固定,从而避免摇青中的茶叶掉落。拆卸所述第二仓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铁观音茶叶加工发酵设备,其中,该加工设备包括:内部形成加工腔室的外壳;连接在所述加工腔室内转动的内筒,所述内筒用于容纳待加工的茶叶,且所述内筒内固定内气管,该内气管的轴心线和所述内筒转动的轴心线同轴,所述内筒的表面分布第一气孔,所述内气管表面分布第二气孔;设置在所述外壳外的空气调节装置,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输出指定温度的空气,且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将空气输送至所述加工腔室以及所述内气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铁观音茶叶加工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一侧表面分布格栅孔,且所述外壳在分布所述格栅孔的位置固定连接侧进风管,使侧进风管将所述格栅孔封住,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输气端连接至所述侧进风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解决铁观音茶叶加工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进风管的一端固定连接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入端和所述侧进风管连通,所述风机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内气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解决铁观音茶叶加工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一端固定连接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加工腔室,并套在所述内气管的一端外,所述导气管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风机的输入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解决铁观音茶叶加工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两端均固定机架,所述内筒在所述加工腔室内的两端均为封板,所述内筒的中心连接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并固定至两所述封板,且转轴的两端穿过所述外壳的两端外并连接在所述机架上转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耿茂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友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